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溺水和高墜,都是不能簡單判斷是否他殺的兩種死亡方式。如果這個死者不是身上有重物沉底,也這麼快能確定這個死者死得蹊蹺。

  「如果死者是生前入水,我認為拋屍地和第一現場很可能不是一處。」祈雨說了自己的看法。

  「哦?為什麼?」年豐問。

  如果是溺亡,假設溺死的第一現場水量充足,死者不會水的話推下去就能沖走了,會水的話弄死了丟下去也行,不用費勁的在死後綁上繩子負重物。要綁東西說明兇手判斷當時環境,認為該地不能徹底隱藏屍體,所以要採用更穩妥的方式。

  「你的這個看法,我解剖化驗時候會留意一下。」

  包思齊拿到照片和祈雨離開了解剖室。

  回到辦公室,包思齊很快復原了死者正常面容,曲瑞川把他們發現屍體的上游水源的村落分布全部查了出來,屬於魯姆那行政範圍內的有十幾個村子,還有幾個村子屬於隔壁縣。

  「隔壁縣的,可以給他們那邊發協查函,他們幫忙通知認屍,我們這的只有靠腿了。」

  包思齊拿著復原的照片給祈雨過目,問祈雨行不行。祈雨看了眼比水裡撈出來的,至少五官分布比例正常了很多。他讓包思齊把兩個照片放一起,列印在認屍協查通報上。

  「小包子你就在辦公室待著,我看這十幾個村子隔得也不遠,就不勞煩柯所他們了。你們兩去借車,我們一人一輛車出去貼通報,順道留心觀察,記住我剛才說的有橋的,河道窄,岸灘坡度明顯的河流。看到符合的全部拍下來記錄地址備用。」

  祈雨開著車出發天色已經黑透,黑色的汽車在有照明的山路中穿梭,耳邊忽遠忽近的水流聲敲打著神經。

  祈雨一路走走停停,拍下了不少地形照片,記錄了坐標經緯度,這一趟來去回到辦公室,時針已經划過三字。

  第42章 交鋒

  祈雨貼完通報信心滿滿,因為現在天氣已經非常熱,雖然進到每個村里時間不早,但是依然有很多村民在外面活動,看見他來貼通報都圍了上來,他隨口問他們認識嗎?村民們告訴他天太黑看不清,明天看仔細了好好認認。這和他前幾次進村貼通報時四下無人形成了鮮明對比。只要河裡撈著死人的消息傳開了,誰家有不見了好多天的家人總會來問問吧。

  第二天辦公室電話安靜了一天,到了晚上都沒有人來問過,距離貼出第一份通報時間整整過去了二十四個小時,祈雨煩躁地點燃了一支煙,提起座機撥出了從來沒撥過的內線:「0」

  「你好。」話筒那邊傳來疲憊低沉的嗓音。

  「那個我就問問有新的進展嗎?」祈雨問。

  「我下來跟你們細說吧。」

  年豐掛掉電話沒多久帶著三個人拿著一沓報告走進了一樓辦公室,他走到祈雨跟前摸出一個U盤遞給祈雨。祈雨接過去插上電腦,連接上投影儀,讓大家暫停一下聽聽現在法醫那邊的最新情況。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不是年豐也不是林釗而是祝仕添拿著一份報告走到了前面給大家介紹化驗結果。

  死者男性,身高1米65,生前體重預估50KG左右,解剖未見慢性基礎疾病特徵,胃內容物為空,推斷死於餐後四小時以上,根據屍體腐敗程度推斷死亡時間超過十天。死者鼻骨斷裂是生前造成,呼吸道有少量泥沙,雙側肺腫脹明顯,水性肺氣腫,判斷死者是生前落水,溺水死亡。祈雨他們打撈起來的山地自行車架和死者身上部分裂口吻合,應該是綁在死者身上的負重物。

  車架在河裡被卡住,綁縛不牢,屍體因為泡水腐敗膨脹撐開了繩子,所以綁縛物脫落浮面。

  祝仕添配合U盤裡的照片展示,花了不到十分鐘介紹完了所有情況,祈雨問他還有沒有補充。

  「沒了,不要看這個結論不多,我們也是熬了一天一夜四個人加班加點做出來的。」祝仕添手裡捏著報告,聽出了祈雨話語裡的不滿意。

  「最終報告誰整理的?」祈雨指著他手裡的文件。

  「我……」年豐正要說話,祈雨一揮手打斷了年豐話語。

  「我整理的,祈警官有什麼問題嗎?」祝仕添自覺沒什麼可被挑剔的,他自認為整份報告簡明扼要,重點關鍵結果都提到了,況且年豐不也是準備站出來幫他說話嗎。

  「我是有挺多問題要問的。」祈雨點點頭,撥過來筆記本,手指敲擊鍵盤往上翻頁。

  「死者水裡泡了這麼多天,呼吸道的水和泥沙是灌進去的還是吸進去的是怎麼確定的?泥沙成分有分析過嗎?和發現地的泥沙成分一致嗎?」

  「這個車架是什麼材質,重量多少,死者掙脫是束縛不牢靠,是為什麼不牢靠?兇手心慌沒綁好還是什麼原因?」

  「打撈區域是否第一現場,如果不是第一現場,第一現場在哪裡?驗屍有沒有提示?」

  「死亡時間是十天前,這個範圍太大了,半個月前也叫十天前,一個月前也叫十天前,所以有沒有相對範圍?」

  祈雨一口氣提出了七八個疑問,聲音越拔越高臉色越來越冷,祝仕添皺著眉瞪著祈雨,兩個人之間的空氣中火藥味節節拔高。

  「車架的檢查主要是我負責的,我來補充說明下。」林釗適時站了起來走到前面指著白牆上的圖片。

  這個山地車架尺寸18,重量4公斤,普通鋼材質,他根據車架上模糊的LOGO去搜索過,這個車架所屬的自行車款式是某個品牌最大眾銷量最多的一款男士28寸山地車,因為物美價廉所以深受大眾喜愛,在魯姆那也有實體店銷售,根據損壞生鏽情況判斷此車架已經廢棄了不短時間。車架上找到了數段殘留的繩子,通過和死者身上痕跡對比,確認這些繩子是綁縛死者的主要工具。繩子斷掉的原因是:綁縛過程中繩子幾次穿過車架上的孔洞,在水下經過長時間水流沖刷,繩子和車架孔洞邊緣反覆摩擦導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