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頁
迷霧降臨,十米之外人鬼不分的城市裡,喪屍悄然集結成群。
正在相親的叢歆被相親對象拉著,逃到了一處廢棄的站台,慌亂中登上了末日的最後一趟列車——三途號。
在這列逃離末日的火車上,叢歆和小夥伴們成長、戰鬥,只為有朝一日能夠真正逃離這一趟掙扎求存的旅程。
而相親對象,也終於不再僅僅只是相親對象……
第116章
無論是電視劇還是電影,等待成果出來的過程都是相對漫長的。特別是電視劇在電影之前開拍, 也就是說真正能夠檢驗蘇沁成色的電影要在將近一年多以後才能上映, 池若雖然期待,卻並不心急。
蘇沁那邊這幾個月沒什麼事要忙,但是池若也不能閒著, 石琵琵以踢館選手的身份參加了《看到好聲音》這個節目, 反響很是不錯, 最後竟然獲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而且, 不知是不是因為逐鹿娛樂推出來的幾位藝人太過亮眼,卓春娛樂對逐鹿娛樂明里暗裡的打壓越來越顯現不出效力。整個下半年,無論是中秋晚會也好、國慶晚會也好,還有大大小小例如雙十一晚會、雙十二晚會、跨年晚會,每一次都有主辦方邀請石琵琵參加,就沒有被落下過。
王萱跟著蘇沁駐紮在劇組,趙小婷一個人跟著石琵琵去錄製晚會池若總歸是不能完全放心的,少不了要跟著東奔西跑, 整個下半年, 幾乎每個月都要出差幾天,連帶著散心, 以前的那些糟心事,也漸漸很少想起了。
而到了年底,除了跨年晚會外,石琵琵竟然還收到了春晚導演組的邀請,這可讓池若高興壞了。
“春晚啊!”她驚訝地看著手機上的信息, 忍不住跳了兩下,“天啊,竟然是春晚的邀請!”
趙小婷也很興奮,她拉著石琵琵的手,“琵琵,你能上春晚了!你能被全國人民認識了!”
除了春晚本身代表的意義外,【能被全國人民】看到這一點本身就讓池若欣喜雀躍不已了。畢竟她的經紀人系統中的積分某一部分是通過藝人的收視率、認知度體現的,春晚的收視率那根本就不用說。而上過春晚之後,認知度肯定也會有所提升的。
池若默默算著自己的積分,心下不停暗笑,如果石琵琵真的能順利參加春晚,那麼說不定池若就能湊夠兌換第9級資源的積分了。
第9級之後呢?
那不就是,【羽化登仙】……
***
夢想總是要有的,而實現的程度,則靠努力、靠實力、靠運氣。
池若總覺得在自己二字頭年紀的最後一年,事業運奇順無比,自年初石琵琵順利登上春晚後,整整大半年年,都沒有遇見什麼糟心的事。11月,蘇沁參演的家庭劇《都不錯》在山竹台開播,剛播出幾集,收視率就飆升到了地方衛視同時段電視劇收視率的冠軍。
既然是家庭劇,那麼劇中的家長里短,自然少不了各種各樣的奇葩人和奇葩事兒,觀眾看得義憤填膺的同時追劇追得孜孜不倦,演員們笑等名利雙收,就算飾演的是劇中的反派角色,討論度上來了,被罵兩句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有的會玩的演員,更是時不時在微博上撩一下觀眾——被誇也好,被罵也罷,總之到手的真金白銀才是正道。
而流量上去了,各種商業合作也是紛至沓來,這一波大家能獲利多少,短時間內還看不到頭。
《都沒錯》這部劇,講述的是一個姓周的人家祖孫四代的故事。故事以周家奶奶得抑鬱症,一定要搬家離開二兒子家居住的高檔小區為始,周奶奶的四名兒女紛紛登場,而四名兒女還各有成年的孩子。
周家大女兒的女兒釣到金龜婿,小兩口準備結婚,卻遭到男方家長的反對。周家大兒子的女兒和相親對象也相處到了可以結婚的階段,但是因為男方家庭條件不如表姐的對象條件,讓周家的大兒媳心裡時常不平。周家二兒子的女兒在國外留學即將回國,而周家唯一的孫子,則正計劃著休學創業。
周家的家事,融匯在榕城柴米油鹽的菜香里,融匯在車水馬龍的人流中,似乎並沒有特別與眾不同。但是,就是這不上不下、看上去十分平凡的一家人,細究起來,也熱鬧得能寫成一部書呢。
蘇沁在劇中飾演的是周家的二孫女,她看似就是個普通女孩兒,但是國外留學的經歷,讓她和家裡的大部分親戚都有些三觀不合。不過這個角色槽點不多,在劇中更多的是類似一個旁觀者——導遊的角色,偶爾的旁白,劇情中恰到好處的吐槽,都能讓觀眾更好地了解劇中的周家上下。
這樣的角色,或許不夠出彩,但是以蘇沁的發展路線來說,卻是足夠安全的——類似的角色在家庭劇中,絕對是各路想要擴大認知度的演員們爭相搶奪的好角色,如果不是池若有積分商城的話,這個角色她都不一定能幫蘇沁爭取到。因為,說實話,周家的二孫女周薴,是一個表面看上去十分無害的角色,和這個角色的形象相比,蘇沁的氣場有些太過有侵略性了。
不過,換了妝面和造型後,蘇沁竟也將這個角色駕馭得不錯。網上對於周薴這個角色,也是一水兒的誇讚,甚至有人提出,周家只有二兒子一家是正常人——或者說,他們一家的奇葩之處,在各色親戚的承托下,全都變得不值一提。
