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謝蘭衣搖搖頭,他雖然十分了解皇帝的性格弱點,但到底離京數年,對如今皇帝身邊的人事並不清楚。

  「我不知具體是誰,可能是李貴妃,可能是心腹宦官,可能是信任的臣子,更有可能,以上皆有。畢竟,要慫恿他做出這樣明顯自尋死路的決定,也不是那麼容易的,背後操縱之人很可能並非以上三方,李貴妃等人,也不過是無意中做了別人的棋子。」

  襄荷深吸了一口氣,喃喃道:「總感覺……有什麼大陰謀的樣子……」

  謝蘭衣點頭,靜靜地道:「照如今的時態發展,如果沒有意外的話,皇上會栽個大跟頭,而如果背後操縱之人所圖不出我所料,必然還有後招,配合著這些後招,皇帝這個跟頭,甚至大到可能——從龍椅上栽下來。」

  襄荷瞪大了眼。

  ——這個背後操縱之人,到底是誰?

  ☆、102|7.08

  之後的發展跌宕起伏地讓所有人都目不暇接,而當人們反應過來時,天,已經變了。

  繼兵院院長黃韜獨孫被收押入監後,傅元辛等一眾世家子弟也身陷囹圄,而這次案件不同於黃韜之孫那次,那麼多巧合之處,並不只有襄荷看出不對勁來。推此及彼,黃韜之孫的案子,是不是也有什麼貓膩?

  判決結果甫一出來,無數竊竊私語便在學子甚至普通人之間瘟疫般迅速擴散。

  襄城的氣氛前所未有的凝肅,而書院內部,山長與學子們的憤怒已經到了一個無法壓抑的高|潮。

  鶴望書院得天獨厚的條件培養出一群不怕權勢不畏死的學子,之前被李恆泰蒙蔽,許多學子自覺理虧,因此一直沒出什麼亂子,但如今李恆泰所作所為的險惡用心都已經暴露,書院卻因此而陷入風雨飄搖之境,備受尊崇的儒院院長一家被控制,兵院院長獨孫被下獄,連在學子之中頗有威望的傅元辛等人也被構陷下獄,這讓年輕熱血的學子們如何不憤怒?

  傅元辛等被收押後第三天,鶴望書院無數學子罷課。

  似乎有人在背後推動一般,一夕之間,所有學子都在討論罷課的事,而罷課之後,又有一個新的消息不斷在學子之中傳遞:遊街示|威,為被關押的傅元辛等人討回公道!

  襄荷感覺到了不對勁,她勸住跟自己相熟的同窗不去湊熱鬧,然而卻勸不住所有學子。

  緊接著罷課之後,鶴望書院將近半數學子走上襄城的街道,高喊著「蒼天不仁,奸邪當道」的口號,洪流般朝著府台衙門涌去。

  一路上,無數百姓圍觀,而外圍的學子便不斷向百姓們訴說著他們遊街的原因。

  經過李恆泰的一番折騰,鶴望書院名聲大降,但儘管如此,在世代居於襄城的人們心中,無論如何,書院仍舊是不可動搖的,如今一聽說書院之前的風風雨雨都是有人搞鬼,絕大多數人都選擇毫無理由地相信學子們。

  於是,遊街的人群漸漸不只是學子,無數普通百姓自發地加入隊伍,跟著學子們一起高喊口號,憤怒地湧向府衙。

  府衙的官員們早在剛接到消息時便嚇破了膽,這些學子幾乎個個都有來歷,他們可不敢像對待普通暴民一樣驅趕抓捕,但如今襄城卻不在他們的控制之下,因此也不能眼睜睜地放任,府台大人差點沒愁白了頭髮。

  好在,欽差大人解了當地官員的圍。

  欽差大人雖然腦子清醒,但奈何他從未真正了解過鶴望書院裡是怎樣一群人,眼看大街上身穿整齊書院院服的學子們正大光明地含著形同反賊的口號,他只覺得這些人要麼瘋了,要麼讀書把腦子讀傻了,以為喊幾句口號就能威脅官員,甚至威脅皇上?

  於是,欽差大人毫不遲疑地下令驅趕這些學子,當然,他知道輕重,因此只是下令驅趕,並不想弄出人命。

  可惜,萬人遊街的場面,憑藉欽差大人那幾千士兵,根本控制不了場面。

  也不知是誰先動手,只是當一道鮮艷的血線噴上人群上方後,遊街的人群徹底暴|動。

  當人群失去理智,單純的踩踏事件都能致使許多傷亡,更何況是此時的人群還是兩方敵對?

  當書院其餘幾個沒有出事的院長到達現場,和臉色灰敗的欽差大人一起維持秩序時,無論是學子一方,還是士兵一方,都出現了不小的傷亡。

  士兵固然傷亡慘重,學子一方的傷亡卻更加震動朝堂。

  死亡的學子一十八人,其中十五人出身世家,重傷者四十九人,輕傷者三百零二人,其中出身高門大戶當朝權貴人家者不計其數。

  消息傳到京城,滿朝震驚。

  朝堂之上百餘人,幾乎過半都能跟這些傷亡的學子扯上拐彎抹角的關係。關係淺的自然不會為學子謀劃,但那些關係深的,卻不得不想方設法為學子們脫罪。

  但蒼天不仁這樣的口號,完全就是指著皇帝鼻子罵了,想脫罪別無他法,只能讓皇帝自己承認自己錯,這樣學子以及學子身後的家族才能逃過一劫。

  但是,皇帝又怎麼可能會認錯?

  之前傅元辛案讓他憋屈的不行,本來他準備忍的,但身邊不斷有人撩撥,又有軍中勢力給他吃了定心丸,於是他決定雄起一把,辦了傅元辛,出一口惡氣。

  結果呢?氣還沒出盡,只不過把傅元辛給關了,還沒砍頭呢,那些狂妄的學子就敢聚眾遊街,罵他不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