第199頁
倒是和熙是個沒心沒肺的,只在那幾天有些難受,過了之後就恢復成原來的樣子。
「額娘,七哥得了一個小格格,據七嫂說極其玉雪可愛。」
這不,剛得了好消息就開始興致勃勃的跟安絮分享。
永琮府里的那格格在一個月前平安生下一個女孩,因為永琪的喪儀,洗三和滿月都沒大辦,但是安絮按照慣例賞賜了七福晉和格格的生母。
說到生子,和嘉這一胎也快到時間了。
安絮剛想派太醫去富察府上守著,就聽說了和嘉生產的消息。
生產過程不算平安,是早產加難產,太醫一度開了催產藥,幸好最後和嘉還是成功生下了一個男孩。
孩子的身體還好,但是和嘉本人卻不太好。
太醫悄悄透露給乾隆和安絮,公主好的話能再撐三五年,不好的話一年都算多的。
乾隆聞言沉默許久,最後派太醫常駐於富察府。
和嘉成婚後基本沒怎麼住過自己的公主府,都是隨著額駙住在富察府上。
孩子滿月後取名豐紳果爾敏。
春去秋來,一轉眼一年就又要過去了。
而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這個年會平平淡淡過去的時候,乾隆一道聖旨打破了前朝後宮的平靜。
這是一道封爵的旨意。
大阿哥永璜被封為定親王。
三阿哥永璋被封為循親王。
七阿哥永琮被封為明親王。
八阿哥永璇被封為儀貝勒。
其他暫且不論,這四個人里最突出的便是七阿哥了,乾隆在聖旨的最後將重華宮賜予他,命他日後可帶家眷住進宮裡來。
重華宮可是乾隆當初為寶親王時居住過的宮殿,就連這名字都是他登基後重新修改的,重華之名更是出自《書·舜典》。
由此一來,隱形皇太子的名號便扎紮實實的扣在了永琮頭上。
安絮既開心又有些焦慮,生怕康熙朝皇太子之事再次發生在他們身上,要知道乾隆可是有名的長壽皇帝。
但是很快她就顧不上焦慮了,因為定親王和循親王府里接連傳來壞消息。
乾隆早知此事,這兩個親王的爵位也有沖喜的意思在,要不然按照他的吝嗇脾性,是不會這麼輕易批發親王的。
太醫再如何厲害也沒辦法和死神搶人,這個年還還沒過完,永璜和永璋就相繼去世,前者是因為風熱,後者則是因為天生的肺部疾病,養了這麼多年都沒好,終於一齊爆發了。
永璜的長子綿德襲封定親王,永璋的三子綿悉襲封循親王,這兩個都是長成的兒孫,禮部自有一套承爵的規矩。
太后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接連送走孫子而過度傷心,她在冬日裡結結實實的大病了一場。
乾隆甚至親自守在壽康宮,為太后煎藥侍疾。
這天安絮也在,兩個人見太后睡熟了,便起身進了暖閣。
安絮看著乾隆老態明顯的臉,不由得產生了擔憂之情,畢竟兩人都相伴幾十年了,再怎麼樣也處出了感情。
「太后娘娘已經睡著了,您要不要也稍微休息會兒?」
乾隆搖搖頭,他閉目養神一會,然後道:「永瑆永璂今年也有十六歲了,明年大選就該嫡福晉了。」
安絮想再拖一拖,但顯然乾隆已經等不及。
他沒等安絮說話,又繼續開口:「富察氏、博爾濟吉特氏、瓜爾佳氏、鈕祜祿氏,這幾個都是家世堪當阿哥嫡福晉的,你瞧著她們性情規矩如何?」
這些女孩安絮都見過,對她們的性情也有個大致的了解。
罷了罷了,既然推脫不掉,那就只能接受。
她邊回憶邊說:「除了鈕祜祿氏性情小氣,做皇子嫡福晉差一些,其他都是好孩子。」
鈕祜祿氏許是因為自己是庶出,所以性子頗為古怪,用現代的詞來形容就是有些自卑,安絮品著,估計兩個孩子都跟她處不來。
乾隆點點頭,暗自琢磨起來,傅恆的女兒能做皇子嫡福晉,但是富察家已經算是烈火烹調,過於富貴了。
而博爾濟吉特氏和瓜爾佳氏都很恰到好處,前者雖出身蒙古,但是從康熙開始,宮裡的蒙古血脈漸弱,她當個皇子嫡福晉卻正好。
後者家世稍微差一些,但是他們家曾出過太子妃,想來規矩是極其嫻熟的。
想到這裡他心裡就有了幾分考量。
第109章
「孫兒給皇瑪嬤請安。」
小小的人兒穿著藍色的衣服, 雪白的包子臉上是一本正經的表情,看的安絮頓時愛的不行。
她招手道:「綿惟快到瑪嬤這兒來。」
綿惟已經快到五歲了,走路說話都極其流利, 而且隔輩親這件事在宮裡體現的特別明顯, 他在乾隆和太后跟前也很得寵愛。
安絮邊摟著綿惟邊問七福晉, 「在重華宮住的可好?有缺什麼東西嗎?」
雖然重華宮被賜給永琮了,但他到底是成年已久的皇子, 一年裡的大部分時間都是住在宮外的明親王府,只有臨近過年才會在重華宮裡住上一段時間。
七福晉嘴角帶笑, 聽到問話連忙搖搖頭。
「沒什麼缺的,內務府送來的東西都是齊全的。」
這是當然的,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七阿哥的前途一片光明, 他們怎麼敢得罪七福晉,更別說他們日後許是還要在七福晉的手下過活。
