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現今的北魏皇太后和皇帝看來,近是好事,南方王朝有很多東西可以學習,因為靠得近,很多匠師的經驗,將會隨著貿易往來而自然的流入北魏。

  取長補短,一個王朝才會興盛。

  然而在前朝皇帝和現今北魏的一些權貴看來,近則有巨大隱患,就如之前北魏層出不窮的南方密探、細作一樣,洛陽有太多南方搬遷過來的人,有些甚至在前朝就從南方搬遷過來定居,祖上都不可考。

  這些人對於南方的生活方式都很嚮往,而且心中對南方王朝十分親近。

  這樣的親近,若是在平時的政事和戰爭上,體現為態度,那便十分危險。

  因為隔得近,所以甚至洛陽有許多學士、修行者,都有過在南方求學和修行的經驗。

  留下這冊武經的,便是其中之一。

  南劍北刀。

  南方王朝自古以來,多以農耕、魚牧為主,魚米的富庶使許多人的生活安定,不需要在野外風餐露宿的遊牧和打獵之後,武器很多時候成為配飾,追求美觀,劍便大行其道。

  許多文士甚至也佩劍,作為裝飾。

  所以南方王朝對劍的研究遠超出北方王朝,許多代的修行者的經驗形成的劍技甚至飛劍使用的法門,遠超北方王朝。

  反觀南方王朝,在馬背上顛簸,來去如風,性格大多粗狂,刀法的大開大合更為適合砍殺。

  所以在北方形成王朝之前,諸多部落之間的廝殺,便都是刀、箭為主。

  在數百年前開始,北方的修行者用刀已經十分精妙,南方所不能及。

  在七十餘年前的洛陽,便有一名北方修行者到了南方,學劍十年,然後左手刀,右手劍,刀劍戰法精妙絕倫,甚至可以越境而戰。

  後來這名修行者被人稱為冷刀狂劍。

  他的右手劍法狂野蠻狠無比,而他的右手刀卻是陰冷至極,往往出刀時的時機和角度讓人根本意想不到。

  在當年的洛陽,這名修行者的門人弟子眾多,只是他去世之後不過十餘年,他門下弟子卻陷入刀劍之爭,有一些弟子練刀出色,有一些弟子練劍出色,便爭刀強還是劍強,這刀劍合一的手段,反而式微。

  不只是修行者的世界,在過往的許多代王朝更替之中,發生的許多事情,在後來人看來都很愚蠢,只是身在其中扮演當時角色的人,卻不會有這樣的感覺。

  那些前人的事情,元燕不會在心中評論,一件事情的形成,有諸多原因,而且對於她而言,去評論那些事情也毫無意義。

  只是她十分清楚,這冊「冷刀狂劍」在數十年前便是歸了前朝河間郡王家,到現在為止,河間郡王家依舊是北魏境內的望族、權貴門閥。

  那這冊東西,怎麼會流傳到南朝三清老人的手中?

  她覺得自己回到北魏之後,一定要好好的查一查。

  林意看的誌異類的雜文筆記原本就多,而且冷刀狂劍的名氣本來就大,距離現世的時間也並不算長,這名北方宗師的一些東西對南方的修行者甚至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在現今的南朝夜郎郡和黃水郡一帶,甚至有兩個劍派的劍經也是來自於冷刀狂劍的狂劍法。

  所以他很清楚,這冊東西到底是什麼。

  對於他這種走大俱羅之道的修行者而言,這樣的一冊武經,自然是有用到了極點。

  他粗陋看了幾頁,這種武經論述的東西並不簡單,要想修行也是由淺入深,要花不少時間。

  所以他將這冊武經也貼身收好,接著拿起最後的一件東西,唯有拇指大小的白玉丹瓶。

  白玉丹瓶的蓋子也是用白玉雕刻而成,是個旋蓋。

  當林意將它打開的瞬間,一種如烈酒般的氣味,頓時瀰漫開來,讓人的頭腦和整個身體都如同一沉。

  「這是?」

  元燕的腦海之中電光一閃,她頓時呼吸停頓。

  「這是什麼丹藥?」

  林意卻是不解,他對著瓶口看進去,發現內里有十餘顆黑色菜籽般細小的丹丸,這藥氣真的如同烈酒,他就嗅了幾下,就有種血流加速,面紅耳赤卻是身體飄飄然的微醺之感。

  「你知道?」

  林意看到元燕的臉色有些怪異,他便忍不住問了一句。

  元燕深吸了一口氣,她臉色連變了數遍,這才略微鎮定下來,緩緩地說道:「這是永壽丹。」

  「永壽丹?」

  林意倒抽了一口冷氣。

  他在戰陣之中面對承天境的張念平時,都只有面對猛虎的那種天生畏懼感,但卻都沒有驚駭到渾身發顫。

  然而他此時托著這個丹瓶的手,卻是有些微微發抖。

  這永壽丹的來歷太大。

  甚至可以說,當年南梁刺史蕭衍兵變奪取皇位,也和這永壽丹有一定的關係。

  前朝皇帝蕭寶卷昏庸,他自身懶得修行,卻是想遍尋天下靈藥,延壽長生,他在皇宮裡設有大藥處,用的都是一些宦官,專門為他收刮靈藥。

  只是這些宦官深得他信任,甚至幫他處理政事,最終他丟了姓名和皇位,也是其中的兩位掌權宦官投靠了蕭衍。

  但這大藥處倒不是一事無成,這永壽丹,便是大藥處的驚人手筆之一。

  第一百四十七章 精力無窮

  永壽丹據說匯聚了十七種罕見的靈藥煉製而成,它到底能不能讓人永壽沒有人知道,因為服用最多的前朝皇帝蕭寶卷最終都被兩名掌權宦官砍了腦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