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要土地仍在,他的愛就永遠紮根在土壤之中,哪怕是大漠黃沙,也永遠掩埋不了。

  劉徹算是服了,他還從未見過有如此痴情的男子,現在不僅是大漢,連匈奴都知道衛將軍一生摯愛長公主了。

  元狩四年,劉徹發動漠北之戰,由衛青、霍去病各率五萬騎兵由定襄、代郡出擊跨大漠遠征匈奴本部。

  漢軍出塞後,衛青捉到匈奴兵,知道了單于駐地,就自帶精兵追逐單于,並令李廣改道從東路出擊。

  東路迂迴繞遠,而且缺乏水草,李廣迷路,沒有達成使命,被劉徹問罪,然後自殺身亡。

  其子李敢認為是衛青突然更改了李廣的任務,這才導致後續的悲劇,於是懷恨在心,竟然用刀刺傷衛青。

  衛青憐他痛失父親,再加上李廣就留了這麼一個兒子,有心為李家留後,就寬恕了他,隱瞞下此事。

  結果這件事傳到霍去病耳朵里,他那性子怎麼忍得了,當即就要為舅舅報仇,殺了李敢。

  親衛們攔不住,偷偷到衛青那裡去通風報信,於是衛青半路截住了霍去病,訓斥道:「你已經封侯拜將了,怎麼還是如此衝動?將來我要如何將軍國大事交付於你?」

  霍去病氣沖沖道:「舅舅!他要殺你!」

  衛青堅毅的面容不變,眉目冷肅,儼然是個鐵血軍人:「我知道!」

  他冷靜地分析道:「李廣愛惜士兵,在軍中有無數擁簇者,現如今他死了,如果他唯一的兒子再死了,你想想軍中會有多少反對你我的聲音?到時候便是人心動盪!」

  霍去病聽完之後慢慢冷靜下來,道:「舅舅,去病知錯了。」

  衛青點了點頭,舅甥倆一起策馬回長公主府,剛到門口,管家就匆匆來報:「方才長公主拿著弓出去了,神態極為惱怒。」

  衛青心中一驚,連忙策馬去追,霍去病也趕緊跟上。

  舅甥倆急匆匆趕去找李敢,結果還是晚了一步,只見那素來高雅如蘭的長公主拉開長弓,對準李敢,那美麗的眉眼間透露出雪山般的凜冽與殺氣,好像完全變了一個人似的。

  嗖——

  羽箭破風,沒入李敢胸口,他緩緩倒了下去。

  霍去病看到這一幕驚呆了,但他現在沒功夫想舅母和平時完全不同的這一面,而是下意識看向衛青,勸解道:「舅舅,事情已經發生了,就不要計較了……」

  衛青沒有說話,默默走向長公主。

  蘇凝冷冷道:「連我平陽公主的丈夫都敢動,那就讓他死!」

  衛青柔和了眉眼,接過她手裡的弓箭,非但沒有責怪,反而眼中升起柔情:「我知道,長公主愛我。」

  她對他的愛和維護,讓他感到幸福。

  更何況,他曾經說過,無論什麼事都不需要長公主忍耐,權衡利弊這種事是他需要考慮的,而她只要做自己想做的就好了。

  衛青一邊牽起長公主的手,一邊對霍去病道:「將李敢送回李家,然後隨我入宮,面見皇上。」

  頃刻之間,他已經想好了解決事情的辦法,無論是人心、聖心還是軍心,他都面面俱到,滴水不漏。

  第93章

  衛青領著霍去病一同入宮,向劉徹言明李敢一事。

  李敢刺殺朝廷大司馬,這本就是大罪,但他是李廣唯一的兒子,此事傳揚出去,定會動搖人心。

  劉徹馬上命令封鎖消息,對外只說李敢是打獵時被野豬撞死,然後賞賜千金安撫李家。

  這件事本來就是李敢有錯在先,細究起來雙方都討不了好,李家便默認了。

  一場風波不了了之,霍去病鬆了一口氣,回去的路上,他道:「想不到舅母竟然有如此膽識,真是讓我大吃一驚!」

  衛青道:「長公主膽略過人,心思機敏,有翻雲覆雨之能,在必要之時,更能臨危決斷,雷霆一擊,你不知道的還多著呢。」

  他的眼眸之中浮現一抹溫柔,像是瀚海之中升起了一輪明月。

  夫妻多年,他當然知道枕邊人胸中的謀略,長公主看似柔弱,實則只是因為身份高貴,無處施展。

  今日射這一箭又算得了什麼,她若要亮刀,定能殺得敵人、人頭滾滾,血流成河,絕對不會留給對方一絲一毫的退路。

  她的尖銳,她的冷酷,她的才謀,他全都知道,可他就是越發地愛這樣的她。

  ……

  元狩六年,因為匈奴單于拒絕對漢稱臣,劉徹再一次進行戰爭動員,決心殲滅單于主力,然而霍去病卻在中途不幸染病去世。

  劉徹對此極為痛惜,暫時停止了對匈奴的作戰,將霍去病陪葬茂陵,還下令將霍去病的墳墓修成祁連山的模樣,彰顯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衛青將霍去病看做親子一般,十分悲痛,蘇凝見他落淚,心中亦是極為痛惜,含淚為他拭去眼淚。

  衛青一下子把妻子抱在懷中,伏在她肩頭痛哭一場,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霍去病死後,大漢再也沒有大戰,劉徹早些年不停發動戰爭,造成國庫空虛,便開始修生養息了。

  衛青不用再上戰場拼殺,轉而處理內政,他為人謙和,氣度寬廣,在朝堂內無人不敬服。

  雖然衛青接下來的十幾年裡沒有再帶兵打仗,但他在軍中的威望絲毫沒有減弱,在所有人心中他是當之無愧的戰神。

  然而四十歲以後,衛青的身體開始每況愈下,年輕時在戰場上受的暗傷漸漸發作起來,耗損他的精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