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准奏。」

  謝閣老出列:「啟奏皇上,河套三分之二收歸大明,山西要修橋鋪路,可修到河套。有大明工匠統一研究,修建一條大明和蒙古的友誼大道。」

  皇上驚喜,這不就是修到蒙古老家?

  「准奏。」

  閣老們、六部尚書、各司大臣……一一出列。禮部尚書金獻民的一道上奏,引發滿朝堂熱議。

  交趾發來消息,後黎朝結束,權臣莫登庸於年初,篡奪帝位,建立莫朝。祈求大明承認其身份,冊封親王,還表明要歸還大明部分土地。

  一部分大罵莫登庸給大明人丟臉。

  一部分人大罵,莫登庸退回來的土地太少,沒有誠意。

  反正沒有一個認可莫登庸。

  皇上聽得稀奇,目光落在禮部尚書的身上。

  禮部尚書金獻民,黑著一張臉,難以啟齒:「皇上,這位莫登庸,先祖乃是廣東人,還是元朝狀元莫挺之的七世孫、莫邃的五世孫。莫登庸祖籍永樂年間的南策州,交趾叛出大明後,其祖父遷居到宜陽古齋社,迎娶當地女子,生下莫登庸。」

  皇上還是不大明白。

  群臣表情古怪。

  金獻民一咬牙:「皇上,交趾自古以來就是華夏政權國土。自從交趾判出大明,交趾立國,一直野蠻不訓。然事情分開講。

  皇上,莫登庸,從一漁民登頂,篡位,世人不齒。學習大明改革兵制、田制、祿制、地方官制……更是漢奸行為。」

  金獻民對莫登庸的行為,大大不齒:「皇上,莫登庸自稱是黎恭皇禪讓王位,臣奇怪。

  臣派人查明,莫登庸篡奪黎朝的王位,又為了正統名份,要歸還很小部分交趾侵占大明的土地,傳統越南士族不承認莫氏的正統性,給予莫登庸非常差的評價。民間人士稱他為亂臣賊子和賣國賊,無恥至極。」

  皇上迷糊,合計著莫登庸,就是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錦衣衛接過來金獻民的上書,檢查過後,遞給皇上。皇上一看,莫登庸的請求奏疏?

  皇上大致看一眼,莫登庸在貢表中賭咒發誓說:「臣敢不終身正行,抗節致忠!金石此心,永荷乾坤之德;涓埃其報,仰囗海囗之恩……」皇上身上起來雞皮疙瘩。

  所有的藩屬國國王,都以為華夏皇帝好大喜功,就愛聽甜言蜜語,每次上奏疏,怎麼膩歪怎麼來……

  皇上合上奏疏,特利索做結論:「此乃交趾內政。既然交趾叛出去大明,就不歸屬大明管轄。取消交趾國王的安南國王封號,不再屬於大明臣子。」

  群臣沉默反抗。

  皇上:「大明和交趾的外交事宜,按照常規操辦即可。」

  群臣不吱聲。

  餘慶猛地給皇上擠眼睛,皇上大度:「莫登庸戶籍在交趾,不屬於大明人,然終歸是大明血脈。交趾叛出去大明,也不屬於大明,然大明大國上國,不能不管。兵部聽令,安排安南征討大軍,收復國土,匡扶正義!」

  皇上喊出來這句話,真像那麼回事兒。

  群臣滿意了,一起跪下高呼:「吾皇天縱聖明,大明將士傳達皇上仁愛,文臣教化萬民……」

  皇上一身帝王威嚴,面不改色,然而出兵交趾,要花多少銀子?皇上一點兒也不想要交趾,目光示意兵部尚書。

  兵部尚書麻利表示,皇上放心,保證不打,就嚇唬嚇唬交趾。

  咳咳,前排的大臣們,裝作沒看到皇上和兵部尚書的眉眼官司,天邊微微露出一絲絲曙光,奉天大殿裡的蠟燭熄滅,進入正題。

  內閣和戶部議定的官員漲俸祿,漲多少,從哪個月開始漲,勛貴外戚看熱鬧,世家大族代表、寒門士族代表誰也不讓誰,唇槍舌戰,刀光劍影。

  皇上看著他們一個個面紅耳赤,脖子上青筋畢露,最後按照他們吵出來的結果,內閣六部九卿正式官員,在原有俸祿基礎上,上漲一成。

  南直隸、江南六省份的商戶同意增加商稅,朝廷該給加多少?先是所有出身江南的文臣們,包括謝遷、楊一清、王守仁三位閣老,齊齊站出來,和滿朝堂的大臣據理力爭——為了江南商戶,能少一文是一文。

  皇上可算是見識到,江南文臣半個朝堂的威力。

  再接下來,也不用休息,論到其他省份的商稅要不要加?

  所有出身江南的文臣們,包括謝遷、楊一清、王守仁三位閣老,再次齊齊站出來,和滿朝堂的大臣,那真是大打出手——

  都加,憑什麼江南加商稅,你們不加?江南的銀子大風颳來的不成?

  大明的國庫需要稅收,大明不是光有江南,憑什麼你們天天坐享其成?江蘇、浙江百姓天天苦於稅賦,你們知道嗎?

  謝遷今年都七十九歲了,那胳膊腿兒動起來跟年輕人一樣。皇上真擔心他吃一拳頭受不住。

  王守仁老師平時最會講道理,還和楊一清不大和睦,打起架來,兩個人特默契地配合著,出拳出腿……

  皇上看得眼花繚亂,自己去休息一會兒,用一碗蛋羹,一杯牛奶,去一趟更衣間。

  群臣打出來結果,一個個大臣頂著亂掉的烏紗帽和官服,最終定下來,全國商稅都加——然後皇上沒有功夫同情任何一個。

  無他,滿朝堂的官員打完了,團結起來,一致請求,儘可能地少加。

  皇上一瞪眼,看得他們一個個低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