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般藩王根本干不出趙王這種多生孩子領子孫錢享樂的荒唐事。

  他們要臉的。

  盧應巡也是了解過趙王的為人,才會冒那樣的險。

  趙王真要是那種窮凶極惡、不把人命放在眼裡的權貴,盧應巡也不會傻到去硬碰硬。

  真要說清白無辜,趙王也算不上,不過他輩分高,又十分配合,真要治他罪也只能不痛不癢地按照失察之過責難幾句。

  要不怎麼趙王能夠歷經四朝、逍遙自在?

  太子殿下聽說趙王居然能截留兒孫的錢糧自己享受,頓時睜圓了眼。

  原來多生兒女還有這樣的用處!

  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想想自己老爹以前雖然一年半載不回家一次,卻也不至於在錢糧方面短缺了他們,太子殿下頓時就覺得有對比才有幸福。

  他爹竟不是天底下最糟糕的爹!

  太子殿下感慨道:「當趙王的兒孫可真不容易。」

  盧應巡道:「我也這麼覺得。不過趙王那麼兒是留在趙王身邊養大的,倒是不用操心什麼,想來娘娘的朋友嫁給他不會吃什麼苦頭。」

  姜若皎自從與張家娘子見過了,閒暇時都會與張家娘子書信往來聊聊宮外的情況。

  偶爾姜若皎在信里問及好友在趙王府的境況,好友只說一切都好,丈夫雖風流,對她和彥哥兒卻還不錯,又支持她到處走走看看。

  即便夫妻間算不得恩愛甜蜜,也未必不是一段好姻緣,她再三考慮,還是想等彥哥兒長大些再看看。

  只要不追求什麼一生一世一雙人,她如今這日子可比嫁給旁人要快活多了。

  姜若皎見好友言語間不似勉強,便也不再多勸。

  姜若皎倒不擔心好友沒錢花,只是猶豫地問道:「表哥這幾日接觸了不少趙王府的人和事,你覺得趙王當真和外表看起來那般只愛享樂嗎?」

  雖說開泰帝那邊沒追查出個所以然來,姜若皎還是覺得該問問直接砍掉趙王幾根臂膀的盧應巡。

  姜若皎把盧家二房與趙王府往來的事也說了出來,讓盧應巡幫忙參詳參詳。

  盧應巡一聽是盧家二房的事,眼睛頓時眯了起來。

  他沒別的優點,就是記性比較好,至今還記得小時候他隨父母回本家祭祖時留下過一些不好的回憶。

  比如盧家二房那對兄妹倆曾想坑他,坑不成還哭哭啼啼地倒打一耙。

  盧應巡說道:「我們那位二伯在趙王看來,就和這幾天被欽使處置的管事差不多,只是跑到他面前搖尾乞憐的狗兒罷了——他們上門逢迎討好,趙王來者不拒;他們要是出了什麼事,趙王壓根不會管。」

  盧應巡還給姜若皎兩人分析了「拿錢辦事」和「拿錢不辦事」的危害性孰大孰小。

  趙王即便用人不當、收受「孝敬」,只要他沒摻和那些見不得人的勾當,那他就能繼續逍遙自在地當他的閒王!

  姜若皎:「…………」

  趙王其人,還真是老寇家一朵奇葩。

  不僅啃兒子啃孫子,還啃前來逢迎討好他的官員!

  「要是讓趙王行一兩句話那種方便,趙王可能會答應得很乾脆,」盧應巡說出自己的判斷,「如果是收買東宮宮女這種事,我覺得趙王不會摻和。他不是那種會為了封地上某個官員的請求就動用這種暗棋的人,要不然他怎麼可能安安穩穩地活過先帝和廢帝兩朝?」

  姜若皎也覺得有理。

  他們這麼容易查出此事和盧家二房有關,顯見是背後的人想要把火引到趙王身上。

  畢竟盧家二房去趙王那「拜山頭」的事很容易查出來。

  姜若皎見盧應巡言辭犀利,時常能一語中的,便又問了他許多外面的事。

  盧應巡一一解答了,直至發現太子殿下的臉色越來越黑,他才起身告退。

  這個臉色他熟,和他祖父一模一樣!

  他自幼掌握的壓箱底妙計就和這個有關:只要他多去祖母周圍晃悠,試圖天天霸著祖母不放,他祖父就會對他有求必應,他要什麼就給什麼。

  只要他立刻滾蛋就行了。

  沒想到堂堂太子,蹲在灶頭燒火就算了,竟還有他外祖父那樣的臭毛病!

  他雖沒喜歡過什麼人,但想來以後就算娶妻生子應該也會像他爹娘一樣相敬如賓才是。

  反正絕不會像他祖父祖母還有太子殿下夫婦倆這麼兒女情長。

  太子殿下可不知道他家表哥正在心裡編排他。

  太子殿下氣鼓鼓地喝完一大杯茶,只覺茶味都是酸溜溜的。

  見姜若皎沒事人一樣命人收拾花廳,太子殿下心裡更不得勁了,等人都退下後便忍不住暗搓搓地說道:「你和表哥可真聊得來,以前另一個表哥進宮來,也沒見你和他聊得那麼歡。」

  姜若皎道:「表哥是有真本事的人,難得見上了我自然要多問幾句。」她仰頭看向湊到自己近前來的太子殿下,見他一臉的鬱悶,不由湊上去親他的唇。

  啾,啾,啾啾,再啾啾。

  太子殿下本來還氣呼呼的,被姜若皎這麼一親就氣不起來了。

  他抱著姜若皎狠狠地咬了她一口,說道:「你真是一招鮮吃遍天。」

  姜若皎由著他鬧騰了好一會,才說道:「等春闈後父皇應該會讓你挑東宮屬官,可以提前讓表哥幫你物色物色,免得到時候你兩眼抓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