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雲小園的哭聲戛然而止,她被眼前的這個陌生人給抱了起來,一陣安心撫慰了哭泣的欲望。

  她抽搭幾聲,禮貌又委屈地說道:「謝謝叔叔……」

  「媛媛,我是你……嗯,你是我女兒!」

  END。

  作者有話要說:  土豆計劃不是雲安出的,是玉纖纖出的,不過歷史就是這樣……

  另外還有番外,那些壞人和故人的結局我要在番外里交代一下,以及李元,玄一道長,還有玉纖纖的事情,我都會在番外里交代的,所以大家不要著急。

  當然還有雲安和林不羨的番外。

  完結個感言留在最後,感謝大家的閱讀,這麼多天……

  真挺捨不得的。

  謝謝。

  第298章 番外·京城

  通和六年,北海大軍攻破京城,這座昔日燕國最最繁華威嚴的城池,正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動亂……

  早在北海軍隊兵臨城下之時,京城的各級官員便響應朝廷的號召,帶著人手親自奔赴大街小巷動員百姓。

  京城不比別的地方,城門一破,上至內廷下到民間所有人的生死榮辱都成了未知數,且由於之前北海軍隊經過曠日持久的長線作戰死傷慘重,軍中的怨氣極高,再加上丁奉山下令:每一處即將淪陷的州府必須要在叛軍攻破城門之前燒毀糧倉,導致北海士兵的糧食緊缺,養不活的俘虜又不能放只能坑殺,長時間以土豆充飢的戰士們被逼到了瘋狂的邊緣,入城之後難免會有人縱兵搶糧……

  北海的士兵越打越少,兵員調撥的慢,能走到後面的都是精銳的老兵。周將軍和寧安王兩位主帥又山高路遠,對於「士兵入城搶糧」之事,各級將軍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是以越到戰爭的後期,北海軍隊的阻力就越大,各地儼然到了軍民一心的地步,逼得高懷親自披掛上陣,率領大軍馳援。

  只是……燕國畢竟太平了太多年,從淟州一路到京城都是富庶之地,數百年的安樂太平下,許多燕國士兵祖孫三代都沒參加過實戰……縱然有良將指揮,戰鬥力和經驗依舊遠遠不及餓狼般又有多年實戰經驗的北海軍士。

  在寧安王的指揮下,京城的城門相繼失守,披麻戴孝的北海士兵如蝗蟲般湧入京城,人人爭先恐後……因為他們知道:這裡是戰爭的最後一站,也是最有油水兒的地方,先到先得,過期不候……

  不過等待北海士兵的是有組織,有布置的巷戰反擊,各家各戶幾乎到了人人參戰的地步,放暗箭的,扔石塊的,潑熱油的,一切能反擊的手段都用上了,北海士兵被打了個措不及防,甚至一度被迫退出來過。

  但百姓的戰鬥經驗畢竟是有限的……當天夜裡,北海又發動了一次夜襲,在「負隅頑抗」的幾條街道上施行了火攻之計。

  京城百姓傷亡慘重,曠日持久的巷戰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這場巷戰進行了整整一個月,大戰過後京城裡的成年男子死了一半……,京城百姓中,幾乎每一家都有人在戰爭中喪生,這裡的百姓算是為殤帝一朝的燕國,獻上了一份被鮮血浸透的忠誠。

  據說:消息傳到高憭耳中,他坐在御書房良久,遣退所有人後哀傷的哭聲傳出好遠……

  當天下午高憭便下了一道旨,不過旨意的內容已不可考。

  第二天,京城便徹底淪陷了,整個內宮被大火吞噬。

  ……

  雲安身穿鎧甲,裡面是一套黑色的勁裝,帶著一隊侍衛進了京城。

  早在數日之前雲安就請示過寧安王:她想要進京城。

  不過寧安王以雲安是「文官」為由,不必參戰給拒絕了,直到京城內的情況基本被控制住,雲安才被准許踏入京城。

  寧安王派了幾個高手跟在雲安身邊保護她的安全。

  縱然一早就有了心理準備,但在看到京城內的情況時,雲安的心還是狠狠地揪了一下,眼前滿目瘡痍的景象與雲安記憶中的京城絲毫對不上號。

  京城幾乎淪為焦土,在中軸線的盡頭是吞吐著的沖天火舌,而京城的街道也基本是或破敗,或焦黑……或許用廢墟來形容這裡更為恰當。

  空氣中瀰漫著獨特的氣味,那是一種各式各樣的死亡的氣息,這一路以來雲安已經見過了不少戰場,不過那至少是被簡單處理過的,或者被大雨洗刷過的,沒有這樣直擊心底。

  每走幾步就能看到沒有人管的屍體,有士兵的,還有百姓的,無論男女老幼……

  或許,這便是最真實的戰場,眾生皆為螻蟻,還帶著冷兵器時代特有的殘忍和血腥。

  乾涸的血漬到處都是,新鮮的血液又一層層漫蓋上來,人間煉獄不過如此。

  雲安的胃部一陣抽搐,幾番掙扎還是吐了出來。

  「雲大人,小的扶您回去吧,這……還沒騰出功夫打掃,過幾日您再來?」

  雲安吐到涕泗橫流,扶著膝蓋痛苦地喘息著,搖了搖頭:「沒事兒,我們走。」

  雲安憑著記憶帶幾人來到了林府,遠遠看到林府,雲安鬆了一口氣……還好,自己早在京城被破之前「關照」過幾位將軍,從林府的外表看……那幾位將軍應該是賣了自己的薄面。

  如今天下成了這副樣子,林府的潑天富貴註定化為泡影,這對林威而言應該算是最重的懲罰了。

  雲安想:他到底是自家娘子的親生父親,給他安置一處院子,安排一兩個人給他養老也是應該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