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宋維揚點頭說:「是的,社會當中的個體,就相當於一隻螞蟻或蜜蜂。凱文·凱利說,用回旋加速器和X光機來探查一隻蜜蜂,你永遠也不能從中找出蜂巢的特性。人也一樣嘛,你單獨觀察個人,或聰明或愚昧,或淵博或無知,他都只是單個的人。但是,網際網路能夠把無數個人連接起來,在網絡當中,人們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啟發、共同創造,那就形成了一個個集群。而集群力量融合在一起,就會出現『湧現』的特徵。所以我認為,Web2.0概念其實就是蜂巢效應作用於網際網路,網絡是蜂巢,網民是蜜蜂。」

  胡松問:「這都是凱文·凱利的理論嗎?」

  宋維揚說:「可以算是。凱文·凱利在書中說,隨著成員數目的增加,兩個或更多成員之間可能的互相作用呈指數級增長。當連接度高且成員數目大的時候,就產生了群體行為的動態特徵。所謂量變引起質變,現在P2P技術越來越成熟,已經足以支撐網際網路的蜂群效應。每一個網民的增加,都讓網際網路的內容發展呈指數級增長,未來一年的網際網路成果,可能抵得上過去十年的成果,這就屬於一種『湧現』特徵。所以我說網際網路新時代來了,Web2.0時代的繁榮,將遠遠超過Web1.0時代。」

  胡松道:「能更詳細的闡述Web2.0的特徵嗎?」

  「基本特徵我在網際網路大會上已經說了,」宋維揚道,「我來複述一下凱文·凱利在《失控》中的描述,他認為集群系統有以下好處:第一,可適應性,集群系統可在部分構件失效的情況下,繼續生存或適應新的激勵信號;第二,可進化性,集群中的個體經歷和演變,能夠從一個個體傳遞到另一個個體,最終引發群體性的進化;第三,無限性,集群系統當中,正反饋能導致秩序遞增,自發的秩序能創造更多的秩序,信息能夠孕育更多信息,生命能夠繁殖更多生命;第四,新穎性……」

  胡松問:「那集群系統有缺點嗎?」

  宋維揚說:「有啊,我們用網際網路來舉例。非最優性,以前是網站把控網絡,Web2.0時代是人人創造網絡。在沒有中央大腦控制的情況下,網絡資源分配混亂,冗餘內容大量增加,網民和程式設計師的重複努力隨處可見。還有不可控性,在Web2.0時代,沒有誰是權威,人人都是英雄,資本和程式設計師無法控制發展方向,只能順應網際網路的發展潮流。還有非即刻性……」

  胡松說:「所以凱文·凱利預言了Web2.0時代的到來?」

  「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宋維揚道,「凱文·凱利的思想論述,屬於Web2.0的基礎理論,既清晰又模糊,他當時也不知道P2P技術能發展到現在這種程度。可以說,凱文·凱利看到了大方向,但細節發展會超乎他的想像。但凱文·凱利有句話特別精妙,他說集群系統屬於『群氓的智慧』,這句話概括了Web2.0時代,人人都很平凡,但人人都是英雄。」

  胡松道:「你非常喜歡閱讀嗎?《失控》這本書好像還沒在中國出版。」

  「我讀的是英文原版,」宋維揚說,「凱文·凱利在西方計算機和網絡界影響很大,他在創辦《連線》雜誌之前,賈伯斯就已經是他的忠實讀者,那個時候還是80年代。」

  胡松說:「不管是集群效應,還是蜂群效應,這都好像是社會學的理論。」

  宋維揚笑道:「我大學裡面讀的就是社會學專業。」

  胡松道:「那是否可以理解成,你提出Web2.0概念,並非基於計算機和網際網路知識,而是源自於你的社會學思維?」

  「可以這麼說。」宋維揚道。

  胡松道:「Web2.0會給現實社會帶來影響嗎?」

  宋維揚道:「我認為,Web2.0和現實社會互相影響。但到了Web3.0時代,網際網路和現實社會將合二為一、密不可分,不使用網際網路將很難在社會上生存。」

  胡松笑道:「不上網就會死嗎?」

  宋維揚說:「死倒不至於,但肯定與社會脫節,就像一個終南山隱居修士。人是群體性、社會性動物……」

  胡松很快就發現,不上網會不會與社會脫節他不知道,但他今天的採訪已經與預設稿脫節了。他本來想跟宋維揚聊科技、聊網絡,卻朝著社會學與哲學的方向一去不回,好幾次他想扳正都扳不回來,宋維揚總是聊著聊著就聊成了社會學與哲學問題,甚至最後朝著心理學方向狂奔。

  嗯,宋維揚在復旦讀書那會兒,心理學也是必修科目。

  當話題越聊越深入,胡松已經快招架不住了,都不知道該怎麼接話提問了,只能引導宋維揚繼續往下說。最終,兩人在傳播學領域碰頭,這是胡松本來的專業,他終於能夠比較針對性的提問。

  回到雜誌社,胡松在文章開頭就寫道:「宋維揚並非純粹的商人,他更像一個哲學家、社會學家、心理學家,他對傳播學也有非常深刻的了解……」

  第590章 【馬博士成了神州科技形象大使】

  上午接受完《瞭望》採訪,下午就要跑去復旦做演講。

  如果不是老校長親自打電話,宋維揚是真不想去的。搜狗搜索在復旦贊助的數據處理項目,因為某種原因一波三折,這個事情讓丁明很不爽,就因為是復旦校友,搜狗才在盛海贊助復旦而非上交。

  去年的復旦計算機系都還很牛逼,拿到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的亞洲區冠軍,並在全球總決賽當中也取得了好成績。今年復旦又創辦了軟體學院,總體實力也是特別牛逼,這一屆學生後來出了不少厲害人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