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既然北邊那邊傳回來的是好消息,寇世子也就不那麼憂心忡忡了,每天一大早就跑去找姜若皎外出溜達,饒有興致地陪著姜若皎採購食材去。

  眾人見此情景,都覺得很不可思議,畢竟就連尋常男子也很少願意這樣陪著妻子到處跑,何況是寇世子這樣的出身!可事實擺在眼前,他們想說「這不可能」都做不到,只能捏著鼻子聽自家媳婦說什麼「看看別人的男人再看看你」。

  姜若皎一開始還勸寇世子別跟著,後來漸漸也習慣了。

  臨近除夕,姜若皎照例要去寺里給她爹娘上個香念個經。

  寇世子一聽就很起勁,把自己拾掇拾掇,一大早就跑過來說要一起去。

  沒過多久,裴徵也過來了,說要陪姜映雪去寺里給未來岳父岳母上香。

  寇世子聽裴徵這般積極,自己可不能被比了下去,立刻說道:「我也要上香!」

  四人一起出了城,相攜登山入寺。

  去年冬天她們在寺里相逢,氣氛還很有些劍拔弩張,不過一年多過去,他們竟是可以走在一起了,不得不說世事著實奇妙得很。

  主持見了姜若皎四人,也覺得人世間的事捉摸不定。

  好在四個小年輕站在一起怎麼看怎麼般配,雖說磨合起來必定不容易,可到底是兩樁好姻緣,想來姜父薑母在天有靈應當也可以瞑目了。

  主持笑道:「再給我做頓齋飯吧,興許這是我最後一次吃到了。」

  姜若皎道:「瞧您這話說得,叫人擔心你身體是不是出了問題。」

  主持罵道:「你這張嘴從小就不饒人。」

  他們都心知肚明,平西王大事將成,姜若皎她們必然是要赴京的。

  至於他,生在寺里長在寺里,打從他從師父手裡接過擔子,這輩子就不可能棄寺而去。

  寇世子卻是好奇地問:「阿皎小時候很能說嗎?」他記憶里小時候大家說話都還不太利索,後來姜若皎又老是直接抄傢伙揍他,倒不知道姜若皎伶牙俐齒的一面。

  主持見寇世子興致勃勃的模樣,不吝於和他分享姜若皎小時候的趣事:「她當然能說,那會兒大夥講經時都怕她來,沒事她就要找找俗講故事裡的茬。她還愛學什麼俠客,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自己還是那么小一個,閒事倒是管得不少。」

  說到興起了,主持還給寇世子舉了個例子:「清平以前曾在別的寺里待過幾年,老是被師兄弟欺負。有次清平過去的師兄弟隨著他們師父過來寺里辨經,又想攔著清平欺負他,不想被阿皎撞個正著,她衝上去拿頭一撞,硬是把人撞開了。後來兩邊開始辯論經文,她就跑去搗亂,把別人辨得啞口無言!一直到現在,人家都不樂意過來我們寺里了。」

  畢竟被個小姑娘說得反駁不來,實在是太丟人了,一般人都丟不起這個臉。

  寇世子本來只是聽興致勃勃地聽姜若皎小時候的趣事,沒想到竟是聽到她「英雄救美」的光輝事跡。

  只不過她是英雄,那清平竟是被救的「美人」。

  寇世子忍不住抬手摸姜若皎腦門。

  姜若皎驟然被主持揭了底,本來還有點不好意思,被寇世子一手搭了上來後不由瞪著他道:「你做什麼?」

  寇世子收回手,又摸了摸自己腦門,才說道:「你腦殼也沒比我的硬,怎么小時候竟能把人撞出去!」

  姜若皎:「……………」

  姜映雪也是頭一回聽到她姐姐的光輝往事,望向姜若皎的目光頓時又亮了幾分:「阿姊果然從小就很厲害!」

  姜若皎不想搭理他們了,決定給主持做齋菜去。

  這老和尚年紀不小,記性倒是挺好,這些陳芝麻爛穀子都能扒拉出來給寇世子他們講!

  而且這傢伙明明是出家人,套路起人來卻一套一套的,讓她做個齋飯都說什麼「最後一次了」。

  聽了這種話,誰還能拒絕?

  姜若皎特意做了幾樣主持愛吃的齋菜,滿滿當當擺了一桌子,與寇世子他們圍坐在一起吃了午飯。

  飯桌上最活躍的還是寇世子,老想從主持嘴裡掏出更多她小時候的事,連帶姜映雪也目光灼灼地聽著,弄得姜若皎忍不住悄悄掐了寇世子一把,讓他少問幾句。沒看見姜映雪和裴徵也在旁邊聽著嗎?

  寇世子一點都不覺得自己問得多,難得遇到個算得上是姜若皎長輩的人,他怎麼能不多問幾句!

  吃飽喝足,一起下山。

  寇世子還在琢磨著從主持嘴裡聽來的那些話。

  他忍不住和姜若皎嘀咕:「怪不得那清平回去投奔你,原來你以前英雄救美過。」

  姜若皎聽得一陣默然,她小時候的橫衝直撞如今還成了英雄事跡不成?

  姜映雪倒是難得和寇世子英雄所見略同,拍著手說道:「沒錯,我起初還以為我說了一句『你還俗了可以來我們店裡打下手』,那清平和尚就真的來了,沒想到阿姊和他那麼早就見過了!」

  寇世子一聽就不樂意了,不甘落後地說道:「哪裡早了,我和你阿姊認識得更早,你才剛出生沒多久我們就一起堆過雪人了!」他說著又得意起來,「你都沒和你阿姊堆過雪人吧?你阿姊小時候可會堆雪人了!」

  姜映雪:「……………」

  說實話,從她記事起,她阿姊就很出色了,讀書寫字都學得快,對她也非常好,有什麼好東西都先讓給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