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姜若皎命人把苞米被送去廚房,又問萬子興能不能打聽出苞米的種法。

  她雖沒種過地,卻也知道作物的發芽、生長、開花、結果都是有規律的,違了農時便是把種子撒下去也長不出莊稼來。

  這麼一種大夥都沒見過的作物來到眼前,它的各種習性都是需要了解清楚的。

  萬子興道:「小民不懂這個,小民有個養女倒是喜歡擺弄這些植物,娘娘要是有興趣可以傳她來問問。不過她的膚色、發色和眼睛顏色都和我們不一樣,脾氣也比較孤僻,不是特別懂我們的禮數,有衝撞之處還望殿下和娘娘寬恕。」

  姜若皎還沒說話,太子殿下聽萬子興說什麼「都不一樣」頓時就來了興趣:「快宣她進宮來讓我們見見。」

  西南離海挺遠,沒什麼外邦人過去做生意,蠻族倒是不少,就是長得也差不多。

  太子殿下一直對書上描繪的外邦人十分好奇,只是剛來京城不好跑出宮去找這些人玩兒罷了。

  姜若皎見太子殿下一臉迫不及待的模樣,拉過他的手讓他注意點。

  太子殿下以己度人,覺得姜若皎應當是擔心他被外邦姑娘迷了眼,頓時喜滋滋地說道:「不要怕,我覺得誰都沒你好看!」

  姜若皎哪裡是在意這個,只是不想他的好奇把人嚇壞了罷了。

  她起了別的話頭,邊邀眾人嘗嘗東宮的茶點邊聽萬子興講起海外諸事。

  從前她讀各種山川遊記便覺神州大地廣闊無垠,如今聽著海商親眼所見的海外風光,更覺世界之大著實不是她能想像的。

  眾人又聊了一輪,萬子興的養女也被人領到了東宮。

  少女不過十四五歲的模樣,瞧著肌膚賽雪,眸如碧海;她的頭髮是深褐色,帶著點天然卷,整個人看起來便和周圍的人都截然不同。

  只是她脾氣果然十分孤僻,眼睛一直落在虛空處,仿佛根本沒注意到屋裡有多少人。

  她給人的感覺不是無禮的那種,而是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沒有任何東西引起她的關注。

  直至萬子興示意讓她喊娘娘和殿下,她才乖乖地張口喊人。

  萬子興朝姜若皎解釋道:「這孩子因為從小不搭理人,後來我發現她在侍弄莊稼上還挺有天賦,就尋了以前種過地的船員媳婦與她多多交流。現在她已經跟著我們在海上跑快十年了,拿到新種子也會自己跑去追根究底。」

  萬子興說完又低聲和養女交流了幾句,說是姜若皎想知道苞米怎麼種。

  養女聽了萬子興的話後抬眼好奇地看向姜若皎,一雙藍汪汪的眼睛仿佛天生就會說話。

  姜若皎竟從她眼裡看出了一句「你居然也喜歡種東西嗎」。

  好看的人誰都喜歡,姜若皎見她生得雪膚花貌,自然也心生好感,笑著向她說出自己想嘗嘗新鮮苞米的想法。

  一如萬子興說的那樣,萬晴是五歲時被萬子興撿到船上撫養的,她吹著海風長大,皮膚卻一直白得晃眼,天生便與別人不太一樣。

  她第一次認識到生命的奇妙,是看到船員在船上發豆芽,從那以後她就迷上了觀察豆芽從發芽到伸長的過程。

  後來她發現每次上岸都能看到不同的作物蓬勃生長,就對這東西充滿了好奇,一次次破例主動去和岸上的人說話。

  養父也很支持她的愛好。

  只是別人總是不太理解她,覺得她好好的大小姐不當,做什麼不是隨養父一起出海就是跑地里觀察莊稼、與滿身泥土味的農夫農婦往來?

  萬晴雖不愛搭理人,卻能感受到旁人的善意和惡意。

  至少這會兒看著姜若皎明媚好看的笑容,她便覺得心裡也暖洋洋的,就跟地里的作物曬到了暖烘烘的春日艷陽似的。

  萬晴高興地給姜若皎介紹道:「這個我知道,就是這時候種的,不需要很多水,干地也能種,據說一粒種子種下去,三四個月後就能長出好幾根這樣的苞米棒子,直接蒸熟就很好吃了。我也沒種過,正想試著種種看。」

  她從小和萬子興他們一起生活,說起官話來流暢得很,一點都聽不出是外邦人。

  姜若皎道:「東宮旁就有處備菜用的暖房和園圃,一會我們去看看適不適合種,要是適合就撒些種子去看看能不能長出來。」

  萬晴欣然答應。

  太子殿下本來覺得萬晴長相很特別,忍不住多看了兩眼,心裡正有點心虛呢,聽到姜若皎和萬晴相約去種苞米,頓時警惕地轉頭往姜若皎看去。

  姜若皎正笑盈盈地與萬晴說話,一副很喜歡這個小姑娘、恨不得把人留在東宮的樣子!

  太子殿下心裡警鈴大作,也悄悄在桌底下去抓姜若皎的手。

  見姜若皎還是沒轉過眼來看自己,太子殿下又往她掌心捏了幾下。

  姜若皎無奈地轉頭看向他。

  太子殿下若無其事地說道:「我餓了,該用膳了。」

  姜若皎這才注意到已經臨近飯點,便讓人撤下差點上菜。

  盧母和姜若皎一樣很喜歡萬晴這個小姑娘。

  眼看小姑娘乖乖巧巧地坐在萬子興旁邊,離自己還很近,盧母立刻拉過萬晴的手說道:「我們家也有許多空地,改天你也來我們家幫我種一片苞米!」她說完又嗔怪地對萬子興道,「你收養了這麼個好女兒,怎地不帶來給我們看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