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西南軍賞罰分明,不管出身高低,拿了人頭就有軍功,有了軍功就有封賞,這人能當上千夫長,足見他至少拿下過不下百個敵軍首級。

  寇世子敏銳地察覺這人對自己有敵意,卻不知自己怎麼得罪過他了。

  他壓根不認得這人。

  「你是誰?」寇世子忍不住問。

  「卑職樊延。」對方不卑不亢地答完,又把最初的話題提了一次,「卑職聽聞世子時常為了遊獵封鎖城郊,想來是十分擅長騎射的,何不與我們比試一二?」

  寇世子面色黑了下去。

  平西王回來後第一次打他,就是因為他喜好遊獵擾了百姓,這人簡直是哪壺不開提哪壺!他又沒得罪他,這傢伙幹嘛非要戳他痛處?

  寇世子道:「比就比,誰怕誰?」他說完又冷哼一聲,「要不要定個彩頭?」

  「軍中不許賭博。」樊延冷靜道。

  寇世子沒再多說,徑直跟著樊延去了校場那邊。

  得知樊延要與寇世子比試,原本在校場上訓練的人都退了下來,好奇地圍在校場周圍看他們一決高下。有人還忍不住悄聲議論起來,都說寇世子怎麼可能比得過樊延。

  寇世子耳力不差,聽了這些話氣得不輕,怒氣沖沖地挑了匹馬進校場。

  不想幾個回合下來,他竟輸得一敗塗地。

  最後還是樊延收了弓說道:「卑職覺得沒必要比下去了。」

  寇世子憋了滿肚子火沒發出來,只覺周圍的人都在嘲笑自己,把弓一扔便帶著人灰頭土臉地離開軍營。

  樊延上前把寇世子扔下的弓撿了起來,面上並沒有得勝的喜意。

  旁邊的士兵忍不住說道:「頭兒,你這樣得罪世子,以後他記恨你怎麼辦?」

  樊延道:「要是戰事再起,我們也不知道能不能活著回來,顧忌那麼多做什麼。」

  樊延目光沉沉地看著自己最後射出的那一箭,心情沉鬱得很。他前些時候才從邊關回來,正好趕上世子下獄,軍中議論紛紛。

  從其他人口中,樊延聽說了不少過去幾年寇世子乾的荒唐事,諸如酷愛遊獵擾民、流連秦樓楚館之類的。

  還有人提及寇世子時常帶人去騷擾姜家食肆。

  樊延小時候曾被姜家收留過好幾年,若非他立誓要投軍為死於蠻族手中的父母報仇,說不準就被姜家父母收為義子了。

  他十四歲便以過人的勇武破例被收入軍中,一直衝在最前線,立下了不小的軍功,這才被破格提升為軍中最年輕的千夫長。

  這幾年來他一次都沒回過姜家,更沒有告訴姜家人自己在哪兒任職,一來是因為隨軍出征本就去向不定、不知歸期,二來是他上陣殺敵時一向是不要命的殺法,每次出發都做好了戰死沙場的準備。

  姜家一家四口都是良善之人,即便他與他們毫無關係,仍然將他視若親人。

  可也正是這樣的親厚讓他沒法再留在姜家。

  他總是要走的,在姜家留得越久只會越捨不得離開。

  與其讓她們一次次地為他牽掛擔心,還不如早早一走了之,讓她們當他是個忘恩負義的白眼狼。

  樊延怎麼都沒想到的是,他從軍不到兩年,姜家父母就出事了。姜家姐妹失了雙親,不僅遭族人欺辱,還要遭寇世子他們的欺辱!

  樊延只恨自己走得太決絕,連個消息都不去打聽,竟讓她們姐妹二人獨自面對這樣的境況。

  樊延穿過小半個軍營去尋上峰說出自己想歸家一趟的請求。

  過去大半年他深入敵後,查探到不少有用的消息,剛回到軍中這段日子都在忙著交接各種事務。

  一直到今天他才終於把事情忙完了,可以請休一日回姜家去看看,沒想到半路上就冤家路窄地碰上了寇世子。

  這才有了他下寇世子面子的那一出。

  若非打心裡敬重平西王,樊延可能會直接和寇世子打一架。

  樊延得了上峰允許,急匆匆地出營回城。他一路趕回姜家食肆門前,又頓住了腳步,根本沒法邁出下一步。

  太晚了,他回來得太晚了。

  食肆的夥計注意到樊延杵在門口,本想上前問問,見他年紀輕輕就一身煞氣,又有些不敢上前,只覺這人古怪得很,忙去和姜若皎說了一聲。

  姜若皎聞言眉頭一動,擦乾雙手走了出去,一下子看到了立在門前一動不動的樊延。

  姜若皎有那麼一瞬間也想問「你還回來做什麼」,又想到他身負血海深仇,本就一心要去從軍的,是她們家非要強留他幾年。

  當初她也看出他必然要走,所以才拉著他多讀了幾本兵書,讓他到了軍中不至於白白送命。

  至於姜家這幾年的變故,與他也沒有什麼關係。好好的兩個人說沒就沒了,誰又能預料到呢?

  還能活著回來就挺好的。

  有什麼能比大家都好好活著更重要?

  姜若皎說道:「回來了就進來,杵在門口趕客嗎?」

  樊延喉結動了動,邁步隨她進了食肆。

  「我該早些回來。」樊延看著姜若皎挺得筆直的背脊開了口。

  「從了軍,哪有說回來就回來的道理。」姜若皎道,「你沒有一去不回就夠幸運了,真當沙場是你想去就去想回就回的地方?」

  樊延不說話。

  姜若皎沒把樊延當外人,讓清平他們先顧著前頭的事,引樊延入內問起他這幾年是怎麼過來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