正在相親的叢歆被相親對象拉著,逃到了一處廢棄的站台,慌亂中登上了末日的最後一趟列車——三途號。
在這列逃離末日的火車上,叢歆和小夥伴們成長、戰鬥,只為有朝一日能夠真正逃離這一趟掙扎求存的旅程。
而相親對象,也終於不再僅僅只是相親對象……
第116章
無論是電視劇還是電影,等待成果出來的過程都是相對漫長的。特別是電視劇在電影之前開拍, 也就是說真正能夠檢驗蘇沁成色的電影要在將近一年多以後才能上映, 池若雖然期待,卻並不心急。
蘇沁那邊這幾個月沒什麼事要忙,但是池若也不能閒著, 石琵琵以踢館選手的身份參加了《看到好聲音》這個節目, 反響很是不錯, 最後竟然獲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而且, 不知是不是因為逐鹿娛樂推出來的幾位藝人太過亮眼,卓春娛樂對逐鹿娛樂明里暗裡的打壓越來越顯現不出效力。整個下半年,無論是中秋晚會也好、國慶晚會也好,還有大大小小例如雙十一晚會、雙十二晚會、跨年晚會,每一次都有主辦方邀請石琵琵參加,就沒有被落下過。
王萱跟著蘇沁駐紮在劇組,趙小婷一個人跟著石琵琵去錄製晚會池若總歸是不能完全放心的,少不了要跟著東奔西跑, 整個下半年, 幾乎每個月都要出差幾天,連帶著散心, 以前的那些糟心事,也漸漸很少想起了。
而到了年底,除了跨年晚會外,石琵琵竟然還收到了春晚導演組的邀請,這可讓池若高興壞了。
“春晚啊!”她驚訝地看著手機上的信息, 忍不住跳了兩下,“天啊,竟然是春晚的邀請!”
趙小婷也很興奮,她拉著石琵琵的手,“琵琵,你能上春晚了!你能被全國人民認識了!”
除了春晚本身代表的意義外,【能被全國人民】看到這一點本身就讓池若欣喜雀躍不已了。畢竟她的經紀人系統中的積分某一部分是通過藝人的收視率、認知度體現的,春晚的收視率那根本就不用說。而上過春晚之後,認知度肯定也會有所提升的。
池若默默算著自己的積分,心下不停暗笑,如果石琵琵真的能順利參加春晚,那麼說不定池若就能湊夠兌換第9級資源的積分了。
第9級之後呢?
那不就是,【羽化登仙】……
***
夢想總是要有的,而實現的程度,則靠努力、靠實力、靠運氣。
池若總覺得在自己二字頭年紀的最後一年,事業運奇順無比,自年初石琵琵順利登上春晚後,整整大半年年,都沒有遇見什麼糟心的事。11月,蘇沁參演的家庭劇《都不錯》在山竹台開播,剛播出幾集,收視率就飆升到了地方衛視同時段電視劇收視率的冠軍。
既然是家庭劇,那麼劇中的家長里短,自然少不了各種各樣的奇葩人和奇葩事兒,觀眾看得義憤填膺的同時追劇追得孜孜不倦,演員們笑等名利雙收,就算飾演的是劇中的反派角色,討論度上來了,被罵兩句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有的會玩的演員,更是時不時在微博上撩一下觀眾——被誇也好,被罵也罷,總之到手的真金白銀才是正道。
而流量上去了,各種商業合作也是紛至沓來,這一波大家能獲利多少,短時間內還看不到頭。
《都沒錯》這部劇,講述的是一個姓周的人家祖孫四代的故事。故事以周家奶奶得抑鬱症,一定要搬家離開二兒子家居住的高檔小區為始,周奶奶的四名兒女紛紛登場,而四名兒女還各有成年的孩子。
周家大女兒的女兒釣到金龜婿,小兩口準備結婚,卻遭到男方家長的反對。周家大兒子的女兒和相親對象也相處到了可以結婚的階段,但是因為男方家庭條件不如表姐的對象條件,讓周家的大兒媳心裡時常不平。周家二兒子的女兒在國外留學即將回國,而周家唯一的孫子,則正計劃著休學創業。
周家的家事,融匯在榕城柴米油鹽的菜香里,融匯在車水馬龍的人流中,似乎並沒有特別與眾不同。但是,就是這不上不下、看上去十分平凡的一家人,細究起來,也熱鬧得能寫成一部書呢。
蘇沁在劇中飾演的是周家的二孫女,她看似就是個普通女孩兒,但是國外留學的經歷,讓她和家裡的大部分親戚都有些三觀不合。不過這個角色槽點不多,在劇中更多的是類似一個旁觀者——導遊的角色,偶爾的旁白,劇情中恰到好處的吐槽,都能讓觀眾更好地了解劇中的周家上下。
這樣的角色,或許不夠出彩,但是以蘇沁的發展路線來說,卻是足夠安全的——類似的角色在家庭劇中,絕對是各路想要擴大認知度的演員們爭相搶奪的好角色,如果不是池若有積分商城的話,這個角色她都不一定能幫蘇沁爭取到。因為,說實話,周家的二孫女周薴,是一個表面看上去十分無害的角色,和這個角色的形象相比,蘇沁的氣場有些太過有侵略性了。
不過,換了妝面和造型後,蘇沁竟也將這個角色駕馭得不錯。網上對於周薴這個角色,也是一水兒的誇讚,甚至有人提出,周家只有二兒子一家是正常人——或者說,他們一家的奇葩之處,在各色親戚的承托下,全都變得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