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透支將來的福運用到現在, 這種命格可算不上是什麼好命格, 改了正好, 否則透支一世,享一世的福運, 接下來不知要還多少世的債。
賀老太太沒把分出去的一家當回事兒,一群榆木疙瘩, 有福都不會享,有便宜也不會占, 活該受窮一輩子。
她老太太就不一樣了,有這麼一個福星在,哪怕是在災年荒月里,都能吃到肉。
賀南一家搬出去後,一開始過得並不怎麼樣,分到的東西太少了, 錢也太少了, 好在一家分出去之後,不會再遭難了, 不生病就不會花醫藥費,一家三口勤快些,吃飽飯總是不難的。
沒幾個月,連兒子上學的學費都攢出來了。
賀南和孫雨本來是想著, 送孩子上學家里日子要苦上幾年, 也沒指望孩子能學出個什麼樣子來, 能識字就行。
可哪能想到這孩子這麼爭氣, 除了第一個學期交了學費,剩下的那麼多年裡,都沒往學校里交過學費,只有往家裡領獎學金的份兒。
別人家孩子上學花錢,他們家孩子上學賺錢。
兒子小學只上了兩年就跳級到了初中,為了照顧兒子,賀南和孫雨也算是豁出去了,乾脆搬到了縣裡頭打零工,後來又聽兒子的話,在學校門口賣起了吃食。
兒子上初中,他們在初中門口賣吃的,兒子上高中,他們的攤子就挪到了高中門口,兒子考上大學,他們一家三口都收拾行李準備去京市。
賀知年作為省高考狀元,省里的、市裡的、縣裡的、學校的……層層獎勵發下來,再加上一家三口這幾年的積蓄,對搬到京城去一點兒都不犯怵。
本來一家三口是打算低調點走的,他們這幾年一直沒在村裡頭住,村里好多人都已經沒往來了,孩子的升學酒只請了親近的人家,怕戳到老太太的痛處,賀南都沒往那邊報信兒,可喝升學酒那天,老太太還是帶著人來了。
以前被老太太捧在手心裡的福寶,前年就從學校輟學了,連小學都沒上完。
本來福寶和賀知年一樣大,兩個人是在同一天出生的,福寶上學還比較早,學習成績也很不錯。
只是她身上的福運消失了,上山撿不到野雞、兔子,路過河邊沒有投懷送抱的鯉魚,去集市買東西撿不到錢了,跟她親近的人也沒辦法沾著福運。
像賀東,以前大夥都覺得是走了狗屎運才當上村裡的會計,後來這職位也被擼掉了,不光如此,他在村裡頭橫慣了,不當會計了還照樣擺村幹部的譜,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在意識到小女兒沒有福運了之後,賀老太太變臉變得比誰都快,她本來就是個重男輕女的人,如果不是小女兒有福運,她才不會捧在手心裡呢。
賀老太太觀察了足有一年之久,不光斷定小女兒身上沒了福音,還覺得這孩子可能是以前福運太多了,老天爺給多了就要收回去,現在的運氣好像比普通人還要差一些。
所以哪怕這孩子學習成績不錯,賀老太太也沒心情供對方上學,女孩子家家的讀那麼多書幹什麼,會認幾個字就不錯了。
按理來說,福寶的福運一直到八歲才沒有,八年的時間裡足夠賀家攢下一大筆錢了,不說那些獵物和撿來的錢,光是從山上挖來的野山參,那怎麼著也能換套現成的房子了吧。
可惜,賀老太太大手大腳慣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她已經習慣了隔三岔五吃肉的日子,讓她一兩個月才吃一次肉,那不是要老太太的命嗎。
錢總有霍霍完的時候,錢霍霍完了,賀家也徹底分家了。
賀知年已經有好幾年沒見過福寶了,小姑娘被改了命格,無法透支未來的福運,已經透支過的又要償還,運氣難免要差一些,只能慢慢挨過去。
因此被改變了命運的人,種下了因便會有果,雖然不用償還氣運,可因果總是要還的。
賀老太太最後悔的事就是把老三一家攆出去,誰能想到呢,這一家三口的福氣在後頭,先甜不是甜,後甜才是真的甜。
以前這一家三口在縣城裡頭,她想多關心關心都難,現在好了,小孫子要去京市上學,老三兩口子還能跟著去京市不成,只要留在村裡頭,親母子哪還能有什麼隔夜仇。
老太太盤算的挺好,可惜,這一家三口在村里待了連半個月都沒有,就搬去京市了。
賀知年考的是醫學院,學的是中醫,他這一生都在致力於推廣和弘揚中醫,四十歲時便被評為國醫聖手,八十歲時已然桃李滿天下。
作者有話說:
第62章 對照組大家長
余山村, 張老太正熱熱鬧鬧的給小孫女過滿月。
這可真是稀奇了,今年跟往年沒什麼不同,大傢伙照樣是勉強吃飽肚子。
張老太上頭有四個孫子孫女, 哪個也沒辦過滿月, 就這個小的得張老太喜歡, 不光特意擺了滿月酒,還取名為『福星』——袁福星。
張老太, 原名張桂花,年輕時就守了寡, 這些年一個人含辛茹苦把三個兒子拉扯大,給他們娶妻生子, 也落下了一個潑辣的名聲。
老袁家隔壁,賀家也有一個剛滿月的孩子,跟袁福星是同一天的,被賀老爺子取名為賀光。
張老太是年輕時守了寡,賀老爺子則是年輕時喪妻,也是一個人把孩子帶大。
