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頁
申城外港進出由租界聯合機構與本地政府交通局共管,通常說來,洋人管洋人,夏人管夏人。最近半年,夏人進出,尤其是離港,核查十分嚴密。
杜召棠毫不猶豫點頭:「這個好說。我與交通局的人還算說得上話。」略加思忖,又道,「談生意不是一次的事。這樣,我給你們玉顏商貿公司要個公司通行許可,可反覆使用,每次出入港口登個記蓋個章,事後到交通局備案即可。」
聽罷此言,安裕容心中大喜。公司通行許可比之個人許可,便利多多。不僅隨行人數限制更小,因默認有資產擔保,核查也相對寬鬆。
舉起酒杯,衷心道謝:「如此求之不得。要是瞧見什麼好看的好玩的,定然一併給你寄回來。」
林滿福按照玉卿少爺吩咐,每日跑一趟鎮上江南藝專。五月間蔬果豐收,他每天給藝專食堂送上門,倒也不顯突兀。如今正是農忙時候,他下午出發,晚飯前往回返。這個時候,學校正好結束下午課,有些愛吃新鮮一口的教員,便會拐到後門碼頭來,向等在這裡的村民買些當日鮮貨。
這一天剛卸完東西,便望見俞蜚聲急急忙忙走來。
「俞先生。」
「還好趕上了。」俞蜚聲遞給他一本書,「上回玉卿說想借這本書,不巧我借給別人了,今日才還回來,你幫忙捎給他。」
林滿福接過,看見書當中似乎夾著一封信。
「我寫了幾句讀書心得給他。你告訴他,這本書也送他了,看完不必還我。」
林滿福將書小心收好,預備趁日頭還沒下去,抓緊返回。恰巧碰見上村一對父子,算起來是曲里拐彎的遠親,蹲在藝專後門碼頭,簍子裡是白天在鎮上賣剩下的小魚小蝦。隨口寒暄幾句,那父子倆抱怨日子難過,又說起這些天村里大老爺請來了糾察隊,專門對付抗租百姓,鬧得四鄰不安,整日提心弔膽。
「我家租地少,多數日子打魚,沒去湊熱鬧,躲遠些也就是了。那些靠種地過日子的,這一回可全折進去了——糾察隊的人有槍有刺刀,抓到人豎著進橫著出,不死也去掉半條命!」
林滿福聽得腦子嗡嗡響,有心多問幾句,對方也說不出更多內情。只知道糾察隊住在幾戶大老爺家裡,四處抓人搶東西。他著急忙慌撐開船往村里趕,遠遠望見站在岸邊的玉卿少爺,趕緊撐幾篙划過去。
「上村來了糾察隊?」顏幼卿平靜的臉色沉了沉,隨後道,「今日可有俞先生傳話?」
「有、有的。」林滿福掏出衣兜里藏得仔細的書本,「對了,俞先生說,給你寫了一點讀書心得,還有,書送給你,不用還他。」
顏幼卿接過去,略微翻開,發現書里夾的,其實是一封來自申城的當日電報。峻軒兄傳來的,竟然不是電話口信,而是電報……心不由得也往下沉了沉。面上不顯,向林滿福道:「你先去找村長,說糾察隊的事,我也會告訴陳阿公。事情辦完就回家吃飯罷,不必過來了。」
林滿福應聲,上岸奔去村長家裡。顏幼卿加快腳步,一面拆開電報閱讀,一面往莊園走。待走進大門時,電報已從頭到尾仔細看過三遍,心中亦盤算清楚,想好了如何安排。
晚飯已經上桌,擺在廳屋裡。顏幼卿先去廚房,滿福嫂做好飯便回自家去了,陳阿公不肯與主家同桌吃飯,端著一隻大海碗扒拉得正香。顏幼卿等他咽下一大口飯菜,才把林滿福帶回來的消息說了。陳阿公聽罷,捧住碗筷愣了一會兒,才道:「這……怎麼也沒人來送個信……」
