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它們是他每一回在瀕死之際,內心深處,最珍貴的東西。

  可程昶從不記得他在大綏有這樣一顆珠子,便是他為雲浠尋來的鑽石,也該是碳分子結構才是,為什麼會像冰?

  「這珠子,會是古董嗎?」程昶問。

  師兄搖頭:「八成不是。古董身上多少都有點微生物,哪有這樣的?不過也說不清,沒取樣,具體成分出不來,不好下定論。」

  「你要真存疑,可以找段明成幫忙啊,他有個老鄉是南大考古系畢業的,讓那老鄉引見他導師給你看看?」

  程昶道:「行,麻煩師兄了。」

  「客氣。」師兄笑了笑。

  程昶回到車裡,老和尚跟賀月南立刻湊上來問:「怎麼樣,出結果了嗎?這珠子到底什麼東西?」

  「沒有。」程昶道,他把裝珠子的盒子放進手套箱裡,拿手機設了導航,便往安徽宣城的方向開去,「再說吧。」

  他們去的是安徽宣城一個的古祠堂。

  像程昶這樣「一命雙軌」的人,賀月南師門的孤本上一共記載了三人,前兩人已經不可考,第三個人的生平稍微詳細些,正是清末民國生人,祖籍安徽宣城。

  程昶昏迷的時候,賀月南為了救他,還特地去了宣城一趟。

  程昶醒來後,一個人在病房裡關了幾天,後來找賀月南看了孤本,執意說要去宣城,連安排好的手術都推後了。

  賀月南怕他跟他前輩一樣瘋了,本著幫人幫到底的原則,決定陪他一塊兒來。

  程昶本以為古祠堂應該在一個深山老林里,差不多跟老和尚的觀音廟一樣,人跡罕至,路上還去服務區買了些吃的,沒想到一到目的地,差點以為自己走錯了,山下遊人如織,熙熙攘攘,停車的地方都找不到。

  賀月南在一旁解釋:「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不是戰亂麼,安徽各地多少受點波及,但就這地兒,無災無殃,平安過了百十年。鄉人說是因為百年前,這裡出了一個活菩薩,人俊心善,所以活菩薩死後,鄉人修了一個祠堂供著他,如此積了德,才有後來的福氣。這個活菩薩,好像就是你那個前輩。」

  程昶:「……」

  賀月南又道:「本來這事也沒什麼,前幾年,這地兒有個高三學生,為了能考好大學,來山上的古祠堂里拜了拜,還喝了古祠堂邊的井水,結果高考成績一出來,你猜怎麼著?縣上理科狀元!這學生的父母后來把這事說了出去,一傳十,十傳百,現在……就變成網紅打卡地了。」

  賀月南正說著,旁邊就有一個穿著漢服,舉著手機杆的人走了過去,像是在做直播,在一株大樹前站定,對著手機道:「這棵樹,應該就是傳說中的仙樹了,有仙人遺蹟,叫什麼……」他湊近看了下彈幕,「哦,榆樹。到了這裡,心就要虔誠起來。五一要複習?不能出門沒關係,雲拜仙,一樣能考好學校。好了,閉上眼,靜下心,默數五秒,感受到了嗎?感受到了?謝謝北大十八線小花的大寶劍,等下斥巨資幫你開光狀元符哦……」

  程昶:「……」

  還是現代人會玩。

  第一八零章

  古祠堂修在半山腰上, 沿著山梯上去,並不太遠, 程昶雖然剛出院, 這點路還是可以走的。

  路上人很多,剛那個做直播的也在。聽他說, 古祠堂旁邊還有個古井,之前那個高考狀元超常發揮,大概率就是因為喝了古井的水。

  賀月南上次過來是淡季, 節前,遊人很少,當時程昶在重症監護躺著,隨時可能出事,所以賀月南沒敢在宣城逗留太久, 找守祠人大致打聽了一下程昶前輩的生平就回杭州了。

  今天的祠堂人滿為患, 主要都是高中生, 找守祠人開光狀元符的實在太多了,程昶擠不進去,本來打算等守祠人下班了再找他問問, 沒想到跟著上山的那個主播有點本事,舉著手機攝像頭, 三下五除二擠到守祠人的案台前, 問:「師傅,您這狀元符怎麼賣啊?」

  他們這地兒就是靠直播火起來的,守祠人看來了個主播, 手機屏幕上彈幕還很多,分外有耐心:「狀元符不興賣,捐了善款就有,捐多捐少無所謂,心誠就行。」

  主播又問:「那我替人求狀元符行不行?」

  「也行,在符上寫好求符人的名字,去跟那邊的文殊菩薩像拜一拜,你不是連著直播嗎,讓你的粉也跟著對菩薩拜,回頭你把符寄過去,還是那句話,不拘泥於形式,主要是心誠。」

  這守祠人還挺懂。

  主播也很盡責,聽到這裡,追本溯源:「怎麼是文殊菩薩像,不是說這裡的供奉著的是一個佛陀托生的善人嗎?」

  善人究竟是哪個菩薩托生的,沒人清楚,只知道姓陳,清末民國生人,祖上是醫藥世家,懸壺濟世,也做藥材生意,戰亂時雖然沒落了,好在家底殷實,日子尚是富足。

  那年間商人的地位已經起來了,陳善人是個貴少爺,出生雖好,無奈很年輕就得了頑疾。

  「他得的是什麼病啊?」

  「不清楚,骨痛,發熱,出血,有點像白血病。」

  血癌這病很難治,放在那個年代,幾乎沒活路,後來陳善人連著暈過去幾回,鄉人們都以為沒救了,哪裡知他醒來後,疾症不藥而愈,還活了將近百歲,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才去世。

  「他的病是怎麼好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