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後來事實也證明,琮親王權勢式微,昭元帝會包庇陵王與鄆王,如果他一開始就大張旗鼓地跟琮親王與昭元帝討公道,只怕陵王會對他下更多次毒手。

  這縷程明嬰留下的殘念,可以說是程昶與死去小王爺之間的唯一系帶,除此之外,他再沒有任何關於小王爺的記憶。

  他來大綏這麼久了,一直都是憑靠著自己摸石頭過河,為什麼在一切塵埃落定的今日,他會忽然擁有一段小王爺臨死前的回憶呢?

  程昶想起墮入夢境之前,賀月南在水波浮蕩的幻境裡,對他說的最後一句話。

  「因果閉合,執念消解。」

  還是說,小王爺臨死前的這一段回憶,是他留在這世上的執念?

  那麼因果閉合又是什麼意思呢?

  黃昏逢魔之刻,賀月南拼命地拽住程昶,催促他快回去。

  他說,再不回來,你會出事的,兩條命軌都會出事的。

  他還問,到底是什麼樣的牽掛,讓你不願離開?

  直到這時,程昶才意識到,當初在明隱寺的亂兵中,逢魔異象已現,他會留下,或許不單單是因為雲浠趕來救了他,還因為他本來就是想留下來的。

  如果不是因為他的意願如此,沒有人可以攔著他回到本來屬於他的世界。

  賀月南說,三個黃昏之間,你必將——

  必將什麼,他沒有聽見,但可以猜到,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三個黃昏又該怎麼算呢?

  如果昨日是第一個,今日的第二個已在睡夢裡過去,那麼明日,便該是第三個了嗎?

  程昶也不知道自己這麼想對不對,然而一念及此,他忽然覺得時間非常緊迫。

  他翻身下榻,赤足取下木架上的朝服,吩咐道:「來人。」

  孫海平與張大虎正在隔壁耳房裡瞌睡,聽了這聲,頓時清醒,推門進來:「小王爺。」

  程昶已在獨自穿朝服了,看他二人一眼:「昨晚父親回來了嗎?」

  三更的梆子早就敲過,目下已算第二日了。

  孫海平道:「回來了,王爺是夜裡二更天回來的。」

  程昶「嗯」了一聲:「去打水。」

  孫海平和張大虎本來覺得程昶大病未愈,應該多歇一歇,看他面色沉肅,也知他說一不二,趕緊應了一聲,去打水備早膳了。

  程昶匆匆用過早膳,便去了琮親王的有汜閣。

  琮親王睡了一個來時辰,也已起身了,見程昶一身朝服,愣了愣,一抬手,屏退了屋中眾人,問:「你打算去廷議?」

  程昶頷首:「明嬰想於廷議上面見太子殿下,特來與父親說一聲。」

  他沒說去見田澤做什麼,但琮親王明白,他是為歸權去的。

  眼下程昶與田澤各掌一半大權,雖說誰都沒有相互加害之心,皇位只有一個,未必就能相互信任。

  何況外間蜚短流長不斷,這個時候,無論誰先讓出一步,都是把自己的安危置於屠刀之上。

  琮親王問:「想明白了?」

  程昶道:「想明白了。」

  「為了忠勇侯府那個姑娘?」

  程昶沉默片刻,「嗯」了一聲,又道,「也是為了父親母親。」

  他手中握著這麼多權柄,雲浠嫁給他為妻,便再也脫不開與他的糾葛了。

  未來的日子誰說的清呢,如果他不抽離權爭,萬一有朝一日牽連到她怎麼辦?

  所以有一個退而求其次的辦法——他先交權,做個閒散無事的王爺,哪怕有朝一日因身份敏感被猜忌落獄,憑田澤與忠勇侯府的交情,亦不會牽連到雲浠,甚至不會牽連到已經老去的琮親王與琮親王妃。

  其實這個辦法並不好,因為這樣等同於把主動權交到了別人手裡。

  況且眼下這個太子殿下在民間長大,心性尚且純摯,沒怎麼受到皇權嗟磨,在以後長年累月里,也許能夠仁德如初,程昶其實可以先握著權,走一步看一步的。

  琮親王也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迫使程昶在一夜之間做出這樣一個破釜沉舟的決定。

  但他沒問。

  父子二人在這兩年間形成了一種默契,總是為彼此保留一段距離。

  琮親王只是道:「其實你掌權掌到了這個地步,不應當這麼做的。」

  古來掌重權之王,輕則,與君主分庭抗禮;重則,取君主而代之,只有這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但是,你不一樣。」琮親王道,「你一直有自己的準則和想法。」

  也是這樣的一套獨特的,異於常人的準則與想法,才促使他走到今日,為自己討回公道,正身明法。

  「所以,如果你覺得這樣才是對的,那你便去見太子殿下吧。」

  程昶合袖朝琮親王一揖:「多謝父親。」

  說完這話,他折身便往屋外走去。

  天已有些蒙蒙亮了,雲端浮白,大地是蒼藍色的。

  琮親王注視著這蒼藍之間,那一抹清恣如玉的身影,忽然喚了一聲:「明嬰。」

  程昶回過頭來。

  琮親王嘆了一聲,緩緩道:「其實,你不是明嬰吧。」

  到底是從小養在身邊的兒子,怎麼可能不熟知他的秉性?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即便在落水之後性情大變,何至於變化至斯?

  只是,雖然一開始覺得匪夷所思,到後來,也慢慢接受了事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