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宋維揚笑道:「張先生,你這剛剛回國,就有無數的崇拜者啊。」

  「好說,好說,段老闆太客氣了。」張如京連忙回禮。

  宋維揚道:「現在雖然晶片市場不景氣,但我會儘量幫忙拉客戶。神州科技旗下所有產品的晶片,都會逐步請中芯國際做代工,一點點的實現國產化。我在電話里也跟朋友聯繫過了,包括眼前這位段老闆,步步高也會慢慢的跟中芯國際合作。還有華為那邊,他們每年需要很多晶片,任總已經向我表態了,只要中芯國際的質量過硬,明年就會拿出五分之一的晶片訂單請中芯代工。」

  張如京大喜,雖說他信奉逆市建廠的金科玉律,但心裡其實是沒底的。之前兜底的是中國政府,相關部門直接給出承諾,中芯國際在盈利前可以不上增值稅,可見中央是有多想發展民族晶片產業。

  現在宋維揚一口氣拉來好幾家公司的訂單,甚至還有華為這種晶片使用大戶,張如京心裡的大石頭徹底放下了。

  宋維揚笑道:「所以我不擔心沒有客戶,只擔心中芯國際的產能不足。」

  張如京拍著胸脯道:「這個你放心,三年之內,我至少要建立4條生產線,產能絕對不是問題。」

  「三年4條?」段勇平都驚呆了。

  只有郭光昌不了解這個行業,完全不知道三年4條生產線意味著什麼。如果換成其他人說這種話,百分之百屬於吹牛逼,可以直接歸為騙子行列。

  當年偉人問王院士:「你們一定要把大規模集成電路搞上去,一年行嗎?」

  這個提問的特殊背景,是王院士在大會堂痛心疾首的說:「全國共有600多家半導體生產工廠,我們一年生產的集成電路總量,只等於日苯一家大型工廠月產量的十分之一!」

  11年前,中央啟動「908工程」,打算大力扶持晶片產業。結果行政審批花了2年,技術引進花了3年,建廠施工花了2年,投產的時候已經屬於淘汰技術,晶片月產量僅有800片。

  當時恰逢德州儀器裁撤部門,張如京失業回到彎彎,被輾轉請到大陸來指導工作。張如京僅用了半年時間,就讓月產量800片的晶片工廠,改造之後達到盈虧平衡,「908工程」項目才終於通過驗收。

  那可是國家項目啊,折騰了整整七年,連工程驗收都通不過。

  張如京在國外的名氣就不說了,為啥一宣布到大陸創業,上實(國企)便立即投入大量資金支持,正是因為張如京以一己之力讓「908工程」通過——他有信心放出三年建4條生產線的豪言。

  歷史上,張如京三年之內建成了5條生產線,而且投入的資金還非常少。

  這正是趕上了晶片行業不景氣的「好時候」,如果全球晶片需求量旺盛,那即便有高盛等美企做擔保,張如京都不可能買到好設備。但恰巧今年晶片生意不好做了,全球各大廠商都在減產,張如京才能以超低的價格,購入了大量的二手設備。

  國內企業建晶片工廠,那是數年磨一劍,費盡心思才能建成一條生產線。張如京則屬於批發白菜,平均半年建成一條,那速度讓全球業界咋舌,兩三年時間就把中芯國際帶到世界第四。

  也因此,中芯國際成為某些人的眼中釘,不弄死就根本睡不好覺。

  宋維揚突然說:「對了,京城的『中星微』是專門設計晶片的,我在裡面也有投資,張先生可以跟『中星微』多多聯繫。方舟科技(中芯微)也研發出方舟1號晶片,明年很可能就要開始量產,這家公司我也有投資,我可以把訂單全部交給中芯國際來代工。還有清華紫光,他們的晶片需求量也很大,我能拉一部分訂單過來。」

  「宋老闆厲害!」張如京忍不住豎起大拇指,恨不得抱著宋維揚親兩口。

  這個時候就體現出影響力了,宋維揚廣交朋友做散財童子,不管在相關企業賺不賺錢,但他隨時都可以幫忙拉來大量訂單。

  有了宋維揚幫忙,中芯國際的發展肯定比原時空更快,也會讓台積電更加難以容忍。

  郭光昌這個做醫藥的,雖然不懂專業技術,但也能看出宋維揚霸氣側漏。他心裡多少有些崇拜,舉杯道:「來,為老宋的牛逼干一杯!」

  「乾杯!」段勇平立即附和。

  郭光昌提議道:「要不把張先生也拉進金牛會吧。」

  段勇平說:「這個可以。」

  張如京雖然不喜歡拉幫結派,但也並非那種埋頭搞技術的人,在了解金牛會的情況之後,立即答應加入進來。

  宋維揚問:「老段,你這跑去美國了,今年的聚會還參加不?」

  段勇平笑道:「我先去美國把手續辦妥,年中還要回步步高開董事會,剛好能趕上今年的聚會。今後每年都這樣,八月初回來,開完董事會就見老朋友。」

  「那行,」宋維揚笑著說,「不然我肯定開除你這個美國鬼子的會籍。」

  「哈哈哈哈!」眾人大笑。

  幾個男人聊得很歡,兩位美女也沒閒著。

  王津媛低聲說著悄悄話:「小林,你老公可真威風,走到哪裡都是全場中心焦點。」

  「他就會出風頭,我已經習慣了。」林卓韻的兩隻眼睛都笑成了月牙形狀。

  第529章 【數位化與耍猴】

  多年以後,當你打開2001年的報刊雜誌,你會發現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