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在擔心皇小明?」

  孔雙注意到洛尋的視線停留在《大漢天子》的新聞上,笑道:「沒關係,兩部劇的收視目標群體不一樣,不會形成直面的競爭,最多就是媒體拿你們幾個年輕藝人做做文章而已,這對你而言其實也沒什麼壞處,只要注意採訪時候的言辭就行,新人之爭嘛,不可避免的。」

  洛尋聳了聳肩。

  他很清楚《大漢天子》是個硬茬子,這部劇的存在夠前世教主吃多年老本,更別說今生這個高配版皇小明了,所以心中有些擔心也是正常的。

  但是……

  他在《粉紅女郎》中夾帶了一些私貨,靠超前的眼光和經驗打底,借霸道總裁鼻祖的威風,效果可比原版人設的討喜程度超過太多了。

  第086章 兩部劇的PK

  星儀也清楚皇小明作為新人名氣不足的缺點,所以之前才會有穆雲紅帶著皇小明與鄧朝參加《快樂大本營》這一出,就是為了儘快混個熟臉。

  可惜那一期遇到了洛尋。

  皇小明和鄧朝都成了背景板。

  洛尋則是憑藉那一期的表現,成功完成了自己的公眾首秀,也讓一些湖南台的觀眾對他有了些許印象。

  而今《大漢天子》播出在即。

  星儀又開始進行營銷了,而且這次手法一般人學不來,竟然直接讓公司的老牌藝人,甚至包括幾位一線大佬帶著皇小明參加活動進行覆蓋式刷臉!

  業內幾個公司能找出這麼多大牌?

  也就星儀、天光等有限幾家公司有這個能力了,所以才說這種老帶新的手法,一般的娛樂公司根本學不來。

  值得一提的是。

  洛尋前世熟悉的大牌藝人們,如陳到明胡君等人,似乎大多集中在天光和星儀了,而其他一些業內娛樂公司里培養出的一線二線明星,前世的娛樂圈,並沒有這些人,也因此,洛尋對天光和星儀更熟悉一些。

  總而言之。

  老帶新的手法雖然簡單粗暴,但效果還是可以的,隨著頻繁的刷臉,網絡以及現實中的媒體對於皇小明的談論明顯變多了。

  星儀今年力推的新人!

  這個光環也讓皇小明一經出道便引發了海量關注,甚至很多業內人士已經提前給剛出道的皇小明冠以「2001年娛樂圈新人王」的稱號了,畢竟這個世界的皇小明是出道前就已經打出名聲的。

  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說。

  洛尋才是2001年的新人王。

  不過因為洛尋在2000年的時候就拍完了《天龍八部》,而且這部劇是年初播的,所以媒體才把洛尋劃歸到千禧年新人王的行列,畢竟千禧年實在是找不出其他配得上這個稱號的新人了,所以洛尋才會變成01年初走紅的千禧年新人王。

  經過娛樂營銷。

  皇小明這個光環加身的新人也把關注度反饋到了新劇《大漢天子》身上,公司安排了老帶新的頻繁刷臉之後他已經成功獲得了一些公眾期待感,如果第一部劇的質量不差,這些期待感最終會轉化為好感度,但如果劇的質量不行,結果則是適得其反。

  「這就是大公司的便利。」

  皇小明簡單粗暴的出名方式讓業內議論紛紛,就連孔雙都感慨,洛尋卻是笑道:「這樣的方法偶爾用一次可以,第二次效果就會下降,然後以此類推之。」

  孔雙點點頭。

  的確,不管是什麼營銷手段,都是第一次效果最佳,越往後效果越差,況且那些大牌明星也不可能一直給公司無償帶新人的。

  本就是人情交易。

  不過也因為《粉紅女郎》和《大漢天子》的大規模宣傳,再加上兩部劇同期播出的噱頭,兩部劇終於還是逃不過被媒體拿出來對比的命運,已經有人開始預測兩部劇誰的贏面更大了。

  網絡上。

  同樣有這樣的聲音。

  一些電視劇相關的論壇對《粉紅女郎》和《大漢天子》的討論各自占據了半壁江山,部分比較門清的網友還從多方位分析哪部劇的收視會更高,演技、陣容、投資,等等每個方面都被拿出來對比。

  演技方面。

  兩邊五五開。

  雖然《大漢天子》有陳到明和陳莎莉坐鎮,但奈何《粉紅女郎》這邊人多勢眾,整體比較的話,陳昆、奶茶、洛尋以及陳好各個都是年輕代演員中的演技派。

  陣容方面。

  這次是《粉紅女郎》更好一些,原因還是因為人多勢眾,論圈內地位陳昆肯定沒法和陳到明比,但這個時期的陳昆對收視的帶動還是很厲害的,不會比陳到明差多少,況且還有奶茶劉若音洛尋幾個人虎視眈眈呢。

  至於投資。

  這方面顯然是《大漢天子》更勝一籌,畢竟這是一部歷史劇,雖然為了商業目的,劇本把歷史人物的人設改的面目全非,但為了還原那種歷史的味道,投資也少不了的,相比之下《粉紅女郎》的投資再怎麼高也沒辦法與星儀相比。

  總的來說。

  兩邊贏面各占一半。

  這也是理所當然的,如果有哪一方優勢太大,記者也沒辦法把這個話題炒熱,正是因為勢均力敵才有炒作和對比的空間。

  這天晚上。

  好久沒聯繫的陳好特意給洛尋打了個電話,提及最近媒體熱炒的新聞,笑道:「天天被這些媒體拿來對比,弄得我都有些緊張了,你覺得怎麼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