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過去他只能解救西南一地的青樓女子,如今開泰帝登基了,他總算可以把全天下的可憐女子都解救出來了!

  作者有話說:

  皎皎:天涼了,我們掃個黃吧!

  小寇·救風塵·太子:原來我竟是這樣想的!

  *

  註:

  日變修德,月變省刑,星變結和:出自史記

  第70章

  要說讀書寫文章, 岑宣和高馳他們自然比不過柳春生等人。

  不過論會玩會經營,他們自信可以甩出柳春生等人好幾條街。

  他們各自挑好自己能負責的內容,便壯志躊躇地離開東宮準備大展身手。

  在此之前誰都沒想過他們的玩伴會變成太子, 可現在事事實已經擺在眼前了:寇時瑞這傢伙就是成了太子!

  他們還能怎麼辦,當然是抓緊機會啊!

  以前高馳他們家裡人瞧不上他,覺得他們和個紈絝世子混在一起沒什麼前途。

  如今不一樣了,家中之人要想來京城,還得問問他們的意思!

  要是沒享受過這種翻身的快樂, 他們知道要自己幹活時也不會這麼起勁。

  現在他們享受過了, 只覺得抱緊太子殿下大腿感覺真是好極了,他們一定要好好抱、認真抱。

  他們身上基本已經打上「太子黨」的烙印, 太子地位穩固,他們的地位也穩固!

  如果是要他們做什么正經事, 他們可能還得猶豫一下自己會不會搞砸,可只是讓他們熱熱鬧鬧地開個畫展, 那對他們而言不是易於反掌嗎?

  每個人都忘了剛進東宮時的憂心忡忡, 只想著怎麼大展拳腳, 好叫京城百姓都知道他們的太子殿下是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不止是高馳他們興奮不已地走了,連太子殿下本人也還沉浸在自己馬上要讓耍陰謀的人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快活勁裡頭。

  他等人都走了以後, 忍不住抱著姜若皎用力吧唧一口,激動地說道:「我媳婦兒怎麼這麼聰明!我可太喜歡我媳婦兒了!」

  姜若皎嫌棄他把口水都親到自己臉上來了, 抬手推開他。

  她在西南時便關注過青樓女子的事,那時候還是平西王的開泰帝也聽從她的建議小範圍整頓過那些個秦樓楚館。

  眼下太子陷入輿論風波,西南那邊用過的資料正好可以再一次派上用場。

  哪怕是為了太子的聲譽,開泰帝應當也會配合著下令來個全面整頓。

  東宮這邊很快忙碌起來, 開泰帝那邊也沒好到哪裡去。

  天狗食日這種事經常會被朝臣拿出來做文章, 何況還有人要來狀告太子說自己生下了皇室血脈, 因為出身低賤怕被滅口所以才敲響登聞鼓!

  有了這件事起頭,眾人也都聽說了太子在西南的所作所為。

  如今太子已經立了,開泰帝又沒別的兒子,換人是不可能換人的,可他們身為朝臣也不能當做什麼都不知道。

  文武百官之中有不少是以前因為說話不中聽被先皇和廢帝貶謫去外地的,這麼些年的苦日子熬過來也沒磨平他們的稜角。

  就在開泰帝下令將欽天監諸官下獄的時候,一群朝臣齊齊過來跪到勤政殿外,要求開泰帝讓太子殿下寫自省帖祭告先祖,公開承認自己過去犯下的過錯,正式與過去那個荒唐不堪的紈絝世子割席,表達自己以後必然會改正的決心!

  如果那位女子帶回來的當真是皇室血脈,那無論對方出身如何卑賤,也不能讓天家子嗣流落在民間!

  開泰帝正在琢磨誰想害自己兒子,就聽到外頭鬧起了這麼一出。

  他只覺一個頭兩個大,有些懊悔自己太早把這些錚臣弄回京了。

  太子是未來的君主,要是他把外頭傳的那些過錯都攬下了,還承認自己多了個妓子所生的長子,那怎麼看都是個妥妥的昏君苗子。

  這讓太子以後如何立足?

  開泰帝眉頭緊鎖,只覺這兩天的事兒一樁接一樁,樁樁件件都是衝著盧皇后和太子來的。

  難道當真有人覺得把盧皇后和太子拉下馬,他就會廣納後宮,改立其他人為太子?

  開泰帝本想直接說不見,讓人把外頭跪著的那群大臣給趕走,想了想又起身走了出去。

  正值夏日,又是正午日頭最毒辣的時候,開泰帝見諸官齊齊跪在灼熱的地面上都替他們的膝蓋心疼,何況裡頭還有幾個白髮蒼蒼的老臣。

  開泰帝上前要扶起為首的老臣,見對方巋然不動,不願就此放棄自己的訴求,便撩起龍袍一屁股坐到台階上,驚得眾人都忘了維持堅定的表情失聲喊道:「陛下……」

  開泰帝擺擺手說道:「當年朕去西南前也覺得自己是天潢貴胄,得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絕不願意吃半點苦頭。」

  「後來去了軍中,朕才發現老天生給朕這麼一把子力氣,絕不是為了讓朕每天坐享祖宗餘蔭。」

  「朕知道你們擔心太子走歪了,朕也擔心過,每次他犯了錯我都會嚴懲一番,外頭傳言的那些事有些他確實做錯了,有些卻是子虛烏有的污衊。」

  「你們要朕下令讓太子照單全收,朕做不到,太子是朕的兒子,他做錯了,他理當受罰;他沒做錯的,朕不能讓他受委屈。」

  「皇后便十三歲嫁給朕,直接隨朕去了西南。」

  「那時候的西南你們是不知道,到處都是盜匪橫行不說,地方上的士族豪強也看不上我們。還是太后搬出祖上的威名來,才堪堪讓平西王府在西南站穩腳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