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就引出本論文的第二個內容,即糧食危機。我這次主要調查的是長江流域的產量大省,耕地拋荒情況已經越來越嚴重。由於這些地區靠近長江水道,信息資訊和思想觀念都相對開放,在種糧實質上虧損的情況下,許多農民選擇外出打工。」

  「交通越發達的農村,這種情況越嚴重。比如xx省的xx村,全村青壯年共計1106人,其中大約400人在沿海省份打工,他們只需打工4到6個月,就能買回一整年的糧食,而且還能承擔公糧提留。丈夫外出打工的,家裡的土地基本是妻子在耕種,如果兩口子一起打工,那麼土地就只能拋荒,或者借給親朋好友耕種,這個村的耕地拋荒面積約為0.6%。從數據上說,似乎並無大問題,但它的趨勢很可怕。因為僅僅三年前,這個村的耕地拋荒面積還只是0!」

  「我們再看更靠近沿海地區的xx村,這個村的青壯年共計967人,其中大約500人都選擇外出打工,耕地拋荒面積達到了1.4%。村里以老人、婦女、兒童居多,當地戲稱為『三八六一九九部隊』,絕大多數的青壯年男性都離開了。主要原因有兩點,這個村的幹部是村霸,攤派費很高,這個村的土地不肥沃,產出較低。農民在趨利避害的意識指使下,非常輕鬆的就能做出選擇,而這樣的選擇是滾雪球式發展的。三年前,這個村外出打工的不足200人。先行者在城裡站穩腳跟,又賺到了錢,很快就有更多村民加入其中。」

  「我們不妨做出推測,再過兩年,如果中央不取消農業稅,不減輕農民的負擔。還有多少農民願意種地?出去打半年工,就能賺到更多錢,買到更多糧,為什麼還要守在土地里刨食?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出去打工,甚至是婦女也跟著出去,農村就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了。」

  「農村耕地的拋荒面積,不會一點點增加,更是呈幾何倍增長。如果外出打工的青壯年太多,留在農村的那些種不過來,拋荒面積將一下子達到紅線。緊鄰長三角的xx省,雖然政府公布的耕地拋荒面積不足1%,但據我獲取的實地調查資料,拋荒面積很可能已經接近2%,甚至是更多……」

  四位老師面面相覷,這個課題內容很大啊,都足夠作為研究生論文。

  如果宋維揚在論文裡把解決方案補上,直接就是一篇博士級別論文,妥妥的。

  是的,宋維揚只研究了現狀,沒有給出解決方案。但字裡行間表達得很清楚,想要有所改變,就必須取消農業稅。

  孫教授問:「你論文中涉及到長江流域好幾個省份,數據確切嗎?你有實地調查嗎?」

  宋維揚說:「我花了15萬元,組織了一個調查隊伍。」

  胡教授忍不住笑起來:「宋老闆果然大氣,我一年的研究經費還不如15萬的零頭。」

  「胡老師說笑了,」宋維揚道,「回頭我就給咱們社會學系贊助50萬元。」

  潘教授突然說:「你這是想賄賂咱們?」

  宋維揚道:「那我就不贊助了?」

  「可別,」潘教授連忙道,「你不贊助了,我就成了社會學系的罪人!」

  這論文答辯都搞成聊天了,可見宋維揚跟老師們關係很好,而且他的論文也優秀到不可能不通過的程度。

  孫教授問:「農村真成了你論文中說的那個樣子?」

  宋維揚道:「得分地區,越開放的地區,土地越不受重視。而越閉塞的地區,依然還是老樣子,甚至有人為爭地打起來。我記得孫教授以前也下鄉當過知青,你印象中『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景象,恐怕再過幾年就不復重見。在沿海打工的是一部分,還有在本地縣城打工的,造成耕地的季節性拋荒。比如收穫了玉米、小麥這些主糧,以前農民往往種植花生、土豆等輔助作物。但現在農民不種花生土豆了,而是就近出去打零工。越是農閒的時候,農村就越見不到幾個人。可能你回到曾經當知青的農村,見到的全是老弱婦孺,沒有豐收和熱鬧,只有荒涼破敗。土地拋荒還只是經濟問題,只是糧食危機,它還會帶來農村社會結構的變化,以及留守兒童的成長教育問題,這就是另外的課題了。」

  潘教授說:「對於你這篇論文,我沒有資格評價,我對農村問題也沒什麼研究。不過你的行為值得表揚,社會學系的學生,就應該關注社會實際問題。」

  孫教授道:「你自述的時候說太多,已經超時了,讓下一位同學進來吧。對了,記得給《復旦學報》社科版投稿,我也會幫你往上遞,這篇論文應該受到有關部門的足夠重視。」

  第349章 【宋維揚係數】

  或許很多朋友不知道,90年代發生過一次世界性的糧食危機。

  1991年世界穀物產量比上一年同比下降31.20%,中國穀物減產11.47%;1993年世界穀物產量比上一年同比下降31.57%,中國穀物產量下降21.81%;1995年世界穀物產量再度下降31%,並爆發了影響全球的世界糧食危機。

  《中國會讓世界挨餓嗎?》和《誰能養活中國?》兩篇美國論文,在中國引起軒然大波。

  此事對宋家最關鍵的影響,是中國開始限制白酒產量,並大幅提高白酒的消費稅。

  同時,中國農民的糧食徵購額度越來越高,農民需要上交的公糧也越來越多。再加上1995年之後,中國糧食持續三年大豐收,終於平穩度過了這一次糧食危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