清灣鎮上下五村,歷來凡有大事,各村村老共同主持,有什麼消息也互相通氣。如今上村為平息抗租風波,請來了糾察隊,理應提前知會各村才是。聽得糾察隊抓人搶東西,陳阿公頓時滿面憂慮:「這是要出大亂子吶……租戶都是本村百姓,誰家不是沾親帶故?鬧到把外人攪和進來,又是刀又是槍的……怎麼收場?一個個的,全不肯守規矩,咳!」丟下碗筷便走。
顏幼卿回到廳堂時,一桌人都在等他吃飯。鄭芳芷看他神色,問:「阿卿,出什麼事了?」
他把糾察隊之事說了,又道:「阿哥來了信,叫我們馬上動身。東西反正收拾得差不多了,一會兒再點點。」望向謝鯤鵬、藍靖如兩人,「你們也一起。」
「我們也一起?」謝鯤鵬和藍靖如對視一眼,「是我家裡有什麼安排?」
顏幼卿搖頭:「不是。」猶豫片刻,視線在黎映秋與阿槿兩位女士身上轉了轉,回復道,「先吃飯,吃了飯我們去書房說。」
黎映秋想一想,大約明白他什麼意思,開口道:「可是文約出了什麼事?」
「文約兄同峻軒兄皆十分平安。」
「若是顧慮我的身子,大可不必。有什麼消息你儘管直言,放心,我經得住。」黎映秋笑了笑,「我膽子大很多了,顏兄弟。」
阿槿左右瞅瞅,幫腔道:「你是不是看不起我們女人?」
滿桌人都望著自己,顏幼卿只好交代:「三天前,警察在舊演武場十字街口,公開槍斃了十餘名犯人,據說是新黨反動分子。此外,被抓捕關押、暗中處決的,恐怕也不在少數。」
「啊!」一聲尖銳驚呼,是沒忍住的阿槿。其餘人無不露出驚恐表情,謝鯤鵬與藍靖如更是面色慘然。
「城裡風聲突緊,乃是因為新上任了一位監察局副局長,行事激進冷酷,手段了得。文約兄和峻軒兄的意思,這時候什麼事都不方便做,大伙兒不如暫且避避風頭。已經訂了後天下午去往明珠島的船票。鯤鵬和靖如最好與我們同行。若你二人不願意,也不勉強。出外港的船票很是緊俏,不會浪費。」又向詹森道,「阿哥說想邀請你們也一道過去玩玩,不知你意下如何?你們不去的話,就……」
杜召棠毫不猶豫點頭:「這個好說。我與交通局的人還算說得上話。」略加思忖,又道,「談生意不是一次的事。這樣,我給你們玉顏商貿公司要個公司通行許可,可反覆使用,每次出入港口登個記蓋個章,事後到交通局備案即可。」
聽罷此言,安裕容心中大喜。公司通行許可比之個人許可,便利多多。不僅隨行人數限制更小,因默認有資產擔保,核查也相對寬鬆。
舉起酒杯,衷心道謝:「如此求之不得。要是瞧見什麼好看的好玩的,定然一併給你寄回來。」
林滿福按照玉卿少爺吩咐,每日跑一趟鎮上江南藝專。五月間蔬果豐收,他每天給藝專食堂送上門,倒也不顯突兀。如今正是農忙時候,他下午出發,晚飯前往回返。這個時候,學校正好結束下午課,有些愛吃新鮮一口的教員,便會拐到後門碼頭來,向等在這裡的村民買些當日鮮貨。
這一天剛卸完東西,便望見俞蜚聲急急忙忙走來。
「俞先生。」
「還好趕上了。」俞蜚聲遞給他一本書,「上回玉卿說想借這本書,不巧我借給別人了,今日才還回來,你幫忙捎給他。」
林滿福接過,看見書當中似乎夾著一封信。
「我寫了幾句讀書心得給他。你告訴他,這本書也送他了,看完不必還我。」
林滿福將書小心收好,預備趁日頭還沒下去,抓緊返回。恰巧碰見上村一對父子,算起來是曲里拐彎的遠親,蹲在藝專後門碼頭,簍子裡是白天在鎮上賣剩下的小魚小蝦。隨口寒暄幾句,那父子倆抱怨日子難過,又說起這些天村里大老爺請來了糾察隊,專門對付抗租百姓,鬧得四鄰不安,整日提心弔膽。
「我家租地少,多數日子打魚,沒去湊熱鬧,躲遠些也就是了。那些靠種地過日子的,這一回可全折進去了——糾察隊的人有槍有刺刀,抓到人豎著進橫著出,不死也去掉半條命!」
