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是他們想反駁,卻又不知道從何反駁,也沒有底氣反駁。

  朝貢貿易做大,繁榮沿海,造出來一批沿海富商,也富裕了皇上的小私庫——皇上要養東西廠和十二監,光御馬監的兵馬就有兩萬,還要供應錦衣衛莫大的開銷……

  好比這次宦官出洋,最終花大頭的,是皇上的私庫,不是國庫。

  皇上目光平靜,無聲的詢問。

  「諸位臣工,可是想著,錦衣衛、東西廠、十二監,都有戶部批覆銀子?」

  群臣看懂了,心中劇震。

  動動嘴巴想問皇上,朝貢貿易,可否回歸國家正常貿易?取消鎮守太監和市舶司宦官?喉嚨卡住一般。

  漢朝的繡衣直指身著錦緞繡衣,擁有直接逮捕地方豪強,審查地方官員的特權。「討奸」、「治獄」,督察官員、親貴奢侈、逾制……不法之事。

  郭嘉執掌,再是曹丕執掌。曹操欲廣耳目,設立校事官,專門刺探臣民言行,向曹操進行舉報。

  皇城司皇城司是宋代禁軍官司名。不隸台察,不受三衙轄制,直屬皇帝。

  群臣電光火石之間想了很多,他們知道,一個國家的衙門,也講究有陰有陽。一些衙門,不管是什麼形勢存在,都是必然存在,從三皇五帝,夏商周,到現在的大明。

  君臣一起沉默。

  皇上無心攬錢。如果事情可行,皇上答應放手。朝貢貿易也歸於戶部管理,錦衣衛、東西廠、十二監,都有戶部發俸祿銀子,甚至解除錦衣衛、東西廠、十二監……所有人全部歸於內閣六部九卿,做大明正式的文臣武將。

  文臣武將想的卻是,朝貢貿易牽扯太大,即使歸於戶部,也必將有皇上直接管理。如今東廠宦官們負責市舶司,西廠宦官們負責各地方鎮守太監,都已經比以前好了很多,出來不少好太監,民間都是讚揚之聲——

  他們最擔心的是,並不是宦官們。宦官們總歸是皇上的宮人,最令人恐懼的是,錦衣衛復興。

  錦衣衛創立之初,「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其首領錦衣衛指揮使,可自行逮捕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文武大臣,有比刑部更出名的監獄,有權進行不公開審訊,更掌管全國乃至藩屬國的軍政情報……

  錦衣衛曾經一度變成單純的儀仗隊,隨便哪個文臣瞪一眼,都害怕地行禮。隨之東廠崛起,西廠崛起……東西廠看似權力大,可他們是閹人,天然地被民眾排斥。

  可是錦衣衛出來一個指揮使徐景珩!一番折騰,鄧繼坤、餘慶……皇上的玩伴陸炳,錦衣衛的人拉出來,各個都是大人才。

  家裡都有子弟進入錦衣衛·勛貴外戚,一個個蓄勢待發,滿身殺氣。

  武將心情複雜、保持中立——皇上手裡的銀子,更關係到軍費。他們並不想要戶部卡住他們的軍餉。

  文臣們看向七位閣老,七位閣老還是沉默——皇上手裡的私人銀子太多了,養的錦衣衛越發興盛,民間人人嚮往錦衣衛不知道刑部大理寺。

  只有一聲聲呼吸的寂靜中,幾方勢力沉默角逐。

  皇上耐心等候。

  太~祖皇帝沒忍住冒出來:「他們在擔心,徐景珩離開錦衣衛後,錦衣衛失去控制,肆意抓捕大臣。老祖宗那時候,胡惟庸、藍玉兩個案子,牽扯士族世家男女老少四萬人,都是錦衣衛的手筆。」

  皇上表示,皇上信任餘慶,相信自己能管得住。

  太~祖皇帝又說:「你相信沒有用。他們不相信,他們害怕。如果他們能對付得了徐景珩,早就把錦衣衛吃的骨頭渣不剩。」

  頓了頓,「徐景珩也擔心,所以一直還掛著錦衣衛指揮使的身份。餘慶,鄧繼坤,他們的祖先可以做指揮使。可他們都不是文臣的對手。陸炳可以,但他需要時間成長。」

  皇上一愣。

  徐景珩在楚王一案中,是故意要陸炳參與?

  皇上可以感受到,陸炳經過那件事情的變化。陸炳已經可以獨立負責案子了。

  太~祖皇帝對此感嘆:「徐景珩走的每一步棋,都不是隨意。當然,也是隨意。到他這個境界,行雲流水不著痕跡,又經過一番生死,老天爺都算計……老祖宗也不知道,他如今實力如何。只慶幸他是大明人。」

  皇上忍禁不住的開心,眉眼中全是歡喜。看的太~祖皇帝和群臣一起頭疼。

  漢太~祖跳出來,嘻嘻笑:「皇上你還小,不懂。那劉據,被廢起兵造反到自殺,都是繡衣直指根據劉徹的意思操辦。」

  「到三國曹操時期,校事官盧洪、趙達經常誣告陷害將軍大臣,軍中竟廣為流傳:不畏曹公,但畏盧洪,盧洪尚可,趙達殺我。還有大唐時期的典校衛,武皇后的內衛,李隆基的高太監……」

  皇上心裡一沉。

  皇上看向下面依舊沉默的的奉天殿,目光視線掃過誰,誰都嚇得從頭冷到腳心。

  勛貴外戚們齊齊裝乖,武將們尚可,文臣們忒委屈——錦衣衛那麼大的權利,要幹嘛?

  皇上不搭理他們所有人的小情緒,看一眼還坐在地上,隨時準備哭嚎的戶部之人。

  「戶部尚書言之有理。大明的海貿關稅,應該收歸國庫。市舶司不同於其他稅務衙門,獨立於內閣六部九卿。

  朝貢貿易額日益增加,市舶司的事情越來越多,人員配備也日益增多,朕都明白。當前維持不變。諸位臣工有更好的方法,可上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