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往窗外一看,天還沒亮,怪不得他還在。

  樂妤悄悄轉頭看他,應該是做了好夢,唇角還帶著笑,眉眼也放鬆著。

  不得不說,宋景的臉好似帶了一張精心雕刻過的面具,看不出有哪一處是缺點。又幸好他名聲不好,要不然愛慕他的女子除了姜婉兒,不知還有多少。

  想起姜婉兒,樂妤心裡有一絲的不暢快,昨天居然還追到自己前面來挑釁,看來真是對宋景愛得深沉。

  不過也不知昨日宋景尋她是何事,後面也沒見提。

  樂妤沒再往下想,因為宋景原本平躺的身子突然轉身,和她打了個照面。樂妤急忙躺平,閉眼。

  後來模模糊糊間又睡著了,再次醒來宋景已不在身側。

  --

  今日原本是想帶著師傅到京城裡逛逛,可芙蓉閣那邊突然派了人來,說祝夫人要找公主。

  樂妤沒辦法,只能讓俞子義稍等片刻。

  陳氏也在。

  祝夫人見樂妤進門,說:「公主昨日辦的簪花宴已經在京城各府女眷和百姓里傳開了,都說我們相府辦的比前幾年都好,真是託了公主的光呢。」

  樂妤謙虛道:「樂妤不敢居功,要是沒有夫人和大嫂的幫忙,樂妤定然是做不好的。」

  祝夫人含笑點頭:「只是,到底出了些小插曲,我仔細審問過下人,都說自從小花園偏房落了鎖之後,就再也沒人進去過了。想來那小人是做工的師傅偷懶,偷工減料了。」

  到底是不是偷工減料樂妤心裡有數,她後來看過那小人,一看就是人為的損壞,絕不是製造問題。

  但樂妤尚沒有時間去查這個事情,也不打算大動干戈,一來是這件事沒造成什麼大的損傷,二來,除了這家裡人,已沒有人會再動手腳了。

  來日方長。

  樂妤笑著說:「想來也是,不過幸好多備了幾個,才沒在簪花宴上出什麼大差錯。」

  陳氏接話:「是呀,還好公主機敏。」

  樂妤朝陳氏望過去,陳氏隨即低頭,沒和她對視。

  「夫人可還有其他事?」

  祝夫人有些不好意思問道:「聽聞無雙聖手還在府上?」

  「是」

  「公主你也知道,宋薇呢,於讀書認字上並無天賦,可女孩子,沒有一門手藝拿得出手怎麼行,我想著,是不是可以讓聖手指點一下你四妹妹?」

  樂妤有心想反駁她,女子除了了學琴寫詩,也可以看有其他的長處,把人掬著學那些不想學的,最後只是學什麼都是半桶水。

  但她現在也是真心喜歡宋薇這個孩子,於是說:「自然可以,晚些時候讓她來落英軒便是了。」

  「哎,好好。」

  --

  為了避嫌,樂妤特地帶了幾個小廝,同他們一起上街。

  京城已入了秋,沒了夏日時的悶熱,再加上前幾日下過雨,真真是秋高氣爽。

  樂妤和小七自入京後是第1回 上街,樂妤倒是沒什麼,可小七就興奮極了,左看看右看看,樣樣好奇。

  倆人走在後面看著,俞子羲說:「你這丫頭倒是活潑。」

  「小七是從樂府家廟跟著我出來的,平日就好動,這些日子原先是跟著我呆在宮裡,后里又禁錮在相府,是委屈她了。」樂妤回答。

  「那你呢?」

  樂妤一笑,好像她師傅老是愛問這些問題。

  「我是無所謂的,前面這十幾年都過來了,後來也見識了許多,這些日子在我這裡不過一瞬。」

  日子再長,終也是要消逝的。

  兩人往前走,見著好玩的,樂妤便根據自己有的知識跟俞子羲介紹,嚮導當得很盡職。

  「師傅,我們要不找個茶樓歇歇?」

  「好。」

  幾人便就近找了茶樓,店小二見兩人衣著不凡,主動把人引上了二樓雅間。

  茶樓位置挺好,窗外就是熱鬧的東正街,可樂妤往外一看,才發現馬路對面是一間華麗酒樓,門前高高掛著牌匾「天香樓」。

  樂妤一怔,這莫不是就是宋景說的天香樓?

  此刻天香樓外已有濃妝艷抹的姑娘們在拉客,好不熱鬧。

  樂妤不再看,喝了口店小二端上來的清茶,味道極澀,遂又放下。

  「師傅,您一路過來,可發現城外旱情有緩解?」樂妤響起今年夏天時的炎熱,問俞子羲。

  俞子羲嘆氣:「何止京城外,南至德水,皆一片乾旱。沒了餘糧的百姓不得不過上乞討的日子,唉。」

  「朝廷就沒有動作嗎?」

  「我見了幾處施粥鋪,鋪不像鋪,粥米稀疏,根本填不飽肚子。也不知是國庫空虛還是官員們中飽私囊,慘的最後還不是百姓?」

  兩人同時往外看,俞子羲哀嘆:「這京城八街九陌,還是一片繁榮。」

  樂妤心裡也嘆氣,這些不幸,是天命,也是人為。

  不再糾纏於這個話題,樂妤問道:「師傅這次北上為了何事?」

  「聽聞女真有一樂器,名喚渤海琴,其音『沉滯抑鬱,腔調含糊』,別具特色,中原少有。」俞子羲說起樂器時仿佛換了個人,興致勃勃。

  「師傅可是要把這天下樂器都學會?」樂妤抿著嘴笑。

  「有何不可,我只怕學得不夠多。」

  「天元朝剛和匈奴歇戰,邊境怕是不安全,師傅此去可要注意著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