林滿福聽得腦子嗡嗡響,有心多問幾句,對方也說不出更多內情。只知道糾察隊住在幾戶大老爺家裡,四處抓人搶東西。他著急忙慌撐開船往村里趕,遠遠望見站在岸邊的玉卿少爺,趕緊撐幾篙划過去。
「上村來了糾察隊?」顏幼卿平靜的臉色沉了沉,隨後道,「今日可有俞先生傳話?」
「有、有的。」林滿福掏出衣兜里藏得仔細的書本,「對了,俞先生說,給你寫了一點讀書心得,還有,書送給你,不用還他。」
顏幼卿接過去,略微翻開,發現書里夾的,其實是一封來自申城的當日電報。峻軒兄傳來的,竟然不是電話口信,而是電報……心不由得也往下沉了沉。面上不顯,向林滿福道:「你先去找村長,說糾察隊的事,我也會告訴陳阿公。事情辦完就回家吃飯罷,不必過來了。」
林滿福應聲,上岸奔去村長家裡。顏幼卿加快腳步,一面拆開電報閱讀,一面往莊園走。待走進大門時,電報已從頭到尾仔細看過三遍,心中亦盤算清楚,想好了如何安排。
晚飯已經上桌,擺在廳屋裡。顏幼卿先去廚房,滿福嫂做好飯便回自家去了,陳阿公不肯與主家同桌吃飯,端著一隻大海碗扒拉得正香。顏幼卿等他咽下一大口飯菜,才把林滿福帶回來的消息說了。陳阿公聽罷,捧住碗筷愣了一會兒,才道:「這……怎麼也沒人來送個信……」
清灣鎮上下五村,歷來凡有大事,各村村老共同主持,有什麼消息也互相通氣。如今上村為平息抗租風波,請來了糾察隊,理應提前知會各村才是。聽得糾察隊抓人搶東西,陳阿公頓時滿面憂慮:「這是要出大亂子吶……租戶都是本村百姓,誰家不是沾親帶故?鬧到把外人攪和進來,又是刀又是槍的……怎麼收場?一個個的,全不肯守規矩,咳!」丟下碗筷便走。
顏幼卿回到廳堂時,一桌人都在等他吃飯。鄭芳芷看他神色,問:「阿卿,出什麼事了?」
他把糾察隊之事說了,又道:「阿哥來了信,叫我們馬上動身。東西反正收拾得差不多了,一會兒再點點。」望向謝鯤鵬、藍靖如兩人,「你們也一起。」
「我們也一起?」謝鯤鵬和藍靖如對視一眼,「是我家裡有什麼安排?」
顏幼卿搖頭:「不是。」猶豫片刻,視線在黎映秋與阿槿兩位女士身上轉了轉,回復道,「先吃飯,吃了飯我們去書房說。」
黎映秋想一想,大約明白他什麼意思,開口道:「可是文約出了什麼事?」
「文約兄同峻軒兄皆十分平安。」
「若是顧慮我的身子,大可不必。有什麼消息你儘管直言,放心,我經得住。」黎映秋笑了笑,「我膽子大很多了,顏兄弟。」
阿槿左右瞅瞅,幫腔道:「你是不是看不起我們女人?」
滿桌人都望著自己,顏幼卿只好交代:「三天前,警察在舊演武場十字街口,公開槍斃了十餘名犯人,據說是新黨反動分子。此外,被抓捕關押、暗中處決的,恐怕也不在少數。」
「啊!」一聲尖銳驚呼,是沒忍住的阿槿。其餘人無不露出驚恐表情,謝鯤鵬與藍靖如更是面色慘然。
「城裡風聲突緊,乃是因為新上任了一位監察局副局長,行事激進冷酷,手段了得。文約兄和峻軒兄的意思,這時候什麼事都不方便做,大伙兒不如暫且避避風頭。已經訂了後天下午去往明珠島的船票。鯤鵬和靖如最好與我們同行。若你二人不願意,也不勉強。出外港的船票很是緊俏,不會浪費。」又向詹森道,「阿哥說想邀請你們也一道過去玩玩,不知你意下如何?你們不去的話,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