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頁
她著手修復永樂刺繡唐卡的消息傳出去之後,國內幾位研究唐卡的專家早就開始關注,修復完成之後,便按照之前的約定,由專家組進行信息採集和研究,之後交還給委託人陳女士。
99年春季,這件唐卡被陳女士委託給國內一家知名拍賣行拍賣,消息一傳出去就引起了一波關注。
馮妙得知後不禁有些感慨,這樣一件東西,本應該回到博物館,然而各家博物館的文物回購資金都十分有限,恐怕是不可能了。
這一年春節,大子二子兄弟倆都回來過的,然後各自去忙,到3月底哥倆打電話說都一兩個月沒回去了,便約好了一起回來陪陪爸媽。兄弟倆本打算一家人出去郊遊,馮妙不去,說她想去參加一個拍賣會。
二子一聽就問:「媽,您看上什麼東西了?我給你買。」
「我就去看看,沒打算買。」馮妙就跟他們說起這幅唐卡,笑道,「我親手修復的,跟它相處了四個多月,還有點捨不得呢。」
二子就說:「媽,你要是真喜歡,咱們買下來就是了。」
馮妙說:「沒必要,你媽經手的好東西多著呢,要是都想要,你就是世界首富也扛不住。」
二子笑道:「那我就努力賺錢,我現在還年輕呢,將來總有一天我也當上世界首富,想要咱就買。」
方冀南道:「別聽你媽抬槓,那是錢的問題嗎,她們博物院裡邊隨便拿個東西可能都是無價之寶,無價之寶你怎麼買。」
「你比我會抬槓。」馮妙笑道,「二子你陪媽媽去看看,我還頭一次參加這種拍賣會呢。」
拍賣會需要入場函,以馮妙在文保界的影響當然很容易得到,但是她並不想表明身份去參加,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應酬和枝節。二子便去弄了兩張,陪著馮妙去參加。
果不其然,刺繡唐卡一上場就引來激烈競拍,起拍價五十萬,最終以兩百六十萬落錘,二子全程看著,小聲在馮妙耳邊笑道:「媽,這個價格比您預期的要高了,怎麼這麼值錢。」
「反正都不是我們國內博物館文物回購能承受的價格。」馮妙頓了頓說道,「放在博物館裡它能得到最好的珍藏,也能讓更多人看到。這些所謂的私人收藏家買下它,並不是因為喜歡,無非都是為了投資賺錢,加上有人有心抬高,文物古玩價格節節高升,二十年前這東西可能也就幾萬塊錢,現在賣兩百多萬已經正常了,再過二十年可能要幾千萬上億。」
母子倆低聲聊著天,上邊又拍了幾幅書畫,然後一尊清代的銅鎏金佛像上場了。二子掃了一眼,起拍價5萬。
「媽,你說這個大概多少錢?」二子問。
「不好說。我不太熟悉這個,一般清代的這種佛像也就幾萬塊錢,他這個大一些,工藝看起來也還行,估計10萬左右吧,正常不會超過15萬。」馮妙道。
拍賣師介紹完相關數據和細節便宣布拍賣開始,幾家競拍者果然很快把價格抬到了12萬8,然後就就像賭氣較勁似的,兩個競拍者反覆競價,起初是一萬兩萬地往上加,拍到21.6萬,一方突然翻倍加價,43.2萬,現場頓時一片騷動議論。
「43.2萬,43.2萬第一次,43.2萬第二次……」
「80萬。」
嗡……現場一片喧譁聲中,叫價三次一聲落錘,成交。
馮妙:「……」
她側頭看看二子,有點難以置信地說道:「八十萬,也有點太離譜了吧。」
「您又不熟悉這個。」二子道,「現在很多人供佛,有錢人多得是,可能他特別喜歡吧。」
「錢多人傻?」馮妙搖頭笑道,「可真是,稍微一打聽就該知道,清代銅鎏金佛像市面上還挺多的,又不是什麼孤品,同類佛像看大小、看工藝,反正我知道的一般也就幾萬、十幾萬的都很少。它這個還真沒看出來哪兒特別。」
「估計是自己買回去供的,尤其南方,信佛的人現在很多的,越是有錢人越信。反正搞收藏投資的人不會這麼在拍賣場上較勁。」二子琢磨了一下,笑道,「要不是人傻錢多特別喜歡,那就耐人尋味了。古董藝術品這些,我也不是太熟悉,但聽說經常會有洗錢之類的勾當。」
娘兒倆閒聊幾句,等到拍賣會結束便從裡邊出來,邊走邊聊,隔著大廳的玻璃門,眼角偶然瞥見一個熟悉的人影。
馮妙停住腳看了看,還真是卞秋芬,穿著一件長到腳踝的深色呢大衣,披著帶流蘇的民族風大披肩,十分雍容華貴的樣子,彎腰鑽進車裡走了。
難不成……馮妙忽然心裡一動,想起卞秋芬喜歡收藏佛像、玉器和瓷器的事情,八十年代初她似乎從國營古董店買了不少,之前倒也沒聽說過她轉手。
難不成那尊銅鎏金佛像是卞秋芬的?總不能她也是衝著蘇繡唐卡來的吧。
「二子,剛才你留沒留意,那尊銅鎏金佛像賣家是誰?」
二子搖頭說開始介紹的時候沒注意,馮妙道:「二子,我在這歇會兒,你去你幫我打聽一下,那尊銅鎏金佛像的買家、賣家都是誰。」
二子答應著轉身回去,不一會兒走回來了,說道:「買家賣家都是要求身份保密的,買家用的是代理,媽你要是想知道,我回去想想辦法。」
