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異常簡單地說道,「發信號。」

  「發信號?」

  這幾名部將都已經跟隨了他很多年,但此時聽到他這句話,卻是有些不能理解。

  「是,讓人知道我在這裡」林望北沒有解釋,只是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狠辣的意味。

  幾名部將都沉默下來。

  看著他的臉色,這幾名部將都回過了神來,明白他是要發邊軍的求救信號。

  要讓人猜得出是林望北和他們在這裡,便是要發前朝他們所御軍隊的求救信號。

  若是在邊軍,熟悉前朝各部求救信號的將領有大把,見了這種信號,恐怕有些人即便猜不出林望北還活著,也至少可以猜出是林望北的舊部。

  但這裡是嶗山港口,不是邊軍所在,哪怕真的也有人看得懂,消息傳遞上去,也未必是邊軍之中第一時間有人來援。

  「這是我目前想到的最好的方法。」

  林望北沒有改變決定,只是說道:「我賭一下陳家會比皇帝快……哪怕我賭錯了,皇帝的人來得快,也無所謂。關鍵在於,不管是誰來得快,他們終究會發現面對的是什麼樣的可怕敵人。和這些人相比,我感覺建康的那些皇庭供奉也不過是井底之蛙。」

  第一千七十九章 西邊的夏

  林望北不知道的是,此時的建康城裡任何一名皇庭供奉都不會再是井底之蛙。

  在這條船上按照他的想法升騰起前朝他所統御的軍隊的求救信號時,在極為遙遠的吐谷渾,掌控著數十萬大軍的阿柴諄正凝立在風雪之中,等待著某個人的到來。

  在過去的月余時間裡,夏巴螢對於党項的統治已經十分穩固,事實上讓阿柴諄嫉妒和有時候感到可笑的是,有時候和能力和付出相比,運氣和時機卻反而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林意的到來加速了夏巴螢一統党項的進程,但夏巴螢立朝為「夏」,她之所以能夠如此迅速的穩固她建立的王朝,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南朝和北魏根本沒有力量來管党項和吐谷渾的事情。

  南朝被魔宗攪得一團糟,君臣不和,邊軍自己能夠保證糧草已經不易,更不用說南朝那些州郡都人心惶惶。

  至於北魏,似乎更糟。

  先前魔宗叛逃,許多北魏軍隊也隨著他叛逃到了南朝,北魏的邊境線的駐防原本就已經殘缺不全,更不用說魔宗被幽帝後人控制,再殺回了一道。

  如此情形之下,別說是夏巴螢只在党項和吐谷渾鞏固她的王朝,就算是出兵進入南朝和北魏,南朝和北魏也根本沒有多餘的力氣去平定這西部邊境。

  所以在過去的月余時間裡,即便是南朝那些自大的文人,似乎也已經默然承認了這西邊崛起的王朝。

  南朝、北魏之外,他們都甚至已經用西夏來形容夏巴螢的這個新興的王朝。

  在以往的歷史書里,一個新興的王朝要得到其餘王朝,尤其是南朝這種文人的默然認可,都是要付出戰爭的代價。

  一場戰爭讓這些已經存在的中土王朝發現這個新興的王朝和自己也是實力相差無幾,便不得不認可。

  但夏巴螢的這個王朝卻是例外。

  她的時機得天獨厚。

  和之前約定的一樣,夏巴螢在建立了自己的王朝之後,她保證了阿柴諄一定的利益,現在的吐谷渾已經很自然的納入她的王朝版圖,但令阿柴諄自己都不太能夠理解的是,她並沒有太過插手吐谷渾的統治。

  和之前相比,現在的阿柴諄在吐谷渾甚至有著更多的實際控制權。

  關鍵在於,靈冰那件事已經令他足夠警醒,他知道夏巴螢絕對不信任自己。

  所以他想不明白。

  他很多事情都會沉思其中的原因,此時在風雪之中等待著某個人到來時,他也忍不住在想這件事情。

  風雪漸盛。

  此時魔宗所在的星洲一帶的海域之中溫暖如春,但此地卻依舊隆冬酷寒。

  他和數千騎軍雖然停頓駐紮之地是一片避風的山坡,但雪花不斷飄落下來,卻將他和這些騎軍的衣盔都徹底染成了白色。

  他想得有些入神,以至於風雪之中傳來示警的箭鳴,他才醒覺視線前方那條被風雪覆蓋的山崖邊緣的小道上,出現了三名騎者。

  看著這三道顯得有些孤單的三道身影,他的眉頭緩緩的蹙了起來。

  山崖峭壁上的羊腸小道原本就崎嶇危險,即便是那些經常往返於這種道路上的馬幫也會對這種道路保持著足夠的敬畏,在冰雪隆冬時,他們根本不會再做行走的嘗試。

  然而這三名騎者在風雪之中行來,姿態卻似乎十分悠閒。

  盞茶的時間過後,這三名騎者來到了他所在的山坡下方,然後這三名騎者棄馬步行,朝著他走來。

  這三名騎者身穿著普通的黑色棉袍,帶著竹笠,一時甚至看不到面目。

  在氣勢營造這種事情上,軍隊絕對要比尋常的修行者強出太多,阿柴諄沒有興趣也不想浪費時間來讓對方體現出更多的氣勢。他遠遠的便微諷道:「我在這裡等你們,你們大可快一些。」

  「有些人不值得等,有些人卻值得。」這三名戴著竹笠的來者之中,一人笑了起來,說道:「我們當然是值得將軍等的那種。」

  說完這句,這人似乎也不想讓阿柴諄生出更多不快的情緒,他抬起了頭,扶了扶頭上戴著的竹笠,露出了自己的大半張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