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於這番「大清掃」的順利, 他也有些訝異。

  不過既然結果是好的,開泰帝也沒有追究太多,寫了親筆書信讓人送去給樊延,讓樊延擇日護送太后入京。

  他也沒忘記樊延和姜若皎的關係, 還順便隨信賜給他兩張屋契, 說是賞賜給他和姜家姐妹倆的宅邸, 已經派人去修葺過,讓他到時候護送姜若皎去入住。

  樊延收到信後,默不作聲挑了三千府兵護送姜若皎一行人入京。

  他找機會將其中一張屋契給了姜若皎,讓姜若皎自己收好,到了京城也能有個安身立命之所。

  姜若皎這段時間已經把事情安排停妥。

  她們這一去,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所以收揀了父母的骸骨準備帶著他們一起赴京,除此之外手頭的東西林林總總收拾下來竟也不少。

  好在有樊延安排人手幫忙護送,她們倒也不用為怎麼搬運行李發愁。

  倒是食肆成了棘手問題,姜若皎是不想把食肆賣掉的。

  未來的事誰都說不準,再小的後路也是後路,能留著食肆還是留下來比較好。

  幸運的是她為了去書院讀書,把清平培養起來了。

  清平還記掛著他母親的病,一時半會怕是沒法和她們一起去京城了,食肆可以暫且託付給他。

  眼看出發在即,姜若皎叮囑清平好好看顧食肆,可以挑兩個順眼的夥計好好培養,以便rig後家裡的事安排好了把食肆轉交給他們,自己到京城來給她幫把手。

  她信得過的人不多,清平要是能來京城她自然高興。

  清平想說「我可以馬上跟你走」,又怕讓姜若皎平白遭人非議。

  他點著頭說道:「我會去的。」

  姜若皎讓清平全權處置食肆收入,以後要是要去京城就簽個租賃契書,收了租金正好當路費,且以後想收回食肆也容易。

  姜映雪惆悵地坐在院子裡,看著她們這些年精心打理的園圃,這裡的一花一木都是她們姐妹倆挑回來的,乍然要走她還真有些捨不得。

  裴家也要跟著搬去京城,說是京城正好有產業需要過去整頓整頓,以後一切都是重新開始,也不知日後到底會怎麼樣。

  她跟著姐姐入京,自然會被人高看一眼,只是聽姐姐說起京城的局勢,她不免又擔心起姜若皎的處境來。

  寇世子這個嫡長子的地位也許穩如泰山,她阿姊和寇世子的婚約卻不一定穩固。

  眼下開泰帝看著很看重姜若皎這個準兒媳,連宅邸都給她們賜下了,但寇世子以前就荒唐得很,也不知到了京城會不會故態復萌。

  要是他讓她阿姊傷心了,她們面對赫赫皇權根本做不了什麼!

  姜若皎回到後院時見姜映雪對著園圃嘆氣,上前摸摸她的腦袋寬慰:「別擔心太多,船到橋頭自然直,既然已經走到這一步,再往前走走看也沒什麼大不了。」

  姜映雪不想姜若皎不開心,點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姜若皎看著眉間仍帶著憂色的妹妹,心裡也生出些許憂愁來。

  起初她答應嫁給寇世子,想著所要面對的不過是有點兒混帳的丈夫以及外有蠻族虎視眈眈、內有朝廷深深忌憚的困境。

  雖然那也很困難,可只要西南的安安穩穩,她們姐妹倆這樣的尋常百姓也能安安穩穩,所以她還是想要好好努力努力的。

  沒想到才訂婚大半年,形勢就全然不同了,她們要面對的情況比以前複雜千百倍!

  事已至此,再多想也沒用了,只能朝著既定的方向往前走。

  兩邊都收拾停妥,一行人就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為保證路上的安全,陳夫子他們也早早過來與姜若皎她們會合。

  這次路途太遠,姜若皎陪著平西王太妃她們乘馬車出發,沒有見到陳夫子等人。

  寇世子倒是熱絡地迎了上去,挨個打完招呼後忍不住左看右看,失望地說道:「山長他真的不一起去京城嗎?去京城開個鶴慶書院分號也好啊!」

  岑宣說道:「瞧你說得,好端端的書院經你嘴巴一說愣是多了股銅臭味。」

  岑宣變賣了不少產業,準備去京城做生意。

  他過去就瀟灑隨意,如今寇世子的身份暴露了,旁人面對寇世子時總不自覺地多了幾分恭謹,唯獨岑宣一如既往地和寇世子敞開了說話。

  偏寇世子還就吃他這一套。

  寇世子道:「你還說我銅臭味,你自己整天做生意才是滿身銅臭味。」

  岑宣道:「我樂意,世人分明都愛財,偏嘴上卻不願意承認,著實虛偽得很。我就很坦然,我特別喜歡銅臭味。」

  寇世子一想,覺得岑宣說得也對。

  有岑宣起了頭,旁人也不那麼拘謹了,熱熱鬧鬧地和寇世子聊了起來。

  姜若皎在車中也不會乏味,一路上平西王太妃與她和盧氏講了不少過去的事,其中包括不少關於京城的情況,算是提前讓她們心裡有個底。

  都說鐵打的世家流水的皇帝,這次「清君側」做得太容易,難免留下不少問題。

  比如盤踞在京城內外的世家大族怕是連家主都沒換,該怎麼榮顯還是怎麼榮顯。

  他們家底厚得很,家中田地加起來說不準比朝廷還多,連給宮裡送女人都不屑,只有那些急於想在京城立足的新貴才會想把女兒送到宮中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