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見穿著十二章袞服,頭戴金絲翼善冠的帝王步上金台端坐龍椅上,隨意的一揮衣袖,「眾卿平身。」

  王賀上前,佛塵輕揚,高亢尖利的聲音響徹整個金鑾殿:「有本啟奏,無本退朝——」

  「微臣有本奏。」房觀彥出列上到殿前去,站定的地方離周承弋只有兩三步的距離,他眉目銳利,聲音清朗的將使節團出使厄利垂亞海諸國的事情交代一清。

  搭乘使節團的大船已經在嶺南一帶靠岸,入京只是時日問題,俞仲翎派房觀彥先快馬加鞭回京,一是為了稟明情況,二也是為了讓房觀彥在皇帝面前多露面展示自己,以此告訴朝臣,房觀彥在使節團中表現不俗,他俞仲翎很滿意!

  俞仲翎素來小心眼,斤斤計較的很,便是宴席上你多吃他一塊糕點他都能記上一年半載的,直到找補回來才罷了。

  先前聽政殿的事情,他哪裡有不記仇的。偏偏他雖然煩人一些,卻也算個光明正大的人,以前被人壓一頭抑鬱不得志,所以最是看不慣德不配位的事情,就算想出氣他也只可能要房觀彥憑藉實力取勝。

  估計從出海就對其各種命面耳提,每天晚上夢中都輾轉反側,就等著這一刻揚眉吐氣呢。

  能入聽政殿開小會的那都是朝中重臣,都是官場上的老交情了,鄭御史等人還能不知道他那點小心思。

  大多都面上不動聲色,心裡啐一句「小氣鬼,喝涼水」。

  房觀彥的啟奏,群臣聽稟無人打斷,除了有俞仲翎的原因之外,還有便是眾人都知道,使節團入京便是今日朝堂之上的首要政事。

  待到房觀彥報出所有派遣使節團來訪的國家名單後,底下才迭起小聲議論。

  無他,便是這國家可太多了。每個國家出一個二到十人的使節團,再加上護送的將士,浩浩湯湯的光是想想便覺得可觀。

  「陛下,」有朝臣忍不住懷疑,「這閱兵規模是不是太小了?」

  「無妨。」皇帝卻莫名的相當自信,老神在在的道,「到了哪一日,只怕眾卿不會再有規模小的疑慮,而在紛紛進言,殺雞焉用宰牛刀。」

  皇帝說的篤定,一部分朝臣與有容焉直道「我泱泱蕭國豈是蠻夷能比」,另一部分心有疑慮,卻都清楚這時候不該,也不能下皇帝的面子,只能打算等散朝後再覲見了。

  周承弋不知道皇帝的自信從哪裡來,但他便宜爹確實不是自大的人,必然有其後手。

  此事便就此告一段落,皇帝按照慣例封賞,「朕欲意將使節從禮部分出來,建立專門處理對外政策事務的理藩院,俞仲翎調任理藩院尚書一職官至一品,諸卿覺得如何?」

  「陛下聖明。」這件事前幾天在聽政殿就已經討論通過了,朝臣們自然俯首聽命。

  皇帝頓了頓,垂眸點了房觀彥上前,「俞卿在信中多次誇讚你能力不俗,此番出使厄利垂亞海各國亦是出力甚多,看天象也從來無誤……他向朕討了個封賞,將你要過去做左侍郎,你意下如何?」

  房觀彥來之前就聽俞仲翎神神秘秘的說給他要了個封賞,他在路上特意卜了一卦,是大吉。

  本來以為最多便是官途之路終於有了起色,萬萬沒想到得了個足以入朝聽政的官!他心中驚喜,立刻要謝恩。

  皇帝卻擺了擺手,「別著急謝恩,這左侍郎一職雖只是從三品的小官,卻是理藩院副手,非是如此這般輕易便能就任的。便是朕給了你這個恩典,怕其他人也是不服。」

  房觀彥聰明的聽出言下之意,當即便回稟,「房觀彥願考今年科舉,取三甲之名以正己身。」

  「好!有志氣!不愧是丞相之子。」皇帝微微傾身,難得豪氣的笑道,「那朕就在這金鑾殿上等著觀彥金榜題名。」

  皇帝是第一次在這麼多人面前爽快的叫破房觀彥的身份,這也便意味著,十二年前的那件事情在房觀彥身上徹底翻篇了。

  房丞相沒忍住用袖子擦了擦眼睛,結果又被沈太師看到,戲謔的碰了碰他的肩膀。

  周承弋和房丞相離得近,餘光自然也瞥到了他的動作,心中也很是感慨,可以說他是親眼看著房觀彥從籍籍無名走到如今離功成名就只差一步距離的。

  他甚至也曾親手將他往前推,想要讓他的才華不被埋沒。

  如今房觀彥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迎來了這個機會。

  周承弋忍不住側眸望去。

  容貌極盛的青年對著上首拱手作揖,眉眼間帶上了他該有的自傲,朗聲斬釘截鐵的回道,「房觀彥必不負期望。」

  其後,皇帝又藉由此事,說周承弋三番舉薦有功,正式解除了那早就隱形透明的禁令,只是恢復太子身份並沒有提及,皇帝當眾也是對他喊老四。

  此話一出,周承弋和周承安同時鬆了口氣。

  「……?」周承安滿臉疑惑的轉頭看著周承弋,仿佛看他像是有什麼大病。

  周承弋是真的巴不得不當太子,上輩子就是九九六社畜,這輩子拒絕再當九九六太子,更別說皇帝了。

  兩次聽政殿和這一次上朝就已經夠他咂摸的了。

  皇帝聽著生殺予奪很是霸道厲害,但想想他便宜爹每天凌晨四點就要起床,有時候辦起公來直接通宵,還要防著這個防著那個的,要操心的事情也太多了,言行舉止還都會被人記錄揣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