賀老爺子年輕時上過兩年私塾, 認字, 家裡的兒孫都是他起名,他有三個兒子, 老大賀有糧,老二賀有福,老三賀有德。
賀老太太沒把分出去的一家當回事兒,一群榆木疙瘩, 有福都不會享,有便宜也不會占, 活該受窮一輩子。
她老太太就不一樣了,有這麼一個福星在,哪怕是在災年荒月里,都能吃到肉。
賀南一家搬出去後,一開始過得並不怎麼樣,分到的東西太少了, 錢也太少了, 好在一家分出去之後,不會再遭難了, 不生病就不會花醫藥費,一家三口勤快些,吃飽飯總是不難的。
沒幾個月,連兒子上學的學費都攢出來了。
賀南和孫雨本來是想著, 送孩子上學家里日子要苦上幾年, 也沒指望孩子能學出個什麼樣子來, 能識字就行。
可哪能想到這孩子這麼爭氣, 除了第一個學期交了學費,剩下的那麼多年裡,都沒往學校里交過學費,只有往家裡領獎學金的份兒。
別人家孩子上學花錢,他們家孩子上學賺錢。
兒子小學只上了兩年就跳級到了初中,為了照顧兒子,賀南和孫雨也算是豁出去了,乾脆搬到了縣裡頭打零工,後來又聽兒子的話,在學校門口賣起了吃食。
兒子上初中,他們在初中門口賣吃的,兒子上高中,他們的攤子就挪到了高中門口,兒子考上大學,他們一家三口都收拾行李準備去京市。
賀知年作為省高考狀元,省里的、市裡的、縣裡的、學校的……層層獎勵發下來,再加上一家三口這幾年的積蓄,對搬到京城去一點兒都不犯怵。
本來一家三口是打算低調點走的,他們這幾年一直沒在村裡頭住,村里好多人都已經沒往來了,孩子的升學酒只請了親近的人家,怕戳到老太太的痛處,賀南都沒往那邊報信兒,可喝升學酒那天,老太太還是帶著人來了。
以前被老太太捧在手心裡的福寶,前年就從學校輟學了,連小學都沒上完。
本來福寶和賀知年一樣大,兩個人是在同一天出生的,福寶上學還比較早,學習成績也很不錯。
只是她身上的福運消失了,上山撿不到野雞、兔子,路過河邊沒有投懷送抱的鯉魚,去集市買東西撿不到錢了,跟她親近的人也沒辦法沾著福運。
像賀東,以前大夥都覺得是走了狗屎運才當上村裡的會計,後來這職位也被擼掉了,不光如此,他在村裡頭橫慣了,不當會計了還照樣擺村幹部的譜,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在意識到小女兒沒有福運了之後,賀老太太變臉變得比誰都快,她本來就是個重男輕女的人,如果不是小女兒有福運,她才不會捧在手心裡呢。
賀老太太觀察了足有一年之久,不光斷定小女兒身上沒了福音,還覺得這孩子可能是以前福運太多了,老天爺給多了就要收回去,現在的運氣好像比普通人還要差一些。
所以哪怕這孩子學習成績不錯,賀老太太也沒心情供對方上學,女孩子家家的讀那麼多書幹什麼,會認幾個字就不錯了。
按理來說,福寶的福運一直到八歲才沒有,八年的時間裡足夠賀家攢下一大筆錢了,不說那些獵物和撿來的錢,光是從山上挖來的野山參,那怎麼著也能換套現成的房子了吧。
可惜,賀老太太大手大腳慣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她已經習慣了隔三岔五吃肉的日子,讓她一兩個月才吃一次肉,那不是要老太太的命嗎。
錢總有霍霍完的時候,錢霍霍完了,賀家也徹底分家了。
賀知年已經有好幾年沒見過福寶了,小姑娘被改了命格,無法透支未來的福運,已經透支過的又要償還,運氣難免要差一些,只能慢慢挨過去。
因此被改變了命運的人,種下了因便會有果,雖然不用償還氣運,可因果總是要還的。
賀老太太最後悔的事就是把老三一家攆出去,誰能想到呢,這一家三口的福氣在後頭,先甜不是甜,後甜才是真的甜。
以前這一家三口在縣城裡頭,她想多關心關心都難,現在好了,小孫子要去京市上學,老三兩口子還能跟著去京市不成,只要留在村裡頭,親母子哪還能有什麼隔夜仇。
老太太盤算的挺好,可惜,這一家三口在村里待了連半個月都沒有,就搬去京市了。
賀知年考的是醫學院,學的是中醫,他這一生都在致力於推廣和弘揚中醫,四十歲時便被評為國醫聖手,八十歲時已然桃李滿天下。
作者有話說:
第62章 對照組大家長
余山村, 張老太正熱熱鬧鬧的給小孫女過滿月。
這可真是稀奇了,今年跟往年沒什麼不同,大傢伙照樣是勉強吃飽肚子。
張老太上頭有四個孫子孫女, 哪個也沒辦過滿月, 就這個小的得張老太喜歡, 不光特意擺了滿月酒,還取名為『福星』——袁福星。
張老太, 原名張桂花,年輕時就守了寡, 這些年一個人含辛茹苦把三個兒子拉扯大,給他們娶妻生子, 也落下了一個潑辣的名聲。
老袁家隔壁,賀家也有一個剛滿月的孩子,跟袁福星是同一天的,被賀老爺子取名為賀光。
張老太是年輕時守了寡,賀老爺子則是年輕時喪妻,也是一個人把孩子帶大。
賀老爺子年輕時上過兩年私塾, 認字, 家裡的兒孫都是他起名,他有三個兒子, 老大賀有糧,老二賀有福,老三賀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