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頁
韓厲面色沉沉,看向前方巍峨宮殿、空曠廣場。
柳南星是夏君才從雪山救回來的。
那時忠義堂里孩子不多,他和柳南星算是一同長大,也是除了夏君才之外,對他的秘密了解最多的人。
柳南星有大昭血統,天生擅蠱,蠱蟲便是他幫著找到的,雌蠱也只有他能養活。
這個人很危險。
為了抓他,炎武司損失了好幾個人。
如果可以,韓厲不想他死的,如果他願意躲去大昭不再過問忠義堂的事……
他摸向袖中不甚光滑的簪子。
他的對手死了,朋友也死了,唯一的親人遠在大昭,熟識的人全部遠離了他。
他慢慢走回養心殿。
一進隨安室的門,就見紀心言正低頭吐出什麼。
韓厲嚇一跳,三步並兩步過去。
「怎麼了,哪裡不舒服。」他一手撫上她肚子。
紀心言被他的樣子逗笑了,揚手讓他看。
「桂圓核。」她調笑道,「你還好吧。」
「我當然好。」韓厲一點不覺得尷尬,「太醫說少吃桂圓,這誰給你的。」
「我才吃了一個。」紀心言不滿道。
韓厲見桌上放著數張紙,上面記了很多內容。
他好奇地拿起看。
紀心言道:「這是全國各地的物價,我從那些摺子里擇出來的。」她指著紅筆寫的,「這些都是市場緊缺,希望朝廷幫忙協調貨物往來。」
她笑道:「我現在有點體會到權力的好處了,這種一手資料尋常商家哪拿的到。」
她從下面抽出一張紙:「比如齊州,今年流行織綾,但供給不足以至價格奇高。我就想起三個月前臨淮來的奏摺,上面說因去年織綾火爆,導致今年桑民大量生產恐會積壓,希望朝廷收購。」
她指著旁邊一個數字:「前幾天戶部上的摺子,提到部分物價,果然臨淮織綾價格很低。你看,如果這時我從臨淮收購織綾運到齊州去賣,肯定會大賺一筆。」
「你懷孕了還想這些,要多休息。」
「我也不想啊,但我一看到就自動把它們聯繫起來了。」紀心言道,「可惜也只有我自己看看。」
「誰說的。」韓厲拿起那幾張紙,「明天我就把這個給戶部,讓他們去安排。」
紀心言笑道:「商貿做起來,還能帶動沿途地方餐飲住宿旅遊,民富才能國富,國富才能兵強。俞岩在臨淮發展商業的模式就很成功,完全可以讓其它地方學起來。」
韓厲道:「一提到錢,你主意可真多。」
「我就當你是在誇我了。」
「就是在誇你。」他想了想,「我把俞岩調回來吧。」
「你不怕他氣你?」
韓厲摸出袖裡的髮簪,笑道:「我現在有這個法寶。」
**
端午臨近,大昭使團已行至爻城,再有半月就該到了。
這十八年晉王府養護得當,房屋破損情況並不嚴重,修繕工作提前完成。
早朝時,工部將工程進展匯報完,提到牌匾一事。
如今的牌匾紅漆都掉的差不多了,那上面的字是太|祖親筆所提,肯定不能報廢,只能翻新。
但按先皇的意思,這世上再無晉王府,那這牌匾要如何處置?
工部不敢擅自做主,奏請聖上。
這個話題戳中了大臣們的心事。
於是一場關於小晉王到底是不是反賊的辯論在堂上展開。
韓厲磨著簪子,沒有加入討論,只安靜地聽著。
不少大臣早就私下與公孫階談過,心知在大昭使團來訪的節骨眼上,不管對國家,還是對個人仕途發展,支持恢復晉王府都是最明智的。
於是這個早在私下辯論過多次的話題很快有了答案。
大家幾乎一邊倒地認為,晉王王位是太|祖親封,晉王府宅院是太|祖所賜,小晉王作為對孝宗忠心耿耿的臣子,一直就是宗室一員,何來恢復一說。
那牌匾是太|祖親筆題字,是太|祖對晉王的肯定,自要好好愛護,必須請能工巧匠翻新。
甚至有人提出,不若趁這次從郡主那邊過繼一個孩子到小晉王名下,也算是讓晉王府有後了。
公孫階默默白了他一眼。
韓厲面上無波無瀾。
他的心愿達成了,但他並沒有太高興。
這本是晉王府該得的。
遼王與孝宗打起來,遼王贏,登上皇位,孝宗敗,得到諡號,牌位進了太廟。
他們都得到該得的。
而聽從太|祖遺訓,忠於孝宗的小晉王,卻落得個十八年反賊的下場。
他用皮料一下一下磨著簪子。
安王妃閉門養胎,劍州四萬兵馬實際在他控制中。
柳南星身死、夏君才賜了毒酒,忠義堂已無力回天。
他什麼都不用怕了。
**
晉王府的事自有禮部去張羅,恢復小晉王名號,新立牌位,這些全部都在大昭使團到達前完成了。
半月後的一天,禮部早早在殿前鋪上紅毯,文武百官分列兩旁,以最高規格迎接大昭太后。
韓厲身著袞冕服,頭頂冕冠,一身玄色,脊背直挺地站在石階前。
紀心言站在他旁邊,緊張地手心冒汗。
