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頁
吳三桂聽得怔住,擼起一半兒的袖子滑落下去:「朱兄弟,你……」
他心頭百感交集,不知是何滋味。
到了這中時候,他居然還肯顧念昔日情誼?
朱重八啊朱重八,你這個人該怎麼說,道是無晴卻有晴呢!
吳三桂悄悄別過臉去拭淚,聽皇帝與朝臣們你來我往的商議,來回拉扯。
朝臣:「吳三桂刻意散播消息,構陷皇上,質疑您的正統身份,罪在不赦,應當滿門斬首、抄沒家產,以儆效尤!」
朱元璋:「他是朕的兄弟。」
朝臣:「他犯了滔天大罪!」
朱元璋:「他是朕的兄弟。」
朝臣:「他犯了滔天大罪!」
朱元璋:「別說了,什麼滿門抄斬、抄沒家產,太殘忍了,朕弗為也。」
吳三桂難以置信的看著他,淚盈於睫。
朱兄弟,已經到了這步田地,你為何還要幫我?
我,我不值得啊!
對不起,真的對不起!
朝臣:「那皇上意欲如何?」
朱元璋:「滿門抄斬就算了吧,吳家也算是世代效忠,不必牽連家小。」
朝臣:「……行吧。」
朱元璋:「抄沒家產也算了吧,本來吳家人走得匆忙,也沒帶多少細軟,老的老小的小,總還要過日子的。」
朝臣:「……行吧。」
吳三桂已經哭倒在了地上。
思緒不知飄離去了何方,三魂七魄也不知道飛哪兒去了,等塵埃落定之時,吳三桂惶然回神,卻發現自己正走在出宮的路上。
朱兄弟說服群臣,放自己自由了嗎?
吳三桂試探著問了身旁押送自己的人幾句,卻見對方微微一笑,和顏悅色道:「本來諸公是進言將吳家滿門抄斬、抄沒家產的,皇上寬宏大量,再三爭辯,這兩道刑罰統統取消了。」
吳三桂眼睛裡猛地飆出來兩泉淚花。
然後就聽人笑著繼續說:「改判平西王扒皮揎草了!」
吳三桂欣慰的點點頭,正待說一句「朱兄弟慈悲為懷」,忽然察覺到哪裡不對。
吳三桂:「……」
吳三桂:「???」
吳三桂:「!!!」
吳三桂面容扭曲,神情猙獰:「我踏馬——」轉頭就要回去跟殺千刀的朱重八拼命。
押送他的禁軍抬起一腳把他踹翻:「走你的吧!」
吳三桂:「朱重八你這個畜生!你還有人性嗎?!」
……
吳三桂被人送走沒多久,便有心腹前來稟報,道是南京皇太子業已率領一支精銳士兵潛入北京城,甚至於還聯絡上了今日巡防的羽林衛首領,後者現下意態不明,或許已經反水也說不定。
百官們各去所在衙門辦事,大殿中便只留了朱元璋一人,心腹面有擔憂,低聲道:「觀皇太子南下之後行事,絕非泛泛之輩,事既有變,皇爺不妨暫且往別處稍待片刻,待到此間事了,再行折返……」
「哦,」朱元璋渾不在意道:「這並不難,無需躲避。」
心腹聽得微楞,旋即一喜:「難道皇爺早就交代了羽林衛統領?」
「那倒沒有,」朱元璋道:「不過這都不是問題。」
他站起身來:「他想要的是正統皇位,既然如此,就不會為難百官,而無論南京也好,北京也罷,皆是大明領土,實在不必兩廂對抗,造成無謂的紛爭,令李自成和滿洲看笑話。」
心腹道:「那皇爺的意思是——」
朱元璋拍了拍他的肩:「很簡單,去為朕備一匹馬。」
……
朱棣裝扮成禁軍模樣,帶著數十名精銳士兵進了北京城,放眼打量這座由自己下令建設的城池,唏噓之色溢於言表。
空間裡皇帝們提醒他:「嚴謹點,造反呢,搞得跟旅遊似的!」
朱棣自信滿滿的擺擺手,不以為意:「我有吳三桂在內策應,又有羽林衛在後協同,區區一個崇禎,不足為慮。」
他轉著眼睛打量一圈兒,飽含感慨道:「從前那邊兒屋頂上掛的是紅瓦,不知道什麼時候竟然變成了琉璃瓦,時移世易,可見一斑啊!」
已經到了換防的時候,宮門打卡,驗看腰牌。
朱棣氣定神閒的領著人進去,半點兒也不打怵的把腰牌遞了過去,完事之後手扶腰刀,龍驤虎步進入內宮。
約莫走過去幾十步之遠,一中突如其來的異樣陡然襲來,朱棣下意識拔刀出鞘,猛地回過頭去,警惕著不知潛藏在何處的敵人。
身後侍從們暗吃一驚,匆忙回頭,卻不曾瞧見敵人蹤影,再見皇爺神態不像玩笑,一時迷糊起來:「皇爺,怎麼了?」
朱棣沒有回答,而是謹慎的打量著四周。
第六感告訴他,不知名的危險正在靠近,而在前世,這中感覺曾經在戰場上救過他無數次,由不得他不小心。
就在朱棣身心戒備之時,卻有一中細微聲響傳入耳中,隱隱約約的,有些熟悉。
是馬蹄聲。
朱棣低喝一聲:「戒備!」正準備尋個地方躲藏,身體卻在窺見來人之時,猛地僵住,滿心悚然。
來的只有一人,騎一匹馬,手握馬鞭,腰佩長刀,身上穿的是天子龍袍,頭上戴的是翼善冠,臉上不喜不怒,神態自若,眉宇間卻有一中睥睨天下的氣魄。
他心頭百感交集,不知是何滋味。
到了這中時候,他居然還肯顧念昔日情誼?
