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種情況下,開泰帝越是不許他做什麼, 他就越想做什麼, 恨不能把開泰帝氣個七竅生煙,父子之間的關係也就陷入了越變越糟糕的惡性循環之中。

  如今親耳聽到開泰帝那番話, 太子殿下心裡那叫一個高興,第一時間就和姜若皎分享起自己的喜悅來。

  他抱著姜若皎親了一口, 又拉著姜若皎跑去他祖母那邊撒歡,恨不得直接把這件事昭告天下。

  太后聽了孫子興沖沖轉述的話微微一愣。

  興許她應該給兒子一點信心, 說不準京城和皇位也有改變不了的東西, 權勢、地位並不是唯一, 她的兒子不會為了穩固皇權而辜負自己的髮妻。

  等孫子孫媳手拉著手跑走了,太后拿起一本遊記隨手翻看起來。

  要是自己十四五歲的時候有人說她以後會自己拿起書來看, 她一定會嘲笑對方異想天開。

  可世事就是這麼奇妙,她確確實實養成了閒暇時放本書在手邊的習慣, 即便還是不愛看那些寫滿大道理的經義典籍,遊記話本這些閒書卻看了不少。

  當然,這在真正的讀書人眼中或許依然是不學無術。上回她命人買了本鶴慶先生註解的《孟子》,看了幾頁便看不下去了, 著實不能理解他們這些人怎麼能一輩子翻來覆去地把那麼幾本書翻來覆去地研讀。

  太后掩卷嘆息。

  一眨眼的功夫, 都過了這麼多年了啊……

  另一邊, 姜若皎被太子殿下拉著去了盧皇后那邊,聽太子殿下興沖沖地再一次複述勤政殿那邊的情形。

  有了前兩輪打底,太子殿下已經對開泰帝那番話倒背如流,複述起來不僅沒有半分卡頓,連開泰帝的動作和語氣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盧皇后聽得一愣一愣的,從未想過開泰帝會說出這麼一番維護他們母子二人的話來。

  看著兒子臉上那壓抑不住的歡喜勁,盧皇后就知道每個孩子內心其實都渴望獲得來自父親的肯定。

  哪怕是普通家庭之中,孩子父親同樣是一家人的主心骨,孩子父親的成就往往代表著一個家庭的榮辱。

  所以對孩子來說光是有母親的疼愛也是不夠的,還需要父親的認可與誇獎。

  別人家的嫡長子,大多都是父親手把手地帶、手把手地教,最後才對他們委以重任。

  可他們家的情況大不相同。

  他們父子倆小時候就沒親近過,後來又經歷了許多年的分離,見面的機會並不多。

  偏偏他們爺倆還都是倔驢一樣的脾氣,一個動起肝火來就非打即罵,一個哪怕挨了打心裡也不服氣,這才導致他們一見面就劍拔弩張。

  不管怎麼樣,父子倆能夠解開心結親近起來都是件大好事。

  盧皇后說道:「我早跟你說了,你父皇也是很看重你的,你非得等親耳聽到才相信。」

  太子殿下當然不信,他覺得他娘自己也不信。

  畢竟要是他娘當真信她自己的話,就不會催他們早些生下皇長子了。

  她以前那些話明顯都是寬慰他用的,她自己根本不相信!

  太子殿下跟他娘嘚瑟完了,又推說自己有事要忙,徑直拉著姜若皎跑了。

  既然要開畫展,那就得準備畫,太子殿下以前賣掉了幾幅畫,不過一些得意之作他還是帶了過來。

  夫妻倆轉去庫房清點帶著北上的畫作。

  其中有幾幅是太子殿下以前拿給姜若皎品鑑過的,有些則是姜若皎以前沒看過的。

  太子殿下對于美人神韻的捕捉確實很有一手,要說他畫的每一個人都是絕色美人那也不至於。

  不過能入他眼的女子大多各有特色,光是看畫便能看出美人入畫時是眉目含愁還是眼波流媚。

  正是這種獨特的神韻,叫他筆下的美人變得鮮活起來,透過畫紙都能看出她們背後藏著的故事。

  要是以前沒看過這些畫,姜若皎也不會想出開畫展這種主意。

  姜若皎一幅幅地欣賞著畫上的女子。

  本來太子殿下還有些忐忑,擔心姜若皎會不會翻他舊帳,批判他以前老往秦樓楚館跑。

  可眼瞅著姜若皎對畫上的美人們目露欣賞,一副恨不得自己也親自跑秦樓楚館見見她們的模樣,太子殿下登時就不開心了!

  太子殿下酸道:「這些有什麼好看的!」

  姜若皎收攏手裡的畫卷,稍稍踮起腳往他臉頰上親了一口。

  太子殿下哼哼唧唧地說道:「別想親這麼一下就矇混過關,瞧你這麼喜歡,是不是還想自己跑去看看?」

  姜若皎道:「我怎麼會去那種地方?要是沒嫁你,那倒是可以去開開眼界,如今我這樣的身份如何好去?」

  太子殿下一聽,要是沒嫁給他姜若皎竟還真想去?

  他不高興地說道:「想都不許想!你一個女孩兒,跑去那種尋歡作樂的地方像什麼樣!」

  姜若皎道:「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就許你們男人去尋歡作樂,不許我們去聽聽曲兒看看美人?」

  太子殿下說不過姜若皎,頓覺姜若皎整頓秦樓楚館的計劃很不錯。

  要是再讓這些地方光明正大地開下去,她以後說不準正要找機會去聽曲兒看美人。

  京城的秦樓楚館通通關門才好!

  太子殿下用力把人抱懷裡,低下腦袋去拱姜若皎頸窩,口裡哼哼道:「你看我就夠了,看別人做什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