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吳氏讓幾個小輩把蔣老爺子搬上了車,蔣家兒子問她:「娘,這是做什麼?」

  「該來的總會來。」 吳氏看著前頭已經離開了的馬車,自言自語著。

  「娘親?」蔣家兒子又問了一遍。

  吳氏移回視線,對自己兒子說:「等會記著,不許亂說話。」

  說完就上了馬車,蔣老爺子還是有那麼一會清醒的時刻,她可不能讓將老爺子壞她的事。她們一家子都在別人手上,磕個頭道個歉算什麼,能比活著更重要嗎。

  樂妤已經差不多半年沒來看蔣氏,可墳前乾淨,沒有雜草。

  掩下思緒,朝扶著蔣老爺子的吳氏看過去。

  吳氏意會,在蔣老爺子耳邊低語了幾句,慢慢鬆了手。蔣老爺子沒站穩,趴坐在地上,朝墓碑伸手,慢吞吞道:「媛娘?」

  也不知吳氏使了什麼法子,蔣老爺子一把鼻涕一把淚,倒沒說自己有什麼錯,只是在回憶著蔣氏小時候,多乖巧,多可人。

  吳氏不同,透過餘光看了一眼樂妤後,跪了下來,重重磕了三個響頭,說:「小姑子,嫂子對不住你,當年是我錯了,不該那樣說,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下輩子就是做牛做馬我也甘願!」

  才說完,又叩了三個,說是替在監獄裡的大哥,求小姑子原諒。

  蔣家小輩已經看得驚了,可記著吳氏先前的囑咐,並不敢妄動,一會看看站得筆直,神情難測的樂妤,一會低頭與身邊人交流。

  吳氏一番動作後,謹慎看向樂妤。

  樂妤也算自欺欺人了一回,至此,母親和她與蔣家的關係徹底結束。

  第68章 圓房

  長秋殿。

  今日不知何故,建安帝下朝之後留了宋景,可卻又不和他多說一句話,宋景問了幾句都被他囫圇了回來。

  宋景看過去時,常公公也只是聳聳肩。

  後來他也沒多加理會,讓沈惴把官署里遺剩的公務搬來,認真一條一條看過去。

  可是一天下來,建安帝不似疲倦,也不知在看些什麼,平時無關緊要的奏摺都不會呈到他面前,而呈上來的,他也只是潦草看一眼,知道這件事後就讓宋景或者其他大臣擬意見,最後常公公蓋個章就算完事。

  建安帝今日一反常態,竟然拉著他整整坐了一日。

  龍椅上的建安帝當然不是在處理朝政。

  大概是看累了,建安帝放下話本,打量殿下那個年輕人,光這樣遠遠看著就有衛娘的三分儀態,永遠那樣端莊和雅致。

  特別是那雙眼睛,總是一副世間皆醉我獨醒的清澈模樣,世間萬物揉碎其中,倒映著人間萬象。

  建安帝想起前兩日陳起所言,是啊,他生了這麼多個兒子,有哪個比得上宋景?

  這話他也常說,可經由別人嘴裡說出,他才清醒意識到,宋景早已不是當年那個死了娘親之後孤勇著來尋求保護的少年,如今羽翼漸豐,他掌控不住了。

  而自己這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陳起說得不錯,不能再拖了。

  建安帝站了起來,一步一步走到宋景面前,小小一段路走得不是很容易。

  宋景連忙起身作揖。

  「策詡在看些什麼?」建安帝拿起案前的公文翻看了幾下。

  「都是些京城雜事,手下人呈上來要處理。」

  建安帝點點頭:「聽聞京城現下安定了許多,都是你的功勞啊。」

  「策詡不敢居功,是聖上英明決斷,鴻福庇佑。」

  「哈哈哈。」建安帝大笑了幾聲,接著說:「明日貴妃說要搞個家宴,你帶上長安一起來。行了,今日就到此吧。」

  「是。」

  --

  走出殿門時才發覺外頭已日暮降臨,霞光一片。

  四下無人時,宋景吩咐沈惴:「去看看,今日有沒有什麼事情發生。」

  沈惴接了活離開,宋景腳下生風,一刻不耽誤,直接回府。

  緊趕慢趕,終於趕在樂妤用晚飯時到了,他就知道,現在這人用飯從來不等他了。

  衛崢也在,非常高興,見了宋景主動為他擺好碗筷,「雲飛說表哥你不知道什麼時辰回來,我原以為要等到夜半三更呢,沒想到竟這麼快回來了。」

  宋景看了一眼樂妤,她只是在他進門前抬了一下頭,現在又只見她低頭吃飯,並未多加理會自己。

  宋景轉而去回衛崢:「說吧,找我什麼事。」

  「啟暉哥哥說他這兩日要進京畿軍歷練,我也想去,可京畿軍那個頭頭說我不是京城人士,不讓我報名。表哥,京畿軍不是你管轄的嗎,你就讓我進去吧~」

  「外祖父同意啟暉去京畿軍?」

  不僅宋景,連樂妤也非常驚訝,他們一家滿門皆喜文、從文,怎麼會讓啟暉去京畿軍歷練?

  「嗯,大爺爺說了,文武不分家,如果啟暉哥哥能在京畿軍有所作為,那也是可以的。」

  京畿軍只是京城護衛軍,除非有□□或時代變革,那平日裡只是普通的巡邏軍隊,想要出頭當不如邊境軍隊。

  樂妤想,京畿軍又是在宋景治下,不會出什麼亂子,外祖父應當就是看中了這些才同意讓啟暉入京畿軍罷。

  可京畿軍雖安逸,總歸是軍隊化管理,其中辛苦不言而喻,不說啟暉了,衛崢也是細皮嫩肉的,能受得住這份苦麼?

  樂妤便說:「你們不要以為只是去玩,玩累了就卸任回家,訓練當值都異常辛苦,當真是要考慮清楚才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