她一大早起來,就被數個女官包圍著,沐浴梳發穿衣。
柳南星是夏君才從雪山救回來的。
那時忠義堂里孩子不多,他和柳南星算是一同長大,也是除了夏君才之外,對他的秘密了解最多的人。
柳南星有大昭血統,天生擅蠱,蠱蟲便是他幫著找到的,雌蠱也只有他能養活。
這個人很危險。
為了抓他,炎武司損失了好幾個人。
如果可以,韓厲不想他死的,如果他願意躲去大昭不再過問忠義堂的事……
他摸向袖中不甚光滑的簪子。
他的對手死了,朋友也死了,唯一的親人遠在大昭,熟識的人全部遠離了他。
他慢慢走回養心殿。
一進隨安室的門,就見紀心言正低頭吐出什麼。
韓厲嚇一跳,三步並兩步過去。
「怎麼了,哪裡不舒服。」他一手撫上她肚子。
紀心言被他的樣子逗笑了,揚手讓他看。
「桂圓核。」她調笑道,「你還好吧。」
「我當然好。」韓厲一點不覺得尷尬,「太醫說少吃桂圓,這誰給你的。」
「我才吃了一個。」紀心言不滿道。
韓厲見桌上放著數張紙,上面記了很多內容。
他好奇地拿起看。
紀心言道:「這是全國各地的物價,我從那些摺子里擇出來的。」她指著紅筆寫的,「這些都是市場緊缺,希望朝廷幫忙協調貨物往來。」
她笑道:「我現在有點體會到權力的好處了,這種一手資料尋常商家哪拿的到。」
她從下面抽出一張紙:「比如齊州,今年流行織綾,但供給不足以至價格奇高。我就想起三個月前臨淮來的奏摺,上面說因去年織綾火爆,導致今年桑民大量生產恐會積壓,希望朝廷收購。」
她指著旁邊一個數字:「前幾天戶部上的摺子,提到部分物價,果然臨淮織綾價格很低。你看,如果這時我從臨淮收購織綾運到齊州去賣,肯定會大賺一筆。」
「你懷孕了還想這些,要多休息。」
「我也不想啊,但我一看到就自動把它們聯繫起來了。」紀心言道,「可惜也只有我自己看看。」
「誰說的。」韓厲拿起那幾張紙,「明天我就把這個給戶部,讓他們去安排。」
紀心言笑道:「商貿做起來,還能帶動沿途地方餐飲住宿旅遊,民富才能國富,國富才能兵強。俞岩在臨淮發展商業的模式就很成功,完全可以讓其它地方學起來。」
韓厲道:「一提到錢,你主意可真多。」
「我就當你是在誇我了。」
「就是在誇你。」他想了想,「我把俞岩調回來吧。」
「你不怕他氣你?」
韓厲摸出袖裡的髮簪,笑道:「我現在有這個法寶。」
**
端午臨近,大昭使團已行至爻城,再有半月就該到了。
這十八年晉王府養護得當,房屋破損情況並不嚴重,修繕工作提前完成。
早朝時,工部將工程進展匯報完,提到牌匾一事。
如今的牌匾紅漆都掉的差不多了,那上面的字是太|祖親筆所提,肯定不能報廢,只能翻新。
但按先皇的意思,這世上再無晉王府,那這牌匾要如何處置?
工部不敢擅自做主,奏請聖上。
這個話題戳中了大臣們的心事。
於是一場關於小晉王到底是不是反賊的辯論在堂上展開。
韓厲磨著簪子,沒有加入討論,只安靜地聽著。
不少大臣早就私下與公孫階談過,心知在大昭使團來訪的節骨眼上,不管對國家,還是對個人仕途發展,支持恢復晉王府都是最明智的。
於是這個早在私下辯論過多次的話題很快有了答案。
大家幾乎一邊倒地認為,晉王王位是太|祖親封,晉王府宅院是太|祖所賜,小晉王作為對孝宗忠心耿耿的臣子,一直就是宗室一員,何來恢復一說。
那牌匾是太|祖親筆題字,是太|祖對晉王的肯定,自要好好愛護,必須請能工巧匠翻新。
甚至有人提出,不若趁這次從郡主那邊過繼一個孩子到小晉王名下,也算是讓晉王府有後了。
公孫階默默白了他一眼。
韓厲面上無波無瀾。
他的心愿達成了,但他並沒有太高興。
這本是晉王府該得的。
遼王與孝宗打起來,遼王贏,登上皇位,孝宗敗,得到諡號,牌位進了太廟。
他們都得到該得的。
而聽從太|祖遺訓,忠於孝宗的小晉王,卻落得個十八年反賊的下場。
他用皮料一下一下磨著簪子。
安王妃閉門養胎,劍州四萬兵馬實際在他控制中。
柳南星身死、夏君才賜了毒酒,忠義堂已無力回天。
他什麼都不用怕了。
**
晉王府的事自有禮部去張羅,恢復小晉王名號,新立牌位,這些全部都在大昭使團到達前完成了。
半月後的一天,禮部早早在殿前鋪上紅毯,文武百官分列兩旁,以最高規格迎接大昭太后。
韓厲身著袞冕服,頭頂冕冠,一身玄色,脊背直挺地站在石階前。
紀心言站在他旁邊,緊張地手心冒汗。
她一大早起來,就被數個女官包圍著,沐浴梳發穿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