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名瘦高老人絕對非同小可,至少是當年齊天學院那些平時隱而不出世的老修士一流。

  他之前和自己的對話,皆有深意。

  意思便是,連這樣一名修為不知多高的前輩都覺得大俱羅的修行之道可行,後世有可借鑑之處,但要真正修煉,卻不知能不能成,因為沒有人試過。

  所以最後這名瘦高老人都刻意交待,道理是這個道理,林意要三思而行。

  但對於林意自己而言,這卻是打開了一個新的天地。

  當他最後回答這老人時,他便已經下定決心要一試。

  至於如何開始,具體的修行方法,他隱然覺得,就在這幾本古書和筆記之中。

  否則這名瘦高老人不會刻意提出讓他將這幾本古書和筆記帶走。

  林意將這幾本古書和筆記理了一理,就當胸一抱,直接走出這藏書樓。

  果然看門人遠遠見了他也只是頷首為禮,根本不阻攔。

  他本身是個書痴,出了齊天學院,便直奔家中小院,把門一關便接著仔細看起這些書來。

  從日間到了夜幕時分,他將這些古書和筆記全部細細讀完了。

  簡而言之,這些古書和筆記都將大俱羅的修煉方法歸結為:「肉身成聖」。

  例如有些蟻蟲,可以搬動比自己身體沉重不知道多少倍的重物,有些獸類,可以避百毒,連最毒的毒蛇都可以當做食物,連被毒液入體都可以安然化之,有些異獸,甚至可以斷體重生。

  人之肉身,斷然不可能有如此神異。

  但大俱羅的方法,就是不斷用各種方法,將自己的肉身潛能不斷激發增強,擁有這些神異。

  當肉身強至一定程度,便吸納特殊元氣入體,融煉真元,即便這真元對身體有害,也依靠肉身的強大硬扛住,接著又用這真元推動氣血流動,再強健肉身,如此周而復始。

  按照這幾本古書和筆記所言,大俱羅之所以當時公認北境無敵,是因為無論任何時代的修行者,真元修為不論多高,肉身力量終有極限,當真元耗盡,便容易被殺死,所以一般的修行者最終便是百人敵,但大俱羅真元耗盡也無所謂,他憑藉肉身力量便可以輕易擊殺武者,揮手之間擊飛車馬,更何況中劍中刀都能繼續戰鬥,所以連許多修行者和武者聯手,都很難困得住他。

  等到夜色漸濃,林意點起油燈時,眼前的一幕讓他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氣。

  這幾本古書和筆記上,隨著油燈昏黃的光芒灑落,漸漸泛起銀色的痕跡。

  這些銀色的痕跡漸漸由點泛成線,變成字跡,變成圖錄。

  林意看明白了。

  這些字跡都屬於同一個人。

  這些也是筆記,是有人翻閱這幾本古書和筆記時,寫下的感悟和體會,以及修行大俱羅這種肉身成聖法時,每一步或許可行的方法。

  不出意外,這些字跡便應該出自那名瘦高老人之手。

  在搖曳的火光里,林意搖了搖頭。

  他依舊不可能知道那名老人的真正身份,但他明白,這名老人的身份和修為,恐怕比自己先前想的還要高。

  時間緩慢而不變的流逝著。

  他看著這些字跡和圖錄,就像是最虛心的學生,在和一位名師進行一場有關學術的辯證。

  這些字跡里許多用語並不堅定,有些推斷只是用極可能這樣的字眼。

  但林意緩緩的抬起頭來,他的目光卻越來越安靜堅定。

  不試,便永遠只是可能。

  他收好所有這些古書和筆記,開始第一步。

  若是前面的都沒有做好,都無法完成,再看後面的那些推論便沒有任何的意義。

  而且在他看來,只有當他開始真正選擇這條路修行,當他漸有心得和體會時,再看後面的那些道理,或者感悟就會不同,或許還能發現那些道理之中的不足甚至錯誤之處。

  一縷炊煙從這間小院中升起。

  在整個建康城陷於安眠,夜深人靜時,這名少年卻是已經安靜的選擇了一條迥異於當世所有修行者的道路。

  ……

  林意開始生火做飯。

  一開始不斷增加自己的食量,迅速的煉五穀之氣為己用,按照他和那名瘦高老人的所查,是並沒有任何古籍說清楚大俱羅是到底用了何種呼吸吐納或者煉體法。

  但是按照老人的建議,用金蟾雷音法和真氣刺竅術,便應該能夠達到同等效果。

  至於一開始避肉食而純食五穀,所有這些古書、筆記,都是同樣揣測。

  肉食在迅速補充體力和強健身體方面自然優於五穀,但是五穀之氣較純,一開始修行時,煉五穀之氣,對身體的不利作用便更少。

  其中有筆記和那名老人都是推斷,只要修煉到一定程度,便可加入肉食,修煉進境更快。

  對此林意也是十分認同。

  第十一章 知見障

  南天院是在建康城南鳴鼓山上。

  林意這住所是在城北。

  若是沒有馬車,步行去就是晨時出發,要傍晚才到,大半日的時間。

  南天院也是寄宿,即便有可以離院的時間,估計也很難得會回這處住所了。

  林意米缸里本身存糧不多,夠他平時食量幾天的量,想到這些,他索性便是全部一鍋煮了。

  金蟾雷音法是一門以吐納帶動內臟鼓動,壯大內腑的修行法門,掌握熟練,呼吸吐納之間腹部如金蟾鼓氣,內臟之中如有雷音震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