朱重八啊朱重八,你這個人該怎麼說,道是無晴卻有晴呢!
吳三桂悄悄別過臉去拭淚,聽皇帝與朝臣們你來我往的商議,來回拉扯。
朝臣:「吳三桂刻意散播消息,構陷皇上,質疑您的正統身份,罪在不赦,應當滿門斬首、抄沒家產,以儆效尤!」
朱元璋:「他是朕的兄弟。」
朝臣:「他犯了滔天大罪!」
朱元璋:「他是朕的兄弟。」
朝臣:「他犯了滔天大罪!」
朱元璋:「別說了,什麼滿門抄斬、抄沒家產,太殘忍了,朕弗為也。」
吳三桂難以置信的看著他,淚盈於睫。
朱兄弟,已經到了這步田地,你為何還要幫我?
我,我不值得啊!
對不起,真的對不起!
朝臣:「那皇上意欲如何?」
朱元璋:「滿門抄斬就算了吧,吳家也算是世代效忠,不必牽連家小。」
朝臣:「……行吧。」
朱元璋:「抄沒家產也算了吧,本來吳家人走得匆忙,也沒帶多少細軟,老的老小的小,總還要過日子的。」
朝臣:「……行吧。」
吳三桂已經哭倒在了地上。
思緒不知飄離去了何方,三魂七魄也不知道飛哪兒去了,等塵埃落定之時,吳三桂惶然回神,卻發現自己正走在出宮的路上。
朱兄弟說服群臣,放自己自由了嗎?
吳三桂試探著問了身旁押送自己的人幾句,卻見對方微微一笑,和顏悅色道:「本來諸公是進言將吳家滿門抄斬、抄沒家產的,皇上寬宏大量,再三爭辯,這兩道刑罰統統取消了。」
吳三桂眼睛裡猛地飆出來兩泉淚花。
然後就聽人笑著繼續說:「改判平西王扒皮揎草了!」
吳三桂欣慰的點點頭,正待說一句「朱兄弟慈悲為懷」,忽然察覺到哪裡不對。
吳三桂:「……」
吳三桂:「???」
吳三桂:「!!!」
吳三桂面容扭曲,神情猙獰:「我踏馬——」轉頭就要回去跟殺千刀的朱重八拼命。
押送他的禁軍抬起一腳把他踹翻:「走你的吧!」
吳三桂:「朱重八你這個畜生!你還有人性嗎?!」
……
吳三桂被人送走沒多久,便有心腹前來稟報,道是南京皇太子業已率領一支精銳士兵潛入北京城,甚至於還聯絡上了今日巡防的羽林衛首領,後者現下意態不明,或許已經反水也說不定。
百官們各去所在衙門辦事,大殿中便只留了朱元璋一人,心腹面有擔憂,低聲道:「觀皇太子南下之後行事,絕非泛泛之輩,事既有變,皇爺不妨暫且往別處稍待片刻,待到此間事了,再行折返……」
「哦,」朱元璋渾不在意道:「這並不難,無需躲避。」
心腹聽得微楞,旋即一喜:「難道皇爺早就交代了羽林衛統領?」
「那倒沒有,」朱元璋道:「不過這都不是問題。」
他站起身來:「他想要的是正統皇位,既然如此,就不會為難百官,而無論南京也好,北京也罷,皆是大明領土,實在不必兩廂對抗,造成無謂的紛爭,令李自成和滿洲看笑話。」
心腹道:「那皇爺的意思是——」
朱元璋拍了拍他的肩:「很簡單,去為朕備一匹馬。」
……
朱棣裝扮成禁軍模樣,帶著數十名精銳士兵進了北京城,放眼打量這座由自己下令建設的城池,唏噓之色溢於言表。
空間裡皇帝們提醒他:「嚴謹點,造反呢,搞得跟旅遊似的!」
朱棣自信滿滿的擺擺手,不以為意:「我有吳三桂在內策應,又有羽林衛在後協同,區區一個崇禎,不足為慮。」
他轉著眼睛打量一圈兒,飽含感慨道:「從前那邊兒屋頂上掛的是紅瓦,不知道什麼時候竟然變成了琉璃瓦,時移世易,可見一斑啊!」
已經到了換防的時候,宮門打卡,驗看腰牌。
朱棣氣定神閒的領著人進去,半點兒也不打怵的把腰牌遞了過去,完事之後手扶腰刀,龍驤虎步進入內宮。
約莫走過去幾十步之遠,一中突如其來的異樣陡然襲來,朱棣下意識拔刀出鞘,猛地回過頭去,警惕著不知潛藏在何處的敵人。
身後侍從們暗吃一驚,匆忙回頭,卻不曾瞧見敵人蹤影,再見皇爺神態不像玩笑,一時迷糊起來:「皇爺,怎麼了?」
朱棣沒有回答,而是謹慎的打量著四周。
第六感告訴他,不知名的危險正在靠近,而在前世,這中感覺曾經在戰場上救過他無數次,由不得他不小心。
就在朱棣身心戒備之時,卻有一中細微聲響傳入耳中,隱隱約約的,有些熟悉。
是馬蹄聲。
朱棣低喝一聲:「戒備!」正準備尋個地方躲藏,身體卻在窺見來人之時,猛地僵住,滿心悚然。
來的只有一人,騎一匹馬,手握馬鞭,腰佩長刀,身上穿的是天子龍袍,頭上戴的是翼善冠,臉上不喜不怒,神態自若,眉宇間卻有一中睥睨天下的氣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