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名身穿紅鎧的將領第一時間想通了什麼,沉聲道:「所以的確牽制絕對不夠,必須讓中山王元英的軍隊也疲於奔命,甚至被迫返師。」

  聽著他的這句話,這營帳中其餘那些還沉默不語的將領同時吃驚起來,「您的意思……」

  「元英能出奇兵,我們當然也可以。此時北魏的精銳軍隊都已經在我朝境內,不需要多,我們只需數萬精銳,也和他一樣,繞路奔襲北魏重城,只要做到看似直逼洛陽,按我的推演,北魏便一定會讓他揮師回救。」

  這名老將平靜但堅定道:「他的軍隊只要回師,党項那些人絕對不會出兵,他們不出兵,我們便不會折損兵力在應付他們的大軍上。」

  「若真能如此,哪怕我領軍,死在北魏也是無憾。」

  那名黑臉將軍寒聲道:「但蕭宏絕對不會答應。這些人處事太過優柔,這種謀劃在他們看來太過激進。」

  「我終於明白陳盡如為什麼寧願做那樣的事情,也不想讓他領軍。」一名從未出聲的中年將領輕聲道:「你們之前還抱有希望,等著他召集議事,但我在入夜之前,便覺得他肯定不會這麼做。陳盡如在鍾離……而且此時在鍾離率軍死戰的是誰?是林望北的兒子。」

  營帳之中所有的將領都明白他這些話的意思。

  明威和定遠兩部邊軍之中,有許多都是當年林望北的舊部。

  子憑父貴,父也可以憑子東山再起。

  若是林意立下不世戰功,而且能夠活下來,那林意在軍中能夠得到什麼樣的支持?

  林意和林望北,恐怕會成為蕭家眼中巨大的隱患。

  「終究太過小氣,這是最大的問題。」一名將領恨恨地說道。

  很多反對蕭宏的將領意見都是出奇一致,蕭宏最大的問題,並非是戰略上的布局,而是他的為人太過小家子氣。

  「我起先便告訴你們少些憤怒,少些抱怨,多想些辦法。」

  這名老將感慨的笑了起來,道:「這只是我們最終要達成的目的,既然我們看法一致,我們只需要想辦法完成這樣的事情,不管他同意還是反對。那具騰蛇重鎧……蕭家肯定不會同意落在林意手上,但還不是到了他手中?」

  第五百三十三章 兩名女子

  朝起洗漱,用膳,接著讀些詩書,焚香修行……即便是已在戰區之中的邊城,蕭淑霏的起居和每日裡所做的事情,似乎和建康城裡也沒有什麼不同。

  哪怕是所住的幽靜院落,布置也是十分雅致,連花草都是按照她的喜好。

  然而從很多天之前,陳寶菀或是齊珠璣的書信都不可能傳遞到她手中之後,她便清楚,在出了陳家軍師那件事情之後,她的處境和之前已經截然不同。

  她十分清楚,對於家中而言,自己的最大意義並非是作為一名修行者存在,而是在很多時候,她能夠成為建立某種強有力盟約的基礎。

  在過往無數的朝代里,很多公主的聯姻就是最重要的籠絡力量的手段。

  哪怕她的父母再怎麼疼愛她,都不會改變這個事實。

  而且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父親蕭宏最大的問題,並非是因為小氣,而是因為他從來不會忤逆他的皇兄,也就是現今南朝皇帝蕭衍的任何意見或者態度。

  在所有的南朝人看來,南朝當然是所有人的南朝。

  但在她父親的眼中,南朝當然是他皇兄的南朝。

  他所做的一切,並非是為了南朝,而是為了維護他皇兄的統治。

  這是最根本的立場不同。

  林意從來都不在他的選擇名單上。

  對於他而言,林意的存在便意味著她有著忤逆他的可能。

  如果不是她保持著絕對的克制,當日他便不只是派人去警告林意這麼簡單。

  現在林意對於他父親而言,最不能容忍的除了這點之外,並不是林望北的關係,而是林意和陳家走得近。

  陳家的力量令人敬畏。

  陳家是此時南朝必須依靠,但又足以對蕭家造成威脅的強大力量。

  所以她很清楚,哪怕此時南朝和北魏之間正在進行著一場決定兩朝命運的大戰,但是在他父親的心目之中,恐怕陳家才是最大的威脅。

  若只是基於某件事情的對錯,或許可以有試著諫言和扭轉的可能,但性情和所處地位導致的根本性問題,卻是不可能有絲毫改變。

  所以在那年同窗會,她回到建康城準備和林意告別來這些邊城的時候,她手中其實即便握著和陳寶菀同樣的舉薦書時,她的情緒也是十分複雜。

  她即想林意能夠平安喜樂的過完一生,不被這種戰亂和權貴之間的陰謀所左右,但心中卻又懷著少女的那種憧憬和希望。

  她又想林意能夠變得足夠強大,強大到能夠改變她家中的想法。

  她很難抉擇。

  但最終陳寶菀先她一步將舉薦書交到了林意的手中。

  她知道陳寶菀不可能知道她的想法,也不可能知道她想做卻還在艱難抉擇的這件事,那麼卑微弱小的林意,也不值得成為陳家的棋子,所以這只能歸結於天意和命運,和陳家和蕭家的爭鬥無關。

  但接下來的所有一切發展,便都不受她的控制,和她事與願違。

  林意在眉山之中大放異彩,成為鐵策軍的將領,接著又成了劍閣之主……但卻似乎和蕭家走得越來越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