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承弋莫名眉心一跳,有一種不怎麼好的預感:「他來做什麼?」

  「說是……說是陛下御令要您去……寧壽宮守夜。」

  周承弋頗有些意外的挑了挑眉。

  寧壽宮作為太后寢宮,地理位置自然是很好的,正在乾元宮後方,是整個後宮的最中央的位置,距離東宮不近不遠。

  皇帝不僅叫周承弋去靈堂守夜,還不准他帶下人,只能一個人去。

  在一開始打探就發現祝春福是個滴水不漏的人之後,一路上周承弋沒有說話,而是在思索一直都不曾有過消息的皇帝突然詐屍來這一出是怎麼回事。

  當然這思考是無用的。

  原主從小作為太子,受君臣教育荼毒十分嚴重,在他的眼中父皇先是皇才是父,對於皇帝的感官是憧憬又害怕的。

  他渴望親近,卻恪守著本分,絕不越雷池一步,於是父子之情逐漸冷卻;他渴望得到關注,卻偏偏又局限自己,讓自己泯然於眾人矣,於是皇帝的期望逐漸淡漠。

  周承弋細細搜索原主的記憶,發現這笨太子居然自從滿了十六之後,就再也不曾直視天顏,哪怕這天顏是他親爹。

  原主這堂堂太子,真是將謹小慎微做到了極致。

  其實這要是放在普通的奪嫡劇情里啊,有個那麼牛逼的戰神舅舅,謹言慎行一些確實是不錯的,但問題就在於這奪嫡劇情里,皇帝膝下子嗣單薄啊!

  他不抓緊點時間表現一下,他爹當然不放心把國家交出來啊。

  你不廢誰被廢啊!

  對此,周承弋只想說一句:到底是那個迂腐將堂堂太子教成這個糟心樣子,站出來,他保證不打死。

  總而言之,原主的記憶沒什麼參考價值,周承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殿下,老奴只能送到這裡了。」祝春福將周承弋送到寧壽宮正門前,就停下了腳步。

  周承弋往裡面看了看,能瞧見裡頭的火光,確實並無太監宮女守著。

  「有勞祝公公。」不管是出於原主的人設,還是周承弋本身,都是下意識的道了一句謝。

  祝春福似乎是頗為懷念的笑了一聲。

  周承弋走進寧壽宮,他本來以為該是只有他一人的,一走進去才發現惠敏郡主正端正的跪在一旁燒紙,而徐瑞枕在她的腿上睡著了,張牙舞爪的火光映照著她恬淡的臉。

  她輕嘆一聲,伸手揩去徐瑞臉上的淚珠,抬頭看見他驚訝一閃而過,「你怎麼來了?」

  「莫非是陛下叫你來的?」惠敏郡主不知想到了什麼,秀眉微蹙懊惱的道了聲,「糟了!」

  周承弋心口猛地一跳。

  第15章 平地驚雷

  惠敏郡主猛然想起一件事。

  徐太妃是在睡夢中安穩過世的,初時並沒有什麼異樣。

  她那時衣不解帶的照顧了一夜,頭昏腦脹的到了偏殿打算休息一會兒,因為一時睡不著,便拿出了前兩日叫人從宮外買來還沒來得及看的雜誌。

  第三期的雜誌相比前兩期來說,從封面就頗為花哨,上面印了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字。

  什么子固先生與宋緒文老先生關於「句讀」之爭、什麼《十三娘》連環畫爆更、什麼xx新作……

  她將這些紛雜的信息全部掠過,一眼就看到了碩大的打著三個驚嘆號的——「《狐夢》陰兵卷結局」幾個字。

  她登時迫不及待的翻開,短短的萬餘字竟是讓她看了三遍,最後目光凝在結尾的那段。

  雲夢狐在鬼將軍的份上插了一桿紅色的岳字旗。

  她一早就隱有的猜測,終於在此刻得到了證實。

  惠敏群主初時就蠢蠢欲動的心思,也終於在這個結局裡落地。

  十七年前慘烈的汝川戰役,不僅是三萬將士埋骨,便是汝川王同王妃世子等也盡數壯烈殉城。惠敏郡主當時年紀尚小,被不忍的王妃藏在水缸之中,成為了汝川王府唯一的活口。

  惠敏郡主一個開國異姓王侯五代宗親的身份一躍成為郡主,便是因為此。

  於每一個從汝川戰爭里活下來的人來說,鍾離元帥和其麾下鎖甲軍都是他們的救命恩人。

  作為汝川王遺孤,她應該為鍾離元帥做些什麼。

  她看到了贈刊的《讀者評論》,她研墨展紙,寫下了一則書評。

  然而寫了一半,主殿一陣譁變。

  ——徐太妃薨了。

  她在徐太妃跟前長大,徐太妃於她而言與父母親人無異。她當即慌了神,起身的時候還不小心碰到了墨汁,裙擺烏黑一片,她卻是什麼也顧不得就狂奔而出,恍惚的連手裡拿著的紙筆都不記得放下。

  直到此時此刻,她才猛地想起這一茬事情來。

  「我當時情緒悲慟六神無主,也不知道那些東西什麼時候不在手中,又被誰撿走看了去。」惠敏郡主疲憊的用手指抵著眉心的皺痕,很有些懊惱。

  周承弋見她這麼嚴肅還以為是什麼事,原來只是書評罷了。

  他立刻寬慰道,「不過一則書評,他人看了就看了,不必過多介懷。」總不會有人看一則書評還就能隔著馬甲摸到他身上去。

  惠敏郡主還是有些鬱氣,本來就因為許久沒休息而難看的臉色,更是白慘慘。

  周承弋想了想,便問她,「你在書評中都寫了什麼?」

  「倒也沒寫什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