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看著夜色下小宣子留著舊疤的手背,容暮蹙眉:「宣公公冬日職守的時候,還會凍到手麼?」
小宣子可謂受了兩重的驚嚇,丞相大人頭一回喚他「宣公公」,還關心了他的手,小宣子僵硬到忍不注想將自己留了凍瘡疤痕的手藏起來。
但不成。
他還要為丞相大人撐傘。
穩穩地舉著傘,小宣子的聲音聽著也穩:「去年雜家的手已經好多了,按著大人的方子,整個冬日沒疼沒癢,倒是倒春寒的時候又犯了。」
容暮輕笑著:「瘡創就是如此了,不能輕易就掉以輕心,不過好在宣公公升上來了,不需要同之前那般冰天雪地里還搬著東西來回跑。」
小宣子心一悸:「大人知道?」
容暮腳步絲毫不滿,似乎能記得這些細枝末節這不是什麼大事一般:「遇到過一次喜公公讓你搬書冊,那時候就看到宣公公的手鬧的厲害,方子早想給你,但那時本官也有些自顧不暇,倒是沒什麼機會。」
容暮這說得都是大實話,那時候的容暮還因為楚御衡和聞栗的不清不楚而沉頓不前,又加上剛從北疆回來,身子虛疲得不得了,哪裡還顧上旁人。
但他現在的這一席話卻讓小宣子眼角微紅,細雨打在傘面上,小宣子不顧自己已經濕了的半個肩頭:「丞相大人……這一年在外頭可還快活麼?」
「快活。」
撇除擔心楚御衡找到他的憂慮,容暮其餘的時候都是開心的。
所以此刻容暮提到過去一年的日子,心裡有光,「不出灝京還好,一出去才發現,外頭有那麼多的有趣的玩意兒,山山水水,樓閣亭台,和灝京都還是不同的。」
不論是他迫於生計四處賺取銀兩,還是後來搭上沈書墨這條好友線後變得日漸富庶,都不同於他在灝京讀書時,考取功名,入朝為官的光景。
南下的這段日子裡,肆意快活是真的,平靜淡然也是真的。
若他再有機會,有獨屬於自己的時間在外頭遊歷山河也不失是一個好去向。
作者有話要說: 想要多多評論(小聲
晚安(輕輕貼貼
第93章 朝有大事
不知為何, 帝王遇刺的消息在灝京內外傳了個遍,百姓大多議論紛紛,雖說平素大關心朝政, 但等到關乎江山之主的事上, 民眾終歸會主動去關心幾下。
一處淨雅茶館裡,容暮和華淮音一道喝著茶。
華淮音剛從京郊大營放了兩日的假,今日約著容暮來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容暮身邊的宋度。
半壺茶水後, 容暮看著還在膩著的對坐二人,終究還是咳嗽一聲,打斷了二人的脈脈之情:「少將軍在京郊大人述職, 當下如何?」
華淮音摸摸腦袋, 突就咧開嘴笑:「那當然是極好的,不但我在京郊大營過得自在, 我父親的好些舊部也在那處。」
容暮點點頭:「那就好。」
指腹捻捻桌角翹起的紅漆,容暮不動聲色地繼續問道:「那華老將軍現在在府上怎樣?」
自打宮中宴會過後,容暮就不曾再見華崢了;老將軍對外已經交了自己的兵權, 如今連早朝都不用去,容暮顧忌著多疑的楚御衡, 自然不敢多去鎮北大將軍府走動。
「我父親……」華淮音頓了頓, 面露不解,「也不知我父親如何作想, 在府上就是待不住, 前幾日就去了清泉寺,說是要去那兒拜拜。」
「清泉寺?」容暮薄唇上下抬闔,三個清淺的字就從他刀刻的唇線滑出。
「不過,我父親大概就快回來了, 他走之前好像提了提是衝著清泉寺的萬恩節去的。」
說到萬恩節容暮就熟悉得多:「那是該回來了。」
萬恩節是清泉寺獨有的慶節,傳說當初創寺之際廟宇破落,山石都是附近百姓一肩一肩挑上來的,所以寺廟開門初初就訂了為期七日的萬恩節,以感念當初民眾的扶助之恩。
後來漸漸的就變成開春後清泉寺最繁熱的時候,廟裡供給免費的齋飯,還給一步一步上山祈福的香客供上開過光的小禮,有時候是寺廟小僧抄錄的佛經,有時則是菩提串兒。
年少時的容暮也有些愛熱鬧,最喜歡的便是廟裡開辦萬恩禮的時候了,來往的香客比平素多上好些,香火也旺些,他每年還幫著廟裡串菩提的手串兒。
而現在,容暮不用算都知道清泉寺的萬恩節今日結束,老將軍今兒也該回來了。
但清泉寺素來不留外人,也不知華老將軍是否夜裡就歇在寺中。
而容暮更不知的事。華老將軍當初將他託付給廟裡的法師時,都說了些什麼,才讓他在廟裡能安穩那麼多年……
容暮又和華淮音聊了些旁的內容,從京郊大營武將們最初的惶恐,到最近的安然,華淮音模仿起來惟妙惟肖。
容暮也放了心,看著有自己在就不怎麼說話的宋度,容暮撣了撣膝蓋骨折了的外衣,起身道:「我去那頭聽聽說書,你們就在這兒聊聊。」
言罷,容暮就快步離開,給二人留下私密的獨處時光。
選了一處不遠不近的單桌落座,容暮重新叫了一壺茶,不到半月功夫,就連茶館說書人都出了新的說書料子。容暮一邊飲茶,一邊打量著斜角處的說書人,容暮也心生佩服。
