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若論個人戰力,在南朝邊軍之中,韋睿恐怕排不上號,但韋睿在北魏都有「韋虎」的稱號,這麼多年令北魏邊軍聞風喪膽,靠的便是實打實的戰功。

  無論是謀略,統軍,還是調和一些部將的矛盾,以及和地方諸門閥的關係,韋睿在南朝的邊軍說是第二,恐怕沒有人敢說自己是第一。

  當這樣的消息在明威和定遠邊軍的營區之中散布開來,明明是個艷陽天,但許多將領抬頭望向中軍大營的方向,心中卻驟然堆積了沉沉的陰霾。

  雖然由於之前的鐘離大勝,南朝邊軍已經占據邊境的主動權,北魏的魔宗背叛,又導致北魏的諸多軍防變得毫無秘密可言,但按照常理,北魏的諸多軍隊剛剛叛變過來,正是需要整頓收編,韋睿大將軍正是最佳人選。

  只要整治得當,接下來南朝邊軍便立即可以發動會獵般的絞殺,一舉攻入北魏,如此一來,最快不過數年,天下可以一統。

  江州雖然統轄之豫章郡、鄱陽郡、廬陵郡、臨川郡等十郡,在南朝也算是重地,但這樣的地方,便是調一有用的文臣過去,也是同樣可以管轄得當,何必要調韋睿大將軍過去。

  要練水軍?

  江州最適合的便是練水軍,韋睿大將軍帶水軍恐怕也是當朝第一。

  但南朝的水軍本來已經強橫,而北魏的水軍本來就弱,在前面的數次大戰之中,也早已被打了個乾淨。

  接下來南朝邊軍若是長驅直入,直逼洛陽,那都是陸戰,需要什麼更強橫的水軍?

  加封兩千石,這的確是足夠優厚的封賞,但任何了解韋睿大將軍的人都知道,韋睿大將軍何在乎這些?

  江州一帶都是些不成器的水軍,需要操練,韋睿大將軍這樣的老將,過去之後,便近乎被奪了兵權,實在又是一個明升暗降。

  明威邊軍的中軍大營之中,坐著六七名將領。

  這六七名將領除了韋睿之外,其餘也都是明威和定遠的最高階將領。

  除了韋睿面色還算溫和,只是眼中隱有憂色之外,其餘的人都是面色極為陰沉。

  「沈約扶了她兒子登基,她卻去殺沈約的老師,她的腦子被驢踢了麼?」

  一聲悶雷般的怒喝聲驟然響起。

  邊軍的將領素來沒有多少好脾氣,說話起來自然也不像建康的那些官員那般文縐縐。

  「她既然是南天三聖之一,此舉應該一是為自己禁足多年的發泄與立威,二是確定自己已是天下獨聖,再無抗手者。」韋睿擺了擺手,示意那名將領不要動怒,邊軍和建康隔得太遠,雖然各軍都有密探分布南朝各處,但一些最新的變故還未傳遞過來,只不過僅憑現在傳遞過來的一些有限訊息,韋睿卻是已經直接猜准了當時皇太后的所想。

  「只是她這樣的行事,難免被人利用。調我去江州……看來建康已有大事發生。」韋睿在心中輕嘆了一聲,眼角驟然多出了幾縷皺紋,「她忌憚沈約一脈,自然更忌憚何修行一脈,她隱修多年之後出來卻是如此行事,是變本加厲,皇帝不想約束,那自然是想借她之力,以皇帝的手段……接下來林意自然首當其衝。他調我去江州,最大的原因,應該是我之前和鐵策軍諸多交集。和鐵策軍那些修行者過於親近。」

  「這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一名老將重重冷哼。

  這營帳之中都是自己人,這些將領說話起來,自然也根本不在意分寸。

  「林意既得人心,而且坐擁党項,羽翼已豐。」

  韋睿搖了搖頭,道:「他這人原本就恩怨分明,恐怕大戰已不可能避免。」

  在場的諸多將領原先心中也已有猜測,但此時聽到韋睿這麼說,他們心中都有如壓了重石。

  任何久經戰陣的大將都絕對不會輕視自己的對手,而林意這樣甚至能夠以一人之力獨抗大軍的修行者,他們更是不可能輕視。

  若是真的大戰要起,他們被迫和林意對敵,那該如何?

  第八百八十一章 喜憂

  「我已老了。」

  韋睿嘆息了一聲,他呆呆的看著被風吹動的營帳帘子,緩緩地說道:「如此視作告老還鄉,哪怕在江州終老,倒也算是安享晚年,將軍免得陣上死。只是將來風雲變化,我最怕見到的,卻是見到手足相殘。」

  這些將領都是徹底的沉默下來。

  甘心終究是不甘心的。

  換了他們之中任何一人,從鎮戊軍到邊軍,耗盡了全部心血,眼見可以達成平生所望,卻不得不歸老,任誰都無法甘心。

  只是違背聖命,和手足廝殺,這對於他們而言便更不願意。

  但若是真的和前朝末年一樣,要到了皇位之爭的時候,他們這些邊軍最終如何抉擇,卻都是現在無法預知之事。

  明威、定遠兩部邊軍平時絕大多數將領極為熟悉,算得上同氣連枝,但勇武、壯威和宣威三部,其中一些高階將領,恐怕是人人都有不同的打算。

  「我這一生,不曾惜命。臨行時不想多言,但有些話卻如哽在喉,不得不說。」

  韋睿走出了營帳,在準備離開前對著這些將領說道:「為臣子者,必須忠,但切莫愚。心中實在為難,便不如不為。」

  這些將領心中沉重,最多只是點頭,也不回應,沉默一片。

  但聽說敬愛的韋虎大將軍即將離開,這連綿的軍營之中,卻是隱約的哭聲連成一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