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令人意外的是沈娉,也不知道她是如何做的,竟然說服了京中不少世家夫人和貴女,便連惠敏郡主和安陽長公主也來湊了個熱鬧。

  罷了她還道,「若是千人署名還不夠,再待我幾日,我去趟陵城。」

  「我寄出的信應該也有回應了。」蕭國凡有名姓的才女,餘映認識過半,每月總有那麼幾天她們離得近的便會做團建,上回《女尊之國》發售她沒能第一時間看到,便是去赴會了。

  「貴精不貴多,這些名字能抵過再多一千人。」周承弋很清楚,那群夫人貴女在上面的簽字會將這倡議書的重要性提高多少。

  更別說上面還有宋老爺子的署名了。

  沒錯,宋緒文老爺子在得知此事後,瞞著餘映自己找上門來,非要在上面也落下了自己那價值不菲的字。

  誰不肯就跟誰急,擼起袖子拿著自己的鞋跟人爭論,大有聽誰說的不如意就招呼上去的架勢。

  還道,「老夫支持自己外孫女何錯之有!也只有那等不如人的酸腐之士才以打擊女子來抬高自己,便是沒有女子,也不過是一群臭魚爛蝦,上不得台面的玩意兒!」

  「老夫才不是那等老頑固。」老先生說著哼出一聲,可以說罵的非常透徹。

  沈娉拿他沒辦法,難得有些頭疼的道,「您既然知道便不該出面。」

  因支持餘映入女學之事,老先生受了不少攻訐,餘映面冷心熱,並不希望外祖父再因她而受牽連。

  老先生卻道:「豎子不足與謀,你管那些王八作甚。」

  話是這麼說,但想到那些,還是忍不住揣起手生悶氣,眼睛裡突突的往外冒火。

  沈娉無法做這個主,只要找上餘映,後者看著上面揮毫的自己沉默片刻,臉上宛若雪山消融的綻放出一個笑容,即便稍縱即逝,也叫人一時晃神難以挪開眼。

  餘映聲音依舊平淡,語調卻多了幾分漣漪,「外祖父向來固執,便隨了他的意吧。」

  遂如此。

  擇日不如撞日,周承弋拿到這千人請願書的第二日就上了早朝啟奏。

  皇帝搶在所有人之前開口,語氣是仿若被冒犯的震怒,「如此忤逆禮法之事,怎能發生,將此書上簽名之人盡數都下獄問罪,以儆效尤!」

  竟然是學了周承弋的一刀切之法,不過他這是佯裝的。

  這下子朝中本來聽到了風聲,打了不少腹稿打算勸誡一番的眾臣,趕緊都將那些話都咽了回去,你一言我一句的苦苦規勸起來,請皇帝收回成命。

  不是沒有反應過來的,卻更怕自己不勸,皇帝當真敢下令,惠敏郡主和安陽長公主自然是無事,然總要所犧牲。

  最後房丞相出列□□臉,「陛下,滄州疫情未定,蠻夷虎視眈眈,不宜再起爭端,到時候民怨四起,恐難以收場。」

  「再且說,鄉試八月舉行,此時已入夏,眾學子們寒窗苦讀十年,為秋闈準備多時,尚且只有不足一半人能入來年春的會試,她們不過臨時入考,只怕多數連考些什麼都不知道,如此又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朝堂之上應和之聲迭起,遂同意試行女子參加科舉條例。

  而他們不知道的是,鄉試雖然是八月份舉行,但符謙和趙家樓聯合整理編纂,收錄了歷年鄉試、會試、殿試真題,由周承弋套名的《五年科舉三年模擬》是早在今年春闈之後就在準備了,好巧不巧前些日子正好在兩大書坊低調上架,雖然暫時引起的熱度不大,但往後可就不好說了。

  不過由於也是第一次做教輔資料,印刷量僅有千餘本,還只在京中發售。

  沈娉自從擔任女學校長之後,就時刻關注各大書坊的消息,還專門開闢了藏書館,裡面除了餘映等師生捐贈的大量書籍外,沈娉還自掏腰包訂了《長安朝報》《長安》等雜誌。

  她第一時間便注意到這份教輔資料,在別的學子觀望之時,她沒有猶豫就下單了。

  沒辦法,儒生對女學多為嘲諷,又哪裡有願意教她們那些的呢,想要給他們上女戒女德的倒是很多。

  能有這樣一本書,於她於女學而言,已經是上上籤。

  開放女官科舉的消息一從朝中下來,京中便罵聲不迭,罵的人不止是男子,不少女子也擰著眉連連道,「成何體統。」

  「女人就該在家相夫教子」「女人懂些什麼策論」的言論甚囂塵上,還有人將矛頭引到止戈身上,言辭鑿鑿的表示,「便是這等傷風敗俗的書惹出的禍端!」

  遞到戶部請求查辦的狀紙堆的老高,有人覺得周承弋監國時候眼裡揉不得沙子,必然也是「知曉大義」的,把狀告信都送到了他這裡。

  話里話外都拿聖人言語裝腔作勢。

  周承弋正愁事情鬧得還不夠大呢,笑眯眯的先用「止戈」的馬甲寫了一篇《聖賢當如狗屁》的引戰文章發出去,而後轉手又掏出「平平無奇小天才」寫一篇言辭辛辣的反駁文章。

  兩者前後相隔兩天寄出,盡數都被趙家樓新出的《每日新聞》日刊收錄,瞬間將長安引爆。

  房丞相還記得這個平平無奇小天才,出道的第一篇稿子與止戈和四公子密切相關,在得知這兩者係為一人後,他就一直在猜測此人同太子殿下有關。

  他本以為是自己兒子房觀彥,不過現在看來,應該更像是太子殿下本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