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入宮一趟,雖然拿到了自己想要的,可昭陽公主並沒有想像得開心,心中的悵然與低落反而久久不散。她幾步一回望,直到看不清那聳立的宮殿,才輕輕地嘆了一口氣。

  謝扶疏在宮門外等待著,她偏見了昭陽那伶仃身影,心中一震。沒有任何猶豫,她快步地迎了上去,握住了昭陽的手。她能察覺到昭陽那股低沉的情緒,幾回張口,都不曾說出一個字。

  「你等很久了麼?」昭陽公主勉強笑了笑,低聲道。

  「沒有,才來不久。」謝扶疏輕聲應道,她的手從昭陽的眼瞼上撫過,柔聲道,「有我在。」

  「嗯。」昭陽公主應了一聲,又道,「你若是走了,我就讓你——」才說了幾個字,她就卡殼了。她搖了搖頭,沒有繼續下去。黃昏時候的長安,不再如白日那般熱鬧,似乎一切如同落日一樣沉寂在了西山。昭陽公主沉默片刻,主動挑開了話題道:「我拿到了調令,此回布局應該是萬無一失了。」

  謝扶疏應道:「這樣很好啊。」

  昭陽公主點了點頭,握著謝扶疏的手忽地攥緊了些。她悶聲道:「我今日見父皇,他比以前憔悴了太多,面上已經現出老態。」

  謝扶疏嘆了一口氣,她道:「丹藥傷身,日後好好調理。」可要是想回到以前那樣,絕對是不可能了。

  昭陽公主滿腹心事,卻不知如何言說。她的腳步忽地頓了下來,等謝扶疏轉身凝視著她,她才撇了撇嘴,帶著幾分任性道:「不想走了,你背我。」

  謝扶疏望著昭陽,眸中情意如散不開的濃墨,她柔聲應道:「好。」別說是背這一段路,就算是一輩子她也願意。

  行人不多,偶爾有兩三道視線落在她們的身上,也快速地收回。一側的侍從隔了一段距離看著,生怕打擾到她們。

  昭陽公主湊到了謝扶疏耳畔低聲道:「可能宮城裡的人都會變吧,我以後只有你了。」

  第75章 【乾坤】日月

  三皇子府上終於解除了禁令。

  李令辰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前往皇宮覲見明德帝。朝中關於齊州、關於火藥的聲音都被壓下去了,可是他心中的不安卻沒有減少。他想到明德帝那邊探探口風,明德帝比他想像得還要平靜,似是什麼都不曾聽聞。離宮的時候,李令辰向人打聽,得知不久前昭陽入宮了一趟,他更是心中不寧。

  四月末,明德帝下詔令太子回京。齊州之事由元宏道接手。此外,并州大捷,四皇子李令節同樣要班師回朝。

  「齊州之事,太子立功,在朝中呼聲更大,且太子德行無失,廢太子是不可能之事。」就連李令辰府上的幕僚都不得不承認這一點,他繼續獻計道,「唯一的方法便是讓太子回不來,至於京中的那兩小兒——」話沒有說下去,可諸人心中都明白。當初明德帝的兄弟幾個不都是如此行事,大動兵戈,以至於一個都不存麼?

  「聖上那邊呢?」有人問道。

  「宮中那邊讓蘇如意動手。」李令辰眸光一寒,「至於太子,應會與趙寧會師。」

  顧青林問道:「趙小郎君值得信任?」他從謝扶風那邊得了消息,說趙寧會提前趕回,願意相助。趙寧雖然是謝扶風的親弟,可一直是跟在謝扶疏和李令節身邊的。

  「若是不能,我另有安排。」李令辰道。只要穩住宮中,他就不相信太子那邊不投誠。太子妃以及一雙兒女,還有昭陽,可都在長安城中啊!

  事到如今,李令辰決定鋌而走險,用那最危險之策。本朝皇子並無多少權勢,李令辰縱然得天子寵愛,府上親兵也不過數百。若是靠著這些人,未必能夠成事。

  他在等待消息。

  四月廿七。

  朝中驚聞噩耗,太子遇刺。與此同時,三皇子的府上也收到了一個鮮血淋漓的頭顱與趙寧的手書。趙寧的信中多提及謝扶風之事,想讓三皇子在事成之後立謝扶風為後,而他可為國舅與大將軍。李令辰自然滿口應下。他調查過趙寧的事跡,說他不學無術,常與市井無賴混作一堆。趙寧越是貪婪,他越是放心。只是他聽從了幕僚之言,並沒有讓趙寧直接帶兵入長安,而是令他在外候著,若是有機會,攔截快馬回京的李令節。他就不信,太子出事,李令節還能坐得住。只要長安事定,他便無需顧慮外頭的軍隊。

  如此消息,朝野上下之人未必盡信,一直等待著更多的消息。

  李令辰等不住了。

  燈火幽幽如果鬼火一點。宮內小兒的哭聲夾雜著幽幽的啜泣。太子宮內的人早已經脫去了一身華服,似是接受了這個消息。太子妃紅著眼睛,懷中抱著兩小兒,命人備馬要往城外去。太子府上的人自然要阻攔。可一向溫柔的太子妃偏偏一反常態。眾人無奈,東宮裡只得差數十衛兵護著,送她們出東宮。

  對李令辰一行人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好機會。在李令辰命人伏擊太子妃馬車之時,明德帝伴著蘇如意去泛舟游湖了。太子在這關頭出事,他心中懷有疑惑,不管事態如何發展,他都不可能高興起來。李令辰是以找到謀害太子之人為由入宮覲見皇帝的。巡守的侍衛來來往往,他們望了李令辰一眼,旋即收回了眸光。

  明德帝由蘇如意扶著走下了畫舫。

  李令辰跪在明德帝前滿是義憤填膺。

  明德帝不咸不淡開口道:「太子在這關頭遇害,是不是太巧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