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想到姜若皎與這還俗和尚小時候就認得了,姜若皎還曾為這傢伙出頭,太子殿下心裡不免又開始泛酸。

  真是越想越氣,怎地他媳婦兒從小就這麼能招蜂引蝶。

  只不過經過上回吵的那一架,太子殿下現在已經能維持面子上的大度了。他說道:「清平怎麼來京城了?是不是家裡遇上什麼事了?還是食肆那邊出了岔子?時辰還早,我們讓人把他宣進宮問問吧。」

  姜若皎見太子殿下雖然一臉鬱悶,還是表現得心胸十分寬廣,不由笑了起來。她說道:「既然你都這麼說了,那就見見吧。」

  太子殿下聽了姜若皎這得了便宜還賣乖的話,心裡越發不是滋味,氣悶不已地換衣裳去了。

  姜若皎也去換了身便服。

  她見太子殿下換下出行的騎裝後仍是一臉不高興,湊過去親他一口,安撫道:「我們都成親了,你還在意那些陳芝麻爛穀子做什麼?」

  太子殿下冷哼道:「便是三五十年後,我也是在意的。」

  他知道姜若皎很聰明,從小就很有主見,所以越了解就越清楚當初姜若皎是有考慮過嫁給這些人的。

  像樊延、裴徵、清平,都是姜若皎在和他定下婚約前認識的,那時姜若皎根本沒想過要嫁給他,反倒是有考慮過樊延他們。

  若非因為種種變故,姜若皎沒與他們走到一起,說不準他就真娶不上她了!

  姜若皎與他定親後再認識的柳春生、楊峰清他們,他便沒那麼介懷了,因為姜若皎肯定不會在有婚約在身的時候還對別人生出什麼心思來。

  只恨他小時候沒有直接把姜若皎偷偷抱回家去,後來又太善忘,沒幾天就把人忘到九霄雲外去!

  姜若皎見太子殿下悶悶不樂,也不知該怎麼哄他。

  別看太子殿下一天到晚醋海里翻騰,他一直以來格外在意的還真只有樊延和清平兩人。

  姜若皎與他們自然沒有過什麼逾矩的往來,不過確實曾經在某段時間覺得可以考慮他們作為夫婿人選。

  這種考慮不是出於喜歡,而是出於「適合」。

  她確實從小就有自己的主意,對自己的人生有過許許多多的安排,包括早早挑選一個不會攔著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的丈夫。

  唯獨沒有想過自己會嫁給太子、擁有太子妃這一重身份。

  只能怪太子殿下在這件事上格外敏銳。

  姜若皎道:「你若不高興,我以後便不見他了,要見也一定讓你知道。」

  太子殿下道:「要你避著不見,倒顯得他真有那麼重要似的。」他抓著姜若皎的手說,「他們本就不怎麼重要對不對?」

  姜若皎笑道:「對。」

  兩人說話間,就有人領著清平進宮來了。

  清平頭髮已經長得很長,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是出過家的人。

  見了姜若皎和太子殿下,清平恭恭敬敬地行了禮,又取出兩串佛珠,說是主持他老人家讓他帶來的,一串給姜若皎,一串給太后,都在佛前開過光,可以保佑主人身體康健。

  姜若皎命人把佛珠收下,才問起清平怎麼獨自上京來。

  清平道:「我回寺里選了幾個師弟到食肆幫忙,後面他們慢慢上手了,就把食肆交給他們了。」

  姜若皎道:「你娘的病好全了?」

  提到這事兒,清平不由得垂下眼安靜下來。

  姜若皎沒有催他,端起茶抿了一口。

  清平似是平復了一會心情,才接著說道:「三個月前有個同鄉來食肆吃飯,得知我一直在往家裡捎藥錢,很驚訝地對我說『你娘去年就病沒了』。」清平語氣無悲無喜,「我聽了以後回了趟家,到我娘墳前拜祭過後就著手把食肆交接給師弟他們了。」

  姜若皎沒想到還有這樣的事。

  清平那個弟弟真不是什麼好東西,為了讓清平繼續往家裡送錢,連親娘下葬都不喊清平回去,反而一直騙他說他們娘還要吃藥。

  想想清平他娘的偏心,說不準這主意還是他娘出的。

  姜若皎道:「既然來了,那就在京城待著吧。」她詢問清平的意見,「你要是願意單幹,可以在女子學堂那一帶開個食肆,平時幫我們留意一下宮外的情況;要是不想單幹也可以到岑家酒樓那邊當個掌廚的,這樣你只需要做菜就可以了。」

  清平道:「我想單幹。」

  姜若皎見他顯然早就有了決定,也不勸說什麼,叫露葵去取些銀兩過來,對清平說道:「你自己尋個鋪子把食肆張羅起來,這些就當是我們湊的本金,往後你不用給我們分什麼潤錢,只要把食肆開好給我們打聽點宮外的消息就好。」

  清平沒有推拒,從露葵手裡接過了那袋銀兩。

  兩邊商量完,清平沒有多留,起身向太子殿下和姜若皎告退。

  太子殿下目送清平離開,心情還算不錯。

  清平這人還是很知趣的,見了姜若皎連眼睛都沒多抬一下,言語間更是恭敬得很。

  接下來相安無事地過了好些日子,很快到了楚王娶妻的日子。

  第117章

  楚王大婚當天, 姜若皎她們都受到了邀請。

  開泰帝不好親自出宮,便派太子殿下去一趟楚王府,給他這位好兄弟撐撐場子, 免得他好兄弟被人看輕了去。

  太子殿下沒意見,早早帶著姜若皎登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