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頁
“可是……”
“可是什麼?”元恪笑了笑,“我大魏,還未有任何一位女子一連傾倒過三朝君主,這等殊榮,你不是該高興嗎?”他嘲諷道。
陶清漪好不容易平復的面容頓時垮塌下來,她咬了咬嘴唇,突然又叩下首去。
“妾身,還請皇上收回成命!”她咬著牙,心中紛亂成一團麻。
而那元恪似乎是故意找她不爽,見她如此,慢慢地站起身子。
他踱步到殿門,心情很好似的又回過頭去,笑道:“卿且準備著,朕不日便讓人將文書送來。”說罷,他哈哈笑著,大步踏入那漫天星子的夜色。
殿門外,那一直跪著的裊裊見到殿門甫開,她面若死灰地爬至元恪腳邊。
“皇上,求您,求您饒了娘娘吧……”
只是她的聲音太過於微不足道,連帶著她整個人都微末起來。
元恪連看都沒看裊裊一眼,便大步向前,頭也不回地走了。
夜色沉沉,黑暗似乎是個無邊無際的樣子。一盞豆大的燈火引著元恪向前,然終究是路太長,人太渺小,他不住地行路,卻仍舊像是踏步在原地。
他原先是個隱忍而內斂的人,不知怎的就突然發了病,發了瘋。
那行路的小太監原本端著燈籠照明,突然被那身後的皇帝出其不意地砸了燈籠,他惶恐不安地跪在地上,不住地磕頭,還以為自己是哪兒做的不好做得不對得罪了皇帝。
那元恪使盡渾身的氣力將那最後一丁點破碎的光點踩滅,他這才深深地吸了口氣,莫名其妙地開口:“你說,他是不是在騙朕,你說他到底會不會回來?”
那小太監不知元恪口中所說之人是誰,也不知到底是誰喪心病狂膽大包天到竟然去騙皇帝,還要把皇帝晾著不回來。他只是跪在地上,一個勁兒地開口求饒。一面求,一面暗暗幫著皇帝去罵這個莫名其妙的人。
那元恪從一個快要被嚇哭的小太監嘴裡得不到什麼答案,一張臉上的表情明明滅滅,終究是僵硬得又回到了往昔。
他有些頹然地揮了揮手。
那跪在地上的小太監就像是得了什麼特赦一般,一面念著皇帝“厚仁”,一面飛快地從地方爬起來,眨眼之間便不見了蹤影。
留下元恪一個人,在這濃稠到望不到前景的夜中,悠長地嘆出一口氣來。
“蕭子杞,既然你不捨得回來,那你就別怪朕狠心!”
……
皇帝納妃,原本是件再尋常不過的事情,可是卻因了一個人,讓這件事變得不再那樣尋常起來。
元恪從朝堂之上下來,力排眾議,封了陶清漪為夫人,還欽賜了雅號為“陶”,據說是做一個“陶然”之意。
皇帝登基時間尚短,還未曾封過誰雅號,就連梅皇后也未能有此殊榮。一時間,那原先兩朝嬪妃樓氏,搖身一變,又成了當朝除皇后外後宮最尊貴的女人。
此一舉,滿朝譁然。
“妖孽,此女簡直是妖孽!”早朝下來,還未出宮,就有老臣忍不住痛心疾首。
“陳大人,不瞞你說,老夫近些時候總有預感,覺得大魏運勢與此女有關。你瞧大魏如今瘟疫肆虐,餓殍遍地,再聯想此女與前朝種種,你們還看不出來嗎?”
“紅顏禍水,紅顏禍水啊!”又有老者附議道:“你瞧瞧今日皇上那決然的樣子,險然是被那妖女勾了心攝了魄。再聯想駙馬爺當年言論,老夫我真是悔不當初啊!”說話間那老者捶胸頓足道。
有不明就裡的新任朝臣,見到那些老臣說話,也簇擁過來:“孫老,駙馬爺當年難道有何高見嗎?”
那孫老搖了搖頭,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樣。
“駙馬爺當年啊,哎!”那馮老發出一聲沉重的嘆息,又深深地瞪了身旁另一位老者:“劉煥,若不是先皇崩時,你一直跟著輝昌侯叫囂什麼‘父死妻其母’之制,哪裡還會有現在這樣許多,匹夫豎子,不足與謀!匹夫豎子,不足與謀!”
那被罵的老者劉煥,見到那馮老開口罵人,一張臉頓時漲成了豬肝顏色。
“馮老,若非劉某看你虛長几歲,給些薄面,我定饒你不過!當年此言論也是你附議過的,如何就變作了我跟著輝昌侯叫囂?恕劉某直言,在場各位,哪個能撇清與此事關聯?這件事,怎就成了我劉某一家之事,一家之言了?”
那馮老有些氣不過,嚷嚷道:“那還不是受你蒙蔽?!若非你那三寸不爛之舌,老頭子一把年紀,要附議你做什麼?當年若非你擁護新主,想找倚靠,我們這些半截身子都要入土的老人,何苦跟著你瞎折騰!”
“你——你好不講道理!”那劉煥氣急,簡直有些吹鬍子瞪眼了。
那身旁眾人見這二位討論朝政沒討論出個所以然,又窩裡反起來,趕緊互相勸慰一通,拉起了架。
那劉煥被人拉開,心頭著實恨得厲害,他自那一堆簇擁著他的人中跳起腳,瘋了一般地嚷嚷道:“馮老,你不是說陶夫人妖孽?我劉某人今日就公然與你唱起反調,不僅要唱,我還要公開支持皇上納妃,你信且不信,我這會兒就要到皇上那裡告發你!”
