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姜若皎聽到「趙王」二字,眉頭動了動。

  趙王年紀不小了,今年已經八十多歲,他為人疲懶得很,連封地都不行去,討了個別莊就在京畿住了幾十年,靠著封地送來的賦稅吃吃喝喝,門都不太愛出,愣是熬沒了自家兄弟、熬死了先帝、熬走了廢帝。

  趙王兒孫眾多,自己能生,兒子也能生,別莊根本住不下,只得打發兒孫回封地自己找活路去。

  趙王六十歲那年還得了個的兒子,和某個孫子同一天出生。

  這個麼兒他帶在身邊養著,學了他十成十的風流,家裡就蓄養著許多姬妾,沒事出門還能帶回個美人。

  姜若皎了解宗室諸王的時候也看到過趙王家中那長長的名牒。

  比較讓姜若皎在意的是,這位趙王麼兒的夫人名諱與她好友一模一樣。

  她回京後便忙著籌備自己與妹妹的婚事,沒能騰出空來核實好友是不是當真嫁給了那位風流的趙王麼兒。

  姜若皎拉住彥哥兒的手說道:「你娘是不是姓張?是不是從西南那邊來的?」

  彥哥兒微微驚訝,抬頭對上姜若皎友善的眼睛,點了點頭。

  姜若皎坐不住了,對太子殿下道:「他娘可能是我好友,我帶他去找他娘,殿下好好陪二老說說話。」

  這一峰迴路轉叫太子殿下有些措手不及,他立刻拉著姜若皎的手說道:「你什麼時候的好友?我怎麼不知道?」

  姜若皎道:「以前我們一起在柳先生手底下讀書,後來她隨家人來了京城,一直沒有消息。再後來我家中又出了意外,我們也就徹底斷了聯繫,」她說著也有些悵然,「沒想到她竟嫁到了趙王府。」

  太子殿下很想說「我跟你一起去」,偏偏盧家二老又還在,只能悶悶不樂地看著姜若皎打著傘帶著彥哥兒出門。

  瞧見姜若皎自然而然地牽著那小孩的手頭也不回地走遠,太子殿下心裡酸溜溜的。

  太子殿下和盧家二老嘀咕道:「我看我和阿皎就不能那麼快要孩子,別人家的小孩她都那麼親近,要是自己的那還得了?」

  盧父聽了心有戚戚焉:「你說得對,我以前就見不得你外祖母那麼喜歡你舅舅,準備偷偷把你舅舅送給別人養,你外祖母知道後差點就要跟我和離!你說這像樣嗎?我認識她那麼多年了,竟比不過一個才出生沒多久的臭小子,為了那麼個臭小子她就說不要我了,真是豈有此理!」

  太子殿下:「…………」

  聞訊來看看自家父母有沒有鬧什麼么蛾子的盧重英:「………………」

  原來在他小時候還有過這麼一段故事?!

  等得知盧家二老誤把趙王孫子硬扛了回來,盧重英也沒有太大的波瀾了。

  算了,隨他們去吧,回頭該賠禮賠禮,該道歉道歉,到底也算是好心辦了壞事,趙王應該不至於怪罪。

  太子殿下瞧見盧重英來了,卻是如遇救星。他高興地說道:「舅舅你在這裡陪著外祖父外祖母,我得去看看阿皎。」

  見太子殿下一臉擔憂,也不知是怕姜若皎遇到意外還是怕姜若皎被人拐跑了,盧重英只得讓他多帶點人出門。

  太子殿下連連點頭,出門尋姜若皎去了。

  清平縣不大,客棧也就那麼兩家。

  姜若皎先去最大的那家客棧問了問,沒見著人,才去的另一家。

  這次不用她去問掌柜,也見著了坐在臨窗處寫寫畫畫的張家娘子。

  「娘!」彥哥兒跑過去抱住張家娘子的手臂喊人。

  張家娘子手中的筆一頓,皺著眉看向彥哥兒:「你怎麼跑出來了?誰帶你過來的?」她說完抬頭一看,一下子愣住了,遲疑著起身喊道,「阿皎?」

  姜若皎坐下拉住張家娘子的手說道:「沒想到你會在這裡,你是到這邊來看河渠的情況嗎?」

  張家娘子小時候有算命先生說她克父克母,被送到舅舅家養活。她舅舅是負責農田水利的官員,家裡沒別人了,便時常直接背著她巡堤巡河去,後來張家娘子進了女子學堂,表現得十分出色,一直都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姜若皎一進學堂便和她結為好友。

  只可惜京城太遠,對普通人來說音書難通。

  看彥哥兒的年紀,她竟是被父母接回京城後就立刻與趙王麼兒成了親。

  張家娘子說道:「對,我聽說災情越發嚴重了,就想過來看看有沒有什麼辦法把這一帶的農渠修一修。」她又問起姜若皎怎麼到京城來了。

  等知道姜若皎這些年來比她更加離奇的經歷,張家娘子說道:「我只知曉太子妃姓姜,卻沒往你身上想。」

  畢竟在她離開西南前姜若皎父母尚在,和傳言中的那個孤女根本對不上號。

  張家娘子看了眼旁邊的彥哥兒,也給姜若皎講了自己的遭遇。

  當初父母提出把她接回家,她就覺得不太對勁。

  回到家後才知道是趙王府來提親,說要娶他們家女兒,他們捨不得養在身邊的女兒嫁給那麼個風流種,就把她的生辰八字送了過去,接著緊趕慢趕地把她從西南接回來塞上花轎。

  剛嫁人時她也不大順遂,後來懷上彥哥兒,丈夫連初一十五都不必到她房裡來了,她的日子便舒服多了。

  現在家裡多得是殷勤伺候她丈夫的女人,她平日裡想出來走走,帶上兩個身手不錯的健壯僕婦跟著就可以走了,倒是可以把她在舅舅身邊學來的本領重新撿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