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禮部左侍郎,何孟春,皇上老師楊慎的好友,今年五十歲,前一屆內閣李東陽門下學生,生平以氣節自許,學問賅博,最喜歡講學,還醫術精湛。

  因為人在禮部,平時對上下古今、時事得失等等,都喜歡評議一番,和禮部尚書一樣動不動拿「禮」壓人,可他對上皇上,那立馬轉變策略。

  就見何孟春一副和皇上同仇敵愾的架勢:「皇上,萬物存在皆有道理。佛門和道門,百姓的信仰所在,但他們恃寵而驕,不乖乖。朝廷應該多多利用他們。等秋天的時候,蒙古僧人來北京,就要他們接待,還不給他們俸祿。」

  小娃娃皇上一聽,歡喜。大眼睛定定地看著他,開口:「何孟春也去奧斯曼?」

  何孟春更歡喜,皇上還記得他的名字!何孟春連連點頭:「皇上,臣也在去奧斯曼的名單上,臣自願去,因為要對道路等等儘可能規劃詳細,大約定在初夏出發,過完清明節。」

  皇上眼神兒詢問。

  何孟春笑的恭敬討巧:「皇上,臣等考慮,多一點時間學習一些西方國家的語言。清明節過後出發,北方完全冰雪消融,草木青青,給先人祭祀掃墓一番再走,安心上路。」

  小娃娃表示明白,瞧著何孟春身上生命力旺盛,人也有力氣,放下心來。

  又記起來地圖上說的,奧斯曼很遠,滿臉關切地囑咐:「去奧斯曼,要好好的。儘快回來啊。」

  何孟春驀地心裡一熱,鄭重保證:「皇上放心,臣等一定一個不缺地回來,儘快回來。」

  小娃娃點腦袋:「北京的僧人道人幫忙招待蒙古僧人,要給俸祿,做得好,有賞賜。」

  小娃娃非常英明,做事就要給俸祿,做得好就要給賞賜,不喜歡歸不喜歡,不能亂處罰人。

  何孟春一愣,明白皇上的話,胸腔鼓動,重重地答應一聲:「臣遵旨。」

  我也不喜歡很多人不懂禮儀,我平時只能多教導教導人,卻不能不搭理,因為這是我的職責所在——何孟春覺得,這輩子遇到皇上如此明君,即使「蘇武牧羊」也值得了。

  禮部的任務完成,小娃娃·朱載垣,大明皇帝,滿身「威儀」地接見北京城的四大道觀觀主,六大寺廟的主持高僧。

  「要乖乖啊。秋天蒙古高僧來北京,接待好,朕有賞賜哦。」皇上自覺禮部尚書言之有理,他們也是大明子民,應該關心。

  十個僧人道人,因為皇上土地改革燒到自家,家家大放血,就想鬧一場,結果,胳膊擰不過大腿兒,今天還因為皇上對佛道的不喜歡委屈,可這一聽皇上的話,立馬又感動。

  「阿彌陀佛。老衲感謝皇上關心,一定做好接待事宜。」

  「無量天尊。老道感謝皇上關心,一定配合做好接待事宜。」

  皇上滿意。

  滿意的皇上,特大方地賜給各位出家人袈裟和道袍,賞賜每個人一千兩銀子,圓滿完成今兒過節的所有流程。

  換上一身寶石紅的民間小公子服飾,和美美指揮使一起高高興興地逛廟會,西山的幾個老寺廟,要去看;禮部尚書說的,永樂大帝的龍興之地,也要去看。

  一份薺菜春餅,兩顆糖葫蘆,一碗櫻桃奶酪,小肚子吃的圓圓,開始買買買。

  先一步來到京城的吐魯番使節擺攤吆喝,蒙古的木雕刻,匕首,喜歡,買。

  特邀來京的西南四省手藝人,現場製作的鬼面具、紫藤串兒、銀鈴鐺……都買。

  聽說書先生大說特說黃土高原的打醮活動,興奮地拍手鼓掌:「好!好!」

  晚上回去的時候,記起來一個小事。

  「西南四省的土司來北京,要見啊?」

  徐景珩:「皇上要見,是他們的榮幸。西南沒有官員,部落土司就是統治西南地方的人。」

  皇上睏倦的眼睛微微睜開:「西南沒有官員?」

  徐景珩因為皇上的敏銳,笑:「西南地方特殊,世襲的土司統治那裡,加上山嶺林子多,一直不好派流官。但是朝廷花了百年時間扶持西南讀書人,現在,到可以派遣官員的時候了。」

  皇上直覺:「不乖乖啊?」

  「不乖乖。皇上派一個鎮得住的官員去,臣建議,彭澤吧。當年,彭澤和楊閣老、王瓊、王守仁……鬥來鬥去的,無所謂是非對錯,清流和實幹派,理學和心學,皇上不管他們鬥法,只管給他們事兒做。」

  「多多的事情,他們就沒有精力鬥了。」

  皇上的大眼睛「刷」地一亮:「指揮使好好。朕給他們事情做。」

  楊廷和,統領內閣,土地改革,夠忙了。

  王瓊,吏治改革,立志裁減掉三萬官員,目前將將裁減一萬,也夠忙了。

  老師王守仁,帝師,馬上要出發去宣府和大同領兵,也夠忙了。

  彭澤,因為當年和甘肅巡撫殺回回使臣寫亦虎仙的事兒,被彈劾,一直賦閒在家,正好,派去西南。

  彭澤:「!!!」彭澤做夢也想不到,皇上還記得他。

  彭澤,陝西人,弘治三年進士。體貌軒昂,篤志力學。初授工部主事、刑事郎中,累官至兵部尚書、太子太保,於大明有大功勞,偏偏兩度「削職為民」。

  一個是因為,彭澤為官剛正不阿,清正廉明,得罪一些權臣。一個就是,清流正臣裡面的爭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