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帝臉色更和藹起來,摸了摸綠嫵的頭,「肖朕。」

  綠嫵笑得乖巧羞澀,半點都不驕不躁。

  皇帝委婉的點周承爻這個「不孝子」的名字,企圖讓周承弋出面將人帶來。

  見天兒早起忙到晚的周承弋心裡頭記仇呢,假裝聽不懂,「父皇,兒臣在你眼裡難道不是人?」

  「朕說的是沒來的那個!」皇帝瞪了他一眼。

  結果翌日來的是老五和側妃,周承弋還順手就上了個眼藥,「先前父皇您病倒了,老五悲慟不已在您床邊哭的宛若孟姜女,還擔心您看不到皇孫,這不趕緊帶來給您瞧瞧。」

  皇帝和周承安齊齊黑了臉。

  後來據說那日氣氛很是不好,雖然並未吵起來,但終歸心裡有了裂痕,沒多久,皇帝就以身體不適為由,叫他們退下了。

  周承爻其實也不是故意不帶孩子進宮的,是他身體確實不爭氣,高燒遲遲不退,王妃急得都嘴裡起泡了。

  等到徹底養好了才一起進宮來。

  周承弋也見了一面,先前還丑的小孩不過短短時日不見,已經變成了另一番模樣,皮膚是繼承了周承爻的白,眼睛同王妃一樣又大又黑,就這麼好奇的盯著人臉瞧,不怕人也不怎麼哭。

  都說隔代親,皇帝見著皇長孫心裡喜歡的不行,將人抱在懷裡逗弄,「他叫什麼名字?」

  「還沒名字呢,」周承爻笑道,「等著他皇爺爺取。」

  「國泰民安,承平盛世,這孩子是平字輩的,便叫平晏吧。」皇帝緩緩道,「晏字有安樂之意,希望他這一世平安喜樂健康長壽,不要生病。」

  周承爻眼眶微濕,明白皇帝話中潛藏的意思,鎮重的點頭應是。

  這邊的含飴弄孫歲月靜好,另一邊朝堂之上,周承弋卻快要炸了。

  皇帝雖然讓周承弋監國,但同時也採取了他的意見,搞了個由太子、丞相、鍾離越組成的三權分立局面。鍾離越代表武將、丞相代表文臣,分別管兩邊的事情,這倒是省了周承弋不少的事情。

  所幸近來朝中重中之重的事還是邊關疫情,其他事情都押後,所以周承弋一開始還是挺輕鬆的。

  然而很快,外頭就亂了起來。

  坊間流傳的「若是掉下一塊橫樑砸死十個人,七個書生兩個衙內還有一個王侯家的」的話,不止在醉春樓適用,放在長安城中,雖不免有些誇張,卻也佐證京城的貴人多如狗的事實。

  世界上沒有不漏風的牆,更別說朝中都鬧出封鎖滄州這麼大的動靜了,自然有行商走貨消息靈通的人察覺出端倪,隨後便不知怎麼的傳出了「皇帝垂危,太子奪權」的流言。

  這也便罷了,周承弋不在意這些,在這種情況下,外面流傳這種謠言反倒更好些。

  然而期望落空,滄州境內竟然出現大量隱瞞病情的情況!御醫們好言相勸,能做的都做了,卻依舊得不到反饋,沒辦法,為了其他沒有染病的百姓著想,只能通過用強的手段將人抓起來集中治療。

  結果誰曾想,那群人竟然反了,直接拿鋤頭的拿鋤頭拿鎬的拿鎬,有個殺豬匠更是直接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將去他家的士兵捅傷了跑了!

  滄州軍方反應還是很快的,立刻就展開了抓捕行動,然而那幫暴民人是被抓了,瘟疫之事卻也被傳了出去。

  一時之間整個蕭國人人自危,朝官們擔心的哄抬物價、百姓暴動的事情終究還是發生了。

  便連長安城中都起了兩起因為爭搶糧食的暴力事件,其他城市境況可想而知,而且還出現了一些教派趁機開始搞宣傳傳教這類事情。

  周承弋想到滄州瘟疫一時爆發,肯定會引起一些亂子,但完全沒料到能這麼亂,真是什麼牛鬼蛇神都出來了。

  周承弋本來對朝政就不理手,這些一塊湧上來,頓時感覺一個腦子不夠用,兩隻手也不夠用,恨不能腳一起上陣,隨後又發現人手也不夠用。

  周承弋現在都不管早起睡眠不足了,他是根本睡不著,難得睡著也很快就會被突然到來的「驚喜」給弄醒,金鑾殿上完了早朝,轉頭就踏進聽政殿開小會,還跟玩遊戲一樣,每天都能隨機刷新出其他事件。

  「父皇,您放我回去寫小說吧,我下一本就寫破除封建迷信,內容都想好了,寫小說也一樣造福百姓,不必從政差。」周承弋自己都不知道說了多少次這樣的話了。

  皇帝每回都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再堅持一下。」

  堅持著堅持著,周承弋堅持等到了一個消息——送到邊關的糧草、衣物、日常用品等物資不是以次充好,就是數量不對,而那些被替換下來的東西,正在長安等地被高價售賣。

  可以判斷必定是出了內鬼,可到底是在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暫時並不知道。

  如果不是符謙在商界有著非凡的人脈,周承弋還真不一定能找到蛛絲馬跡。

  「戶部尚書,給孤說道說道吧,這事情究竟是怎麼回事。」

  周承弋解了腰間皇帝給他的龍王劍和奏章一起拍在桌上,冷冷的道,「今天你要是解釋不清楚,就以死謝罪吧。」

  作者有話要說:  今日七千八,我很努力的敲鍵盤了嗚嗚嗚。

  下章太子激烈的治國手段要上線了,皇帝馬上心肌梗塞。

  -

  小劇場

  周承弋:放我回去寫小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