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覺得這場大型的戰爭,應該能夠將幽帝後人的許多秘密和力量逼到人間的視線之中。

  而在這封信箋上,他做出的推測是,在魔宗暫時消失的這段時間裡,這些幽帝的後人必然想要對付林意。

  若是不能直接利用林意,那一定會從林意身邊的那些人入手。

  既然按照現在的所知,很多年前元燕和白月露便出自他們的安排,那恐怕他們會從元燕和白月露的身上著手。

  「他推測的這件事,應該很有可能。」林意深吸了一口氣,看著蕭淑菲說道。

  「你父親那裡,你師兄去和你去沒有什麼不同。」蕭淑菲知道他是什麼意思,她認真的看著他的眉眼,說道:「你應該去北魏,我也覺得他推測的很有可能,既然白月露和元燕原本就出自他們的安排,那不管她們如何隱匿蹤跡,他們都很有可能輕易的將她們找出來。」

  第一千八十九章 誓死

  湖心靜院裡,北魏皇帝的那封親筆信已經落在了蕭衍身前的炭火盆里,信的大半部分已經化為灰燼,還有一些邊緣正在炭火盆里慢慢的燃燒。

  和那名老僧談話過後不久,蕭衍對於生活起居的要求更為簡單,他一日只食一餐,後來則變成數日才食一餐。

  就連他身前那個炭火盆都是今日裡送餐食過來的人藉口會凍到那名年邁的官員,才提前放置在這裡,平日裡這裡連炭火盆都是沒有的。

  現在沒有幾個人能夠理解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但蕭衍自己明白,對於一切所需僅限於活著之後,他思考的內容會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

  他也開始明白一些真正的,並非以刻意的折磨自己為目的而修行的苦行僧進行這樣苦修的意義。

  對於此時的他而言,原先的很多東西原來可以不在意,而有些東西便應該更為珍惜。

  至於北魏皇帝的這封信箋,其中有些內容他看過之後便很快忘了,就像是水中的漣漪散開之後就馬上自然的消失,但有些感受,卻是更為清晰的在心中縈繞。

  那些文字之外,他更為讀懂的是北魏皇帝的情緒。

  他感同身受。

  因為不管對錯,他失去了母親,而北魏皇帝也是。

  隆冬里並不適合發動大規模的戰爭,道路運輸會有很大的問題,而且在嚴寒的天氣里會出現大量非戰鬥性的減員,連很多鎧甲的穿戴都會出現問題。

  然而在北魏,大量的邊軍如同遷徙的螞蟻一樣穿過了半個北魏的疆域,在皇帝的命令下,毅然決然的對關隴賀氏發動了戰爭。

  與其說是戰爭,不如說是復仇。

  北魏是很大的王朝,王朝的戰爭需要考慮深遠的後果,但很多年前,北方的那些部落的復仇,卻絲毫不考慮自己要付出的代價。

  在有明確的線索可以證明魔宗是出自這些幽帝後人的控制之下,北魏的復仇便根本不像一個龐大的王朝的復仇,而像是那些部落的復仇。

  ……

  一支北魏的騎軍出現在了隴山下的平原里。

  他們的面前不遠處,是關隴賀氏的重要要塞天武川。

  在這些邊軍的印象里,天武川是一個鎮,但遠遠看去,他們才知道這個「鎮」比他們先前在邊境駐紮的很多邊城還要大得多。

  看著覆蓋著霜花的高大城牆上許多的閃爍寒光,這支騎軍沒有過分接近,開始紮營。

  他們這兩千餘人連先鋒軍都算不上,只是先鋒軍之前的探路斥候。他們的後方不遠處,就跟著三萬先鋒軍,而三萬先鋒軍的後方,便有總數超過二十萬的大軍。

  這支騎軍沒有選擇做任何的布防,根本沒有做任何戰鬥的準備,但就在他們開始鋪開營帳,還未固定營帳的四角時,他們聽到了潮水般的呼嘯聲和馬蹄聲。

  這支騎軍沒有恐慌,只是都不解的朝著天武川的方向看去。

  他們的眼睛裡很快出現了震驚和更加不解的光芒。

  他們看到天武川里有騎軍沖了出來。

  大量的騎軍源源不斷的從天武川的數個城門之中湧出,不斷的馳入布滿霜花的平原。

  他們沒有想到,關隴賀氏的軍隊竟然不依靠堅厚的城牆固守,竟然反而直接選擇了出擊。

  這支北魏騎軍的將領是一名三十餘歲的男子。

  在邊軍的所有將領之中,他還算年輕。

  看著在短短時間裡,已經湧出天武川的數倍於他們的敵軍,他一反常態的沒有馬上發布希麼軍令。

  他們身下的馬匹已經很疲憊。

  對方那些騎軍也似乎並非只是想純粹的恐嚇他們,所以此時他知道他身後的所有弟兄也很清楚,他們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儘可能的刺激身下的戰馬,看是否能夠逃到後方先鋒軍的所在。

  另外一個選擇,便是在這裡赴死。

  哪怕早上數個月,哪怕是面對南朝的軍隊,這名年輕的北魏騎軍將領恐怕都會選擇前者。

  但這名騎軍將領和他身後這些騎軍都不想逃。

  他們就和所有那些毫不猶豫支持皇帝決定的邊軍將領一樣,一種原本有些朦朧的怪異情緒和怒火,在他們的眼中猛烈的升騰了起來。

  「幽帝後人又怎麼了?」

  「都是北魏人,我們原本將你們當成手足,你們卻用魔宗屠殺手足。」

  「人多便氣勢洶洶,難道以為我們會怕你們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