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醒來後才知道原來是假的,當時和親王正坐在棺槨里笑著暢飲,讓府中人祭奠哭泣,甚至笑納了旁人送來的奠儀。

  這件事氣的乾隆和太后手都抖了起來,裕太妃直接提溜來和親王福晉,讓她多管管和親王,然而和親王福晉卻苦著臉,她想管也管不住啊。

  裕太妃沒法子了,只得自己前往和親王府牢牢看住弘晝。

  其實原先和親王還是有譜的,但是自從和婉公主去世,他就開始放飛自我,置辦喪儀的頻率越來越高。

  安絮無奈的輕嘆口氣,她隱隱約約能感覺到和親王這是在委婉的表達不滿,然而乾隆又怎會覺得自己有錯。

  果不其然,接下來乾隆又迫不及待帶人前去木蘭圍場。

  愉妃自從永琪將乾隆從火場裡救出來後,第二天就收到了乾隆三人的賞賜,甚至就連宮人們都開始奉承起來。

  如果說原來愉妃只是有個妃的位置,那麼現在她才開始真正享受妃的待遇。

  為此她甚至飄飄然起來,想著這次去木蘭圍場合該有她的位置。

  結果出來後愉妃十分不可置信。

  「什麼?萬歲爺竟然沒叫我隨駕?」

  宮女搖搖頭,「旨意上只有皇后娘娘、穎妃、忻嬪、豫嬪、容嬪、新常在幾位主子。」

  新常在最近十分受寵,比她舊主也不差,兩個人抱團在宮裡也是一大勢力。

  穎妃一直有寵,一年前生下了十四阿哥永璐。

  忻嬪更不用說,是六格格和八格格的生母。

  容嬪雖無子嗣,但單憑寵愛就在宮裡占有一席之地。

  愉妃又氣又羞惱,她最近篤定伴駕的人選里一定有她,已經在其他小妃嬪面前表現出來了,結果出來後卻是她自作多情,這羞的她許久沒出門。

  然而還沒出發,太醫就診出忻嬪有了兩個月的身孕,因為路上顛簸,所以乾隆就將她留在了園子裡,由舒妃代為照看。

  御駕剛到木蘭圍場,京里又傳來履親王允祹於七月二十一日因病薨世的消息。

  這消息稱不上是猝不及防,畢竟自從定太妃去世,兒子弘昆夭亡後,允祹的身體一直不好,被太醫下過多次病危通知。

  他六子六女中只活下來了三個女兒,剩下的全部夭亡。

  說起來康熙的兒子大多子嗣都算不上豐,至少跟他本人沒辦法比。

  乾隆遙遙傳回去旨意,為履親王追贈諡號「懿」。

  隨後又下了一道震驚朝堂的旨意,命四阿哥永珹替履親王著孝送終,並且持服百日。

  命和親王弘晝、皇五子永琪穿孝。

  喪葬禮儀則派遣弘晝、弘晊、英廉盡心料理。

  用乾隆的話說就是:「既然弘晝喜歡舉辦喪儀,那朕就讓他專門負責此事。」

  後面兩道倒是在意料之中,只有第一道旨意明晃晃的表示繼六阿哥永瑢以後,又一位阿哥被乾隆過繼了出去。

  永珹剛開始雖然有些難受,但是與永瑢喝了一場酒後就想通了,過繼一事有利有弊,端看他怎麼想,按照他的性格,過繼出去興許還是一件好事。

  因此他開始誠懇的為履親王允祹披麻戴孝。

  死亡與新生總是相對的,八月底和碩和嘉公主平安誕下一個兒子,滿月時由乾隆親自賜名豐紳濟倫。

  和嘉與額駙感情甚篤,兩人唯一的心病便是一直沒有喜訊傳來,這下總算有了長子,兩人自然是高興的不能自已。

  御駕從木蘭圍場回京已經是十月份,安絮開始準備忻妃和豫妃的冊封禮。

  兩人皆是在八月二十八日晉妃。

  剛準備到一半,容嬪從回部帶來的兩個侍女,又分別被乾隆封做福常在和寧常在。

  兩人跟容嬪住在一起,其中福常在更受寵些,看那樣子,晉位貴人也是遲早的事。

  還有就是之前選秀因著年紀小一直沒進宮的秀女汪氏也進了宮,被乾隆封做永常在,別看她姓汪,其實隸屬滿洲正白旗,阿瑪是都統,這出身在宮裡也算是數一數二的了。

  這些年來很少再有初封即為貴人的秀女,都是從常在開始往上晉位。

  永常在長相嬌俏明麗,縱然性格有些驕縱,卻也不妨礙乾隆寵她,再加上家世好,後宮低位妃嬪大多都讓著她,而主位里則是沒人把她放在心上。

  穎嬪自從生下十四阿哥,便全心全意的開始養兒子,對恩寵看的十分平淡。

  忻妃如今身懷有孕,太醫說應該是個阿哥,聞言她更是緊張,成日裡專心養胎,其他事都與她無關。

  剩下的沒有那等愛爭風吃醋的,也因此永常在的膽子變得越來越大,對一些主位都沒了敬畏之心。

  安絮冷眼瞧著,在心裡給她畫了個叉,她並不知道歷史上永常在的結局,但是在這個時空她應該是沒什麼好的結果。

  忙完這些事,安絮還不能休息,接下來就要主持多個節日,頒金節、太后生辰、元旦節等等。

  當她終於忙碌的告一段落的時候,已經是來年四月。

  輪到了永琮和永璂的生辰。

  永琮剛過完十八歲生辰,乾隆就下旨讓他出宮開府,特地圈了什剎前海西岸的一塊地方給他修建王府。

  尤其是吩咐工部要按照親王的規格修建。

  這句話可算是意味深長,要知道七阿哥如今還是光頭阿哥,乾隆這麼說的意思就是七阿哥日後定是一位親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