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不在意重用曾經力勸廢帝削藩、曾經針對過西南的老臣,也不想因為外戚藩王這些身份就把用得上的人才剔除在外。

  有本事的就用,沒本事的就捋掉,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有那麼為難嗎?

  想想唐太宗,拿大舅哥當宰相,聽皇后的勸告,一路跟過來的文臣武將也沒殺幾個,不還是成了千古一帝?

  開泰帝說服群臣的那番話,很快傳到了姜若皎耳里。

  姜若皎想到當初那個親自到她們家食肆找兒子的平西王。

  那時候她就有些羨慕太子,他有那麼好的父母和祖母。

  如今自己也成了被維護的一員,姜若皎心裡百味雜陳。

  他們來到京城後對一切都滿心防備,連對開泰帝這個當父親的也不是全然信任,不管是父子之間還是夫妻之間,都沒有尋常人家那樣的親密無間。

  他們時常不相信開泰帝會是能夠為他們遮風擋雨的人。

  很多時候甚至覺得他可能才是帶來風雨的存在。

  太子殿下倒沒姜若皎想得那麼多、那麼深,他只覺他爹這話說得太好了,日防夜防要防到什麼時候去?

  還是一視同仁最好,甭管你是什麼身份,能辦事就上,不能辦事就滾蛋,那不是更公平公正?

  太子殿下嘿笑道:「還是父皇會說,過兩天緋袍送來了,你就得和我一起去上朝了,可不能只有我早起!」

  姜若皎瞠目:「當真讓我一起去上朝?」

  太子殿下道:「父皇都把他們說服了,我們當然得順著杆子往上爬,可不能白費了父皇的一番口舌!」他又拉著姜若皎跑太后那邊一趟,把鳳印塞回給太后,樂滋滋地告訴太后他們往後就是有正經差使的人了,可以喊他們半個戶部尚書,夫妻倆合起來就是一整個!

  太后:「…………」

  這是什麼怪裡怪氣的稱呼?

  太后說道:「既然朝臣都同意你們去戶部了,你們可別丟了你父皇的臉,好好做點事給大夥瞧瞧。」

  太子殿下道:「不用您說我都曉得的,您就再辛苦辛苦,重新管著宮裡這些事吧。左右元宵都過了,再沒有多少煩心事要忙,不會累著您的!」

  太后道:「行,那就交回給我,你們安心辦正事。」

  太子殿下喜出望外。

  比起讓姜若皎管宮裡那堆事,他還是更喜歡姜若皎陪他一起忙外面的事。

  畢竟宮裡那些事他沒興趣,宮外的事可就新鮮多了。

  最要緊的是兩人要是能湊一起忙活,那他就不用眼巴巴地等著姜若皎忙活完再和姜若皎膩在一塊!

  夫妻倆就是要同進同出才快活!

  太后見太子殿下喜上眉梢,握住姜若皎的手叮囑道:「瑞哥兒從小沒個定性,遇上事兒你可得勸著他點,別讓他像蠻牛一樣瞎鬧騰。」

  姜若皎笑著答應。

  太子殿下不服氣地道:「我現在長進多了,祖母你怎麼還用老眼光看人?不知道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嗎?」

  太后笑道:「好好,那我就拭目以待,看看你是不是真長進了那麼多。」

  太子殿下成功把鳳印塞回給太后,拉著姜若皎往回走時腳步都有點飄飄然。

  他喜不自勝地和姜若皎暢享接下來的日子:「等我們的緋袍到了,我們每天都能一起去上朝、一起去戶部、一起回東宮,那不比現在強多了?不行,一會我去催催,讓他們趕緊把我們的緋袍趕製出來。」

  姜若皎見太子殿下這麼高興,也忍不住跟著眉開眼笑,小夫妻倆回到東宮,叫小廚房做了不少好吃的,自己吃得豐盛,底下人也跟著加餐,說是慶賀他們榮升為戶部尚書!

  得知有好吃分下來的,東宮之中處處洋溢著歡聲笑語。

  相比東宮的歡騰,楚王府的氣氛可就降到了冰點。

  楚王知道有人想拿自己當投石問路的那顆石子,並沒有出面阻止,而是想看看開泰帝是怎麼個態度。

  結果就那麼一試探,立刻試探出開泰帝的虛情假意來了:嘴上說著最看重他這個兄弟,沒想到別人提出讓他入朝任職,開泰帝二話不說就否決了。

  這算什麼好兄弟?

  開泰帝不過是嘴上說得好聽而已,事實上和廢帝沒什麼區別,還是對兄弟們嚴防死守!

  更讓楚王恨到不行的是開泰帝還把戶部尚書這個肥缺給太子。

  甚至還讓太子妃也跟著去戶部。

  對兄弟嚴防死守,到了兒子卻連兒媳都能一併塞到戶部,這讓楚王怎麼能不恨?!

  楚王滿面冷意,只覺再沒有見過開泰帝這麼虛偽的人。

  他在府中信步徐行,走到一處看守嚴密的別院。

  一直到傍晚他才從別院出來,身上已換了一套衣裳,看起來一如既往的風流秀雅。

  盧家表妹下午出去訪友,回來時臉色也不太好。

  她赴宴時也聽人說太子和太子妃要去戶部的事。

  對於姜若皎這個太子妃,她心裡始終有個疙瘩:姜若皎長得也不是特別好看,出身更是寒酸得很,怎麼就入了開泰帝和太子的眼,還讓太子對她死心塌地?

  現在更過分,太子竟還帶她一起去戶部。

  一個姑娘家去戶部做什麼?

  本來在此之前,她出去聽旁人議論說的都是楚王可能當戶部尚書,沒想到最後開泰帝還是把那位置給了自己兒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