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過了好一會,建安帝才說:「奪了吳家皇商稱號,留他們一命,家產暫由宮中管理,尋幾個靠譜的人。」

  「是。」大理寺卿卻不依不撓似的,又問:「那郭家……」

  案卷上明晃晃細數了吳家因得了以郭皇后為首的郭家方便,近幾年來不聲不響地剋扣宮妃與皇子的用度,以次充好等種種罪名。

  而司膳房是在皇后管轄下,明知建安帝身體狀況,卻仍出品了那道鮮筍臘肉,可以說是疏忽,卻也是栽贓嘉貴妃的好手段。

  可是一朝皇后與國丈,不是說處理就能處理的。

  建安帝揉了揉眉心,這個時候要是策詡在便好了。

  「先這樣罷,郭家暫且放著。」建安帝卻又想到了什麼:「你們大理寺如今辦事這樣快了?」

  不是建安帝懷疑,只是案卷上條理清晰,樁樁有理有據,而且郭家不是什么小門小戶,做事怎會這樣輕易被人查到?

  大理寺卿惶恐,他也不知為何這次如此順利,各種證據證人像是有人送上門來一般,答道:「實在是吳家以為能瞞天過海,不敢有人治,便囂張了些,才讓大理寺有了可乘之機。」

  「哼!」建安帝隨即更加憤怒,「不過區區商人,也敢在宮裡囂張!」

  大理寺卿只能應聲附和。

  不多時,門外守候的公公推門進來稟報:「稟聖上,皇后娘娘求見。」

  大理寺卿悄聲退下。

  --

  樂妤與宋景前腳午後剛回府,秦秋便來了。

  秦秋將大理寺卿與建安帝的對話告與宋景後,說:「看來策詡你猜錯了,建安帝對這件事並不知曉。只是華陽宮自斷一臂是真,不然我也得不到吳家謀私的許多證據。」

  「卿正大人說,他走之前郭皇后求見,看來郭家已經有了全然而退的對策,這一回,還是沒能掰倒郭家。」

  秦秋臉上都是遺憾。

  宋景卻不這麼想:「郭家這棵大樹根深葉茂,張相一案他們都能不沾一滴血,何況現在。不過他們前面已經失了揚州,這會又丟了吳家,我倒是好奇他們背後還有什麼。」

  秦秋跟著點頭,「還能有什麼,你以為他們不知道張相一案是建安帝主使?何況揚州的事情早晚會敗露,如今我看也是兔子急了,著急出洞呢。」

  「不過有一事我不明白,明明是長樂公主與六皇妃聯合謀劃的陷害,為何只推了長樂公主?難不成策詡你當真站在了六皇子這艘船上?」

  「六皇子年紀尚小,耳根子軟,被哄了一兩句就求到我這裡來,念在這件事他們到底謀劃了許多,就暫且先放過姜婉兒,日後她若是再動什麼心思,可不是六皇子能保住的。」

  宋景語氣淡然,可秦秋卻為姜婉兒捏了把汗,六皇妃你就自求多福罷。

  「對了,策詡你還未知呢吧,今早聖上已經下旨,徐太尉任右相一職,左相仍是你爹。」秦秋興奮說。

  「今早下的旨?」

  「對,應當是卿正大人出來後不久。看來郭家當真是妥協了,這下六皇子如日中天,三皇子與五皇子都不是其對手了。」

  這事倒是出乎宋景的意料。

  「這樣一看,聖上對你仍是信任的,你推了徐太尉,聖上真用了徐太尉。」

  建安帝真實想法無人得知,也許是朝中無人可用;也許是想把六皇子推向風口浪尖;也許只是為了抑制宋景。

  說不得這裡面還多虧了陳起,他舉薦宋景,無疑是想給建安帝設一道心防,讓他看到宋景的日益強大。

  建安帝信了陳起的後果,是將宋景視為虎狼,將他的話反覆推敲,以為他舉薦徐太尉只是應付,認為宋景必另有想法,用一道反其道而行之,然後自以為這一步走對了。

  「丞相人選其實無足輕重,只要太尉之職空出來即可。」

  秦秋腦子轉了一下,驚呼:「所以你要的是太尉之職?」

  宋景點頭,補充:「不是我要,只是培養了那麼多人,好歹給人歷練的機會。」

  「不過你如何能確定,太尉人選一定是你的人?」

  「不是我的人,天元朝還有誰?」

  秦秋「嘖嘖嘖」了幾聲,這個人實在是太囂張了!

  --

  宋景和秦秋一直說到了天黑,樂妤不得已,讓南歸把飯菜都裝起來,親自送到弦驚堂。

  雲飛剛要進去通稟,秦秋就從裡面出來。

  「秦秋見過公主。」

  「秦大人婚事準備得如何了?」樂妤笑著問。

  秦秋與徐嫻之的婚期在下月初九,不剩幾日了。

  提起婚事,秦秋臉上有幾分羞澀,「謝公主關心,一切妥當。」

  「嗯,那便好。」樂妤抬腳剛走了一步,又轉過頭來認真與他說:「嫻之善良單純,秦大人可莫要欺負了她。」

  「不敢,秦某定將嫻之放在手心裡呵護。」秦秋拱手應道。

  宋景早迎出了出來,倚在門邊看著說話的兩人。

  見樂妤笑著走過來,伸出手接她:「說了何事這樣開心?」

  樂妤自然地握上去,「嫻之下月就要成婚了,心裡高興,希望到時不要出什麼么蛾子才好。」

  兩人一起往裡頭走。

  「不會出事的。」宋景側頭看她,「怎麼過來了?」

  樂妤示意南歸把飯盒裡的飯菜拿出來,一一擺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