“可是什麼?”元恪笑了笑,“我大魏,還未有任何一位女子一連傾倒過三朝君主,這等殊榮,你不是該高興嗎?”他嘲諷道。
陶清漪好不容易平復的面容頓時垮塌下來,她咬了咬嘴唇,突然又叩下首去。
“妾身,還請皇上收回成命!”她咬著牙,心中紛亂成一團麻。
而那元恪似乎是故意找她不爽,見她如此,慢慢地站起身子。
他踱步到殿門,心情很好似的又回過頭去,笑道:“卿且準備著,朕不日便讓人將文書送來。”說罷,他哈哈笑著,大步踏入那漫天星子的夜色。
殿門外,那一直跪著的裊裊見到殿門甫開,她面若死灰地爬至元恪腳邊。
“皇上,求您,求您饒了娘娘吧……”
只是她的聲音太過於微不足道,連帶著她整個人都微末起來。
元恪連看都沒看裊裊一眼,便大步向前,頭也不回地走了。
夜色沉沉,黑暗似乎是個無邊無際的樣子。一盞豆大的燈火引著元恪向前,然終究是路太長,人太渺小,他不住地行路,卻仍舊像是踏步在原地。
他原先是個隱忍而內斂的人,不知怎的就突然發了病,發了瘋。
那行路的小太監原本端著燈籠照明,突然被那身後的皇帝出其不意地砸了燈籠,他惶恐不安地跪在地上,不住地磕頭,還以為自己是哪兒做的不好做得不對得罪了皇帝。
那元恪使盡渾身的氣力將那最後一丁點破碎的光點踩滅,他這才深深地吸了口氣,莫名其妙地開口:“你說,他是不是在騙朕,你說他到底會不會回來?”
那小太監不知元恪口中所說之人是誰,也不知到底是誰喪心病狂膽大包天到竟然去騙皇帝,還要把皇帝晾著不回來。他只是跪在地上,一個勁兒地開口求饒。一面求,一面暗暗幫著皇帝去罵這個莫名其妙的人。
那元恪從一個快要被嚇哭的小太監嘴裡得不到什麼答案,一張臉上的表情明明滅滅,終究是僵硬得又回到了往昔。
他有些頹然地揮了揮手。
那跪在地上的小太監就像是得了什麼特赦一般,一面念著皇帝“厚仁”,一面飛快地從地方爬起來,眨眼之間便不見了蹤影。
留下元恪一個人,在這濃稠到望不到前景的夜中,悠長地嘆出一口氣來。
“蕭子杞,既然你不捨得回來,那你就別怪朕狠心!”
……
皇帝納妃,原本是件再尋常不過的事情,可是卻因了一個人,讓這件事變得不再那樣尋常起來。
元恪從朝堂之上下來,力排眾議,封了陶清漪為夫人,還欽賜了雅號為“陶”,據說是做一個“陶然”之意。
皇帝登基時間尚短,還未曾封過誰雅號,就連梅皇后也未能有此殊榮。一時間,那原先兩朝嬪妃樓氏,搖身一變,又成了當朝除皇后外後宮最尊貴的女人。
此一舉,滿朝譁然。
“妖孽,此女簡直是妖孽!”早朝下來,還未出宮,就有老臣忍不住痛心疾首。
“陳大人,不瞞你說,老夫近些時候總有預感,覺得大魏運勢與此女有關。你瞧大魏如今瘟疫肆虐,餓殍遍地,再聯想此女與前朝種種,你們還看不出來嗎?”
“紅顏禍水,紅顏禍水啊!”又有老者附議道:“你瞧瞧今日皇上那決然的樣子,險然是被那妖女勾了心攝了魄。再聯想駙馬爺當年言論,老夫我真是悔不當初啊!”說話間那老者捶胸頓足道。
有不明就裡的新任朝臣,見到那些老臣說話,也簇擁過來:“孫老,駙馬爺當年難道有何高見嗎?”
那孫老搖了搖頭,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樣。
“駙馬爺當年啊,哎!”那馮老發出一聲沉重的嘆息,又深深地瞪了身旁另一位老者:“劉煥,若不是先皇崩時,你一直跟著輝昌侯叫囂什麼‘父死妻其母’之制,哪裡還會有現在這樣許多,匹夫豎子,不足與謀!匹夫豎子,不足與謀!”
那被罵的老者劉煥,見到那馮老開口罵人,一張臉頓時漲成了豬肝顏色。
“馮老,若非劉某看你虛長几歲,給些薄面,我定饒你不過!當年此言論也是你附議過的,如何就變作了我跟著輝昌侯叫囂?恕劉某直言,在場各位,哪個能撇清與此事關聯?這件事,怎就成了我劉某一家之事,一家之言了?”
那馮老有些氣不過,嚷嚷道:“那還不是受你蒙蔽?!若非你那三寸不爛之舌,老頭子一把年紀,要附議你做什麼?當年若非你擁護新主,想找倚靠,我們這些半截身子都要入土的老人,何苦跟著你瞎折騰!”
“你——你好不講道理!”那劉煥氣急,簡直有些吹鬍子瞪眼了。
那身旁眾人見這二位討論朝政沒討論出個所以然,又窩裡反起來,趕緊互相勸慰一通,拉起了架。
那劉煥被人拉開,心頭著實恨得厲害,他自那一堆簇擁著他的人中跳起腳,瘋了一般地嚷嚷道:“馮老,你不是說陶夫人妖孽?我劉某人今日就公然與你唱起反調,不僅要唱,我還要公開支持皇上納妃,你信且不信,我這會兒就要到皇上那裡告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