「那就算了,我就是純屬好奇心。」馮妙道。
第124章 珍珠婚
99年春季,這件唐卡被陳女士委託給國內一家知名拍賣行拍賣,消息一傳出去就引起了一波關注。
馮妙得知後不禁有些感慨,這樣一件東西,本應該回到博物館,然而各家博物館的文物回購資金都十分有限,恐怕是不可能了。
這一年春節,大子二子兄弟倆都回來過的,然後各自去忙,到3月底哥倆打電話說都一兩個月沒回去了,便約好了一起回來陪陪爸媽。兄弟倆本打算一家人出去郊遊,馮妙不去,說她想去參加一個拍賣會。
二子一聽就問:「媽,您看上什麼東西了?我給你買。」
「我就去看看,沒打算買。」馮妙就跟他們說起這幅唐卡,笑道,「我親手修復的,跟它相處了四個多月,還有點捨不得呢。」
二子就說:「媽,你要是真喜歡,咱們買下來就是了。」
馮妙說:「沒必要,你媽經手的好東西多著呢,要是都想要,你就是世界首富也扛不住。」
二子笑道:「那我就努力賺錢,我現在還年輕呢,將來總有一天我也當上世界首富,想要咱就買。」
方冀南道:「別聽你媽抬槓,那是錢的問題嗎,她們博物院裡邊隨便拿個東西可能都是無價之寶,無價之寶你怎麼買。」
「你比我會抬槓。」馮妙笑道,「二子你陪媽媽去看看,我還頭一次參加這種拍賣會呢。」
拍賣會需要入場函,以馮妙在文保界的影響當然很容易得到,但是她並不想表明身份去參加,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應酬和枝節。二子便去弄了兩張,陪著馮妙去參加。
果不其然,刺繡唐卡一上場就引來激烈競拍,起拍價五十萬,最終以兩百六十萬落錘,二子全程看著,小聲在馮妙耳邊笑道:「媽,這個價格比您預期的要高了,怎麼這麼值錢。」
「反正都不是我們國內博物館文物回購能承受的價格。」馮妙頓了頓說道,「放在博物館裡它能得到最好的珍藏,也能讓更多人看到。這些所謂的私人收藏家買下它,並不是因為喜歡,無非都是為了投資賺錢,加上有人有心抬高,文物古玩價格節節高升,二十年前這東西可能也就幾萬塊錢,現在賣兩百多萬已經正常了,再過二十年可能要幾千萬上億。」
母子倆低聲聊著天,上邊又拍了幾幅書畫,然後一尊清代的銅鎏金佛像上場了。二子掃了一眼,起拍價5萬。
「媽,你說這個大概多少錢?」二子問。
「不好說。我不太熟悉這個,一般清代的這種佛像也就幾萬塊錢,他這個大一些,工藝看起來也還行,估計10萬左右吧,正常不會超過15萬。」馮妙道。
拍賣師介紹完相關數據和細節便宣布拍賣開始,幾家競拍者果然很快把價格抬到了12萬8,然後就就像賭氣較勁似的,兩個競拍者反覆競價,起初是一萬兩萬地往上加,拍到21.6萬,一方突然翻倍加價,43.2萬,現場頓時一片騷動議論。
「43.2萬,43.2萬第一次,43.2萬第二次……」
「80萬。」
嗡……現場一片喧譁聲中,叫價三次一聲落錘,成交。
馮妙:「……」
她側頭看看二子,有點難以置信地說道:「八十萬,也有點太離譜了吧。」
「您又不熟悉這個。」二子道,「現在很多人供佛,有錢人多得是,可能他特別喜歡吧。」
「錢多人傻?」馮妙搖頭笑道,「可真是,稍微一打聽就該知道,清代銅鎏金佛像市面上還挺多的,又不是什麼孤品,同類佛像看大小、看工藝,反正我知道的一般也就幾萬、十幾萬的都很少。它這個還真沒看出來哪兒特別。」
「估計是自己買回去供的,尤其南方,信佛的人現在很多的,越是有錢人越信。反正搞收藏投資的人不會這麼在拍賣場上較勁。」二子琢磨了一下,笑道,「要不是人傻錢多特別喜歡,那就耐人尋味了。古董藝術品這些,我也不是太熟悉,但聽說經常會有洗錢之類的勾當。」
娘兒倆閒聊幾句,等到拍賣會結束便從裡邊出來,邊走邊聊,隔著大廳的玻璃門,眼角偶然瞥見一個熟悉的人影。
馮妙停住腳看了看,還真是卞秋芬,穿著一件長到腳踝的深色呢大衣,披著帶流蘇的民族風大披肩,十分雍容華貴的樣子,彎腰鑽進車裡走了。
難不成……馮妙忽然心裡一動,想起卞秋芬喜歡收藏佛像、玉器和瓷器的事情,八十年代初她似乎從國營古董店買了不少,之前倒也沒聽說過她轉手。
難不成那尊銅鎏金佛像是卞秋芬的?總不能她也是衝著蘇繡唐卡來的吧。
「二子,剛才你留沒留意,那尊銅鎏金佛像賣家是誰?」
二子搖頭說開始介紹的時候沒注意,馮妙道:「二子,我在這歇會兒,你去你幫我打聽一下,那尊銅鎏金佛像的買家、賣家都是誰。」
二子答應著轉身回去,不一會兒走回來了,說道:「買家賣家都是要求身份保密的,買家用的是代理,媽你要是想知道,我回去想想辦法。」
「那就算了,我就是純屬好奇心。」馮妙道。
第124章 珍珠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