「額娘,七哥得了一個小格格,據七嫂說極其玉雪可愛。」
這不,剛得了好消息就開始興致勃勃的跟安絮分享。
永琮府里的那格格在一個月前平安生下一個女孩,因為永琪的喪儀,洗三和滿月都沒大辦,但是安絮按照慣例賞賜了七福晉和格格的生母。
說到生子,和嘉這一胎也快到時間了。
安絮剛想派太醫去富察府上守著,就聽說了和嘉生產的消息。
生產過程不算平安,是早產加難產,太醫一度開了催產藥,幸好最後和嘉還是成功生下了一個男孩。
孩子的身體還好,但是和嘉本人卻不太好。
太醫悄悄透露給乾隆和安絮,公主好的話能再撐三五年,不好的話一年都算多的。
乾隆聞言沉默許久,最後派太醫常駐於富察府。
和嘉成婚後基本沒怎麼住過自己的公主府,都是隨著額駙住在富察府上。
孩子滿月後取名豐紳果爾敏。
春去秋來,一轉眼一年就又要過去了。
而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這個年會平平淡淡過去的時候,乾隆一道聖旨打破了前朝後宮的平靜。
這是一道封爵的旨意。
大阿哥永璜被封為定親王。
三阿哥永璋被封為循親王。
七阿哥永琮被封為明親王。
八阿哥永璇被封為儀貝勒。
其他暫且不論,這四個人里最突出的便是七阿哥了,乾隆在聖旨的最後將重華宮賜予他,命他日後可帶家眷住進宮裡來。
重華宮可是乾隆當初為寶親王時居住過的宮殿,就連這名字都是他登基後重新修改的,重華之名更是出自《書·舜典》。
由此一來,隱形皇太子的名號便扎紮實實的扣在了永琮頭上。
安絮既開心又有些焦慮,生怕康熙朝皇太子之事再次發生在他們身上,要知道乾隆可是有名的長壽皇帝。
但是很快她就顧不上焦慮了,因為定親王和循親王府里接連傳來壞消息。
乾隆早知此事,這兩個親王的爵位也有沖喜的意思在,要不然按照他的吝嗇脾性,是不會這麼輕易批發親王的。
太醫再如何厲害也沒辦法和死神搶人,這個年還還沒過完,永璜和永璋就相繼去世,前者是因為風熱,後者則是因為天生的肺部疾病,養了這麼多年都沒好,終於一齊爆發了。
永璜的長子綿德襲封定親王,永璋的三子綿悉襲封循親王,這兩個都是長成的兒孫,禮部自有一套承爵的規矩。
太后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接連送走孫子而過度傷心,她在冬日裡結結實實的大病了一場。
乾隆甚至親自守在壽康宮,為太后煎藥侍疾。
這天安絮也在,兩個人見太后睡熟了,便起身進了暖閣。
安絮看著乾隆老態明顯的臉,不由得產生了擔憂之情,畢竟兩人都相伴幾十年了,再怎麼樣也處出了感情。
「太后娘娘已經睡著了,您要不要也稍微休息會兒?」
乾隆搖搖頭,他閉目養神一會,然後道:「永瑆永璂今年也有十六歲了,明年大選就該嫡福晉了。」
安絮想再拖一拖,但顯然乾隆已經等不及。
他沒等安絮說話,又繼續開口:「富察氏、博爾濟吉特氏、瓜爾佳氏、鈕祜祿氏,這幾個都是家世堪當阿哥嫡福晉的,你瞧著她們性情規矩如何?」
這些女孩安絮都見過,對她們的性情也有個大致的了解。
罷了罷了,既然推脫不掉,那就只能接受。
她邊回憶邊說:「除了鈕祜祿氏性情小氣,做皇子嫡福晉差一些,其他都是好孩子。」
鈕祜祿氏許是因為自己是庶出,所以性子頗為古怪,用現代的詞來形容就是有些自卑,安絮品著,估計兩個孩子都跟她處不來。
乾隆點點頭,暗自琢磨起來,傅恆的女兒能做皇子嫡福晉,但是富察家已經算是烈火烹調,過於富貴了。
而博爾濟吉特氏和瓜爾佳氏都很恰到好處,前者雖出身蒙古,但是從康熙開始,宮裡的蒙古血脈漸弱,她當個皇子嫡福晉卻正好。
後者家世稍微差一些,但是他們家曾出過太子妃,想來規矩是極其嫻熟的。
想到這裡他心裡就有了幾分考量。
第109章
「孫兒給皇瑪嬤請安。」
小小的人兒穿著藍色的衣服, 雪白的包子臉上是一本正經的表情,看的安絮頓時愛的不行。
她招手道:「綿惟快到瑪嬤這兒來。」
綿惟已經快到五歲了,走路說話都極其流利, 而且隔輩親這件事在宮裡體現的特別明顯, 他在乾隆和太后跟前也很得寵愛。
安絮邊摟著綿惟邊問七福晉, 「在重華宮住的可好?有缺什麼東西嗎?」
雖然重華宮被賜給永琮了,但他到底是成年已久的皇子, 一年裡的大部分時間都是住在宮外的明親王府,只有臨近過年才會在重華宮裡住上一段時間。
七福晉嘴角帶笑, 聽到問話連忙搖搖頭。
「沒什麼缺的,內務府送來的東西都是齊全的。」
這是當然的,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七阿哥的前途一片光明, 他們怎麼敢得罪七福晉,更別說他們日後許是還要在七福晉的手下過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