宮外人不曾見過當日的景象,卻還能將臆想的場景描摹得惟妙惟肖。
小宣子可謂受了兩重的驚嚇,丞相大人頭一回喚他「宣公公」,還關心了他的手,小宣子僵硬到忍不注想將自己留了凍瘡疤痕的手藏起來。
但不成。
他還要為丞相大人撐傘。
穩穩地舉著傘,小宣子的聲音聽著也穩:「去年雜家的手已經好多了,按著大人的方子,整個冬日沒疼沒癢,倒是倒春寒的時候又犯了。」
容暮輕笑著:「瘡創就是如此了,不能輕易就掉以輕心,不過好在宣公公升上來了,不需要同之前那般冰天雪地里還搬著東西來回跑。」
小宣子心一悸:「大人知道?」
容暮腳步絲毫不滿,似乎能記得這些細枝末節這不是什麼大事一般:「遇到過一次喜公公讓你搬書冊,那時候就看到宣公公的手鬧的厲害,方子早想給你,但那時本官也有些自顧不暇,倒是沒什麼機會。」
容暮這說得都是大實話,那時候的容暮還因為楚御衡和聞栗的不清不楚而沉頓不前,又加上剛從北疆回來,身子虛疲得不得了,哪裡還顧上旁人。
但他現在的這一席話卻讓小宣子眼角微紅,細雨打在傘面上,小宣子不顧自己已經濕了的半個肩頭:「丞相大人……這一年在外頭可還快活麼?」
「快活。」
撇除擔心楚御衡找到他的憂慮,容暮其餘的時候都是開心的。
所以此刻容暮提到過去一年的日子,心裡有光,「不出灝京還好,一出去才發現,外頭有那麼多的有趣的玩意兒,山山水水,樓閣亭台,和灝京都還是不同的。」
不論是他迫於生計四處賺取銀兩,還是後來搭上沈書墨這條好友線後變得日漸富庶,都不同於他在灝京讀書時,考取功名,入朝為官的光景。
南下的這段日子裡,肆意快活是真的,平靜淡然也是真的。
若他再有機會,有獨屬於自己的時間在外頭遊歷山河也不失是一個好去向。
作者有話要說: 想要多多評論(小聲
晚安(輕輕貼貼
第93章 朝有大事
不知為何, 帝王遇刺的消息在灝京內外傳了個遍,百姓大多議論紛紛,雖說平素大關心朝政, 但等到關乎江山之主的事上, 民眾終歸會主動去關心幾下。
一處淨雅茶館裡,容暮和華淮音一道喝著茶。
華淮音剛從京郊大營放了兩日的假,今日約著容暮來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容暮身邊的宋度。
半壺茶水後, 容暮看著還在膩著的對坐二人,終究還是咳嗽一聲,打斷了二人的脈脈之情:「少將軍在京郊大人述職, 當下如何?」
華淮音摸摸腦袋, 突就咧開嘴笑:「那當然是極好的,不但我在京郊大營過得自在, 我父親的好些舊部也在那處。」
容暮點點頭:「那就好。」
指腹捻捻桌角翹起的紅漆,容暮不動聲色地繼續問道:「那華老將軍現在在府上怎樣?」
自打宮中宴會過後,容暮就不曾再見華崢了;老將軍對外已經交了自己的兵權, 如今連早朝都不用去,容暮顧忌著多疑的楚御衡, 自然不敢多去鎮北大將軍府走動。
「我父親……」華淮音頓了頓, 面露不解,「也不知我父親如何作想, 在府上就是待不住, 前幾日就去了清泉寺,說是要去那兒拜拜。」
「清泉寺?」容暮薄唇上下抬闔,三個清淺的字就從他刀刻的唇線滑出。
「不過,我父親大概就快回來了, 他走之前好像提了提是衝著清泉寺的萬恩節去的。」
說到萬恩節容暮就熟悉得多:「那是該回來了。」
萬恩節是清泉寺獨有的慶節,傳說當初創寺之際廟宇破落,山石都是附近百姓一肩一肩挑上來的,所以寺廟開門初初就訂了為期七日的萬恩節,以感念當初民眾的扶助之恩。
後來漸漸的就變成開春後清泉寺最繁熱的時候,廟裡供給免費的齋飯,還給一步一步上山祈福的香客供上開過光的小禮,有時候是寺廟小僧抄錄的佛經,有時則是菩提串兒。
年少時的容暮也有些愛熱鬧,最喜歡的便是廟裡開辦萬恩禮的時候了,來往的香客比平素多上好些,香火也旺些,他每年還幫著廟裡串菩提的手串兒。
而現在,容暮不用算都知道清泉寺的萬恩節今日結束,老將軍今兒也該回來了。
但清泉寺素來不留外人,也不知華老將軍是否夜裡就歇在寺中。
而容暮更不知的事。華老將軍當初將他託付給廟裡的法師時,都說了些什麼,才讓他在廟裡能安穩那麼多年……
容暮又和華淮音聊了些旁的內容,從京郊大營武將們最初的惶恐,到最近的安然,華淮音模仿起來惟妙惟肖。
容暮也放了心,看著有自己在就不怎麼說話的宋度,容暮撣了撣膝蓋骨折了的外衣,起身道:「我去那頭聽聽說書,你們就在這兒聊聊。」
言罷,容暮就快步離開,給二人留下私密的獨處時光。
選了一處不遠不近的單桌落座,容暮重新叫了一壺茶,不到半月功夫,就連茶館說書人都出了新的說書料子。容暮一邊飲茶,一邊打量著斜角處的說書人,容暮也心生佩服。
宮外人不曾見過當日的景象,卻還能將臆想的場景描摹得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