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承弋眉梢揚了揚,明知故問道,「有何不可?」

  「有何不可,你在《琉璃玉骨》中不都寫明了嗎?」

  皇帝淡淡陳述:「帝王制度自始皇起,至今已有千年余,早已經深入人心,想要推翻豈是這點動靜就能成功的,便是蕭國就這麼亡了,也還是會冒出李國趙國。」

  「須得亂的徹底,亂的時間足夠長,能長到,將那世家百姓都拉入同一個朝不保夕的局面,將那些奠基的東西盡數打碎。到那時,重建新制度方才會有成功的曙光。」

  說到這,他忍不住笑了一聲,指尖在書上輕輕敲了兩下,發出沉悶的聲響,「弋兒,且不說你有沒有這個意願,你便就猜,真到了那樣的亂世,今朝百姓和後世之人是誇讚你目光遠大,還是咒罵你昏庸無能?」

  周承弋不用想也知道是後者。

  他其實更驚訝於自己只透露了那麼點東西,竟然就讓皇帝直接把內核全部挖了出來吃透。

  果然能將亂世扭轉的中興之主就不是簡簡單單能忽悠的。

  皇帝看著自己唯一的嫡子,禁不住嘆息,「弋兒,你明明都懂,卻因何如此固執?順應時代並不是錯。」

  因為什麼?因為他見過那個盛世。

  這話周承弋自然不能說,他只默了須臾便開口,「父皇,順應時代無錯,不順應時代亦無錯,這只是兒臣的原則。」

  這便是徹底告訴皇帝,自己與皇位註定無緣了。

  「你可真是……」皇帝讚賞周承弋的想法和固執,又可惜於他的想法和固執,自嘲了一聲,「你大抵是千年來第一個請辭的太子了,後世人也不知要如何編排朕。」

  皇帝認命的又盤算起自己的子女來,「長康可為守成之君卻身體羸弱;老五狠辣有餘卻無容人之量;小七小八年歲太小,古來幼主登基都是亡國之象……朕以為最難的會是治國之初,卻不想臨到頭,這儲君之位竟成了燙手山芋!」

  換句話說便是,開了地獄難度的遊戲副本,好不容易快打出結局線了,結果卻要因找不到接棒的隊友而作廢。

  周承弋聽著都忍不住同情起他便宜爹來,安慰道,「您長命百歲,這繼承人不就又有了。」

  皇帝沒好氣的瞪他,「朕倒也想,壽數天定,朕如何討要。」

  「那……那不是還有個綠嫵?」周承弋想起唯一的妹妹來,頓時來了勁,「綠嫵過了六月份生辰就七歲了,她敏而好學,策論精彩,身體好,性格瞧著也不差。」

  皇帝擰起眉,「綠嫵確實不錯,可她是女子,此事不合祖制。」

  周承弋直接一句:「國家都要亡了,還管什麼祖制?」

  「……」皇帝竟然一時之間找不到話來反駁,但這不妨礙他聽出話里的另一層意思,佯怒的看向周承弋,「逆子,朕還活著呢!」

  「您自己先說的,跟兒臣無關。」周承弋趕緊後撤兩步逃到安全距離,又見縫插針問道,「父皇,您說這些是不是表示放棄我了?那我這儲君的帽子,您看什麼時候摘?」

  皇帝本來就大病未愈,說話都說累了,聞言笑罵了一句,「暫且先頂著吧,往後有用呢。」

  周承弋緩緩打出一個疑問。

  就聽皇帝意味深長的說道,「你此番將朝堂攪成一團渾水倒也不是沒用,往後誰要是再敢亂伸手,朕便再休息休息,叫你上去坐幾日,想來就老實了。」

  周承弋:「……」

  他忍不住豎了個大拇指,順便在心裡給朝臣們點蠟。

  周承弋嚴重懷疑,皇帝之所以這麼晚才找上門來,就是故意的,想讓叫朝臣們多吃點教訓。

  他查案的手段很激烈,自從那日陸尚書的事情爆發之後,他就直接把朝臣們都困在金鑾殿,一個一個往外提,沒什麼毛病的放走,有毛病的左轉刑部大牢聽候發落。

  刑部大牢早已人滿為患,鎖甲軍都去看大牢了。

  而且凡是涉及邊關賑災物資的,每日只給一餐飯,叫他們不至於被餓死罷了。

  周承弋雖然早就知道皇帝不可能讓他真的動手把那群朝臣都拉去午門斬首,但想到除了戶部之外,大部分人都會放出來,還是有些不滿意。

  他想了想,決定要開一本新文《誤國》,這是一篇權謀文爽文,主角新皇斬貪官殺污吏開創盛世。

  這一看就知道是內涵的文,他還就用止戈這個已經人盡皆知的筆名寫,氣死他們。

  不過在這篇《誤國》開文之前,周承弋先攤開紙,寫下了早就想寫的另一篇短文。

  周承弋監國這段時間,除了疫情這件令人揪心的事情之外,民間的邪.教活動也是愈演愈烈,一些不知成分的人混在其中說是天要罰暴蕭,這也便罷了,竟然還鼓動民間活祭。

  所幸是被阻止下來。

  周承弋當時就很想寫一篇勸解世人破除封建迷信的文,到如今終於有時間下筆。

  鋒銳的字跡在紙上落下三個字——《天師錄》。

  其實周承弋更想稱它為《反詐騙反迷信指南》。

  《天師錄》的主角是個自封的天師,也就是騙子,他給人算命驅鬼做法場,看著好像很厲害,其實並沒有真材實料。

  什麼符咒自燃,燃點低的物質了解一下!什麼算命掐時,那叫廣撒網總有幾個中的!什麼相面準確,那叫倖存偏差!大師們心裡沒有佛祖老子神靈,只有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