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便好,都怪嫂嫂多言了。」

  隨後大家都隨意說笑著,樂妤掃過眾人,也有擺著張臉不言一語的,如宋景那大哥宋域,還有邊上站著的個八九歲的小女孩。

  冷不防的,宋景在眾人說笑間冒出一句:「落英軒離正廳距離稍遠,公主原本也不必到前院來,所以這晨昏定省還是免了吧。」

  樂妤原本低眉不語,聽到他這話不免抬眼瞧他,他原來已經打了這樣的心思?

  但總歸是為自己好,樂妤默默記下。

  而那邊祝氏原本含笑的臉一頓,望向宋相。

  宋相點頭:「如此也可。」

  祝氏心裡氣憤,她前些日子還在一眾婦人前誇下海口,這個小公主她還是能拿捏的。

  她千算萬算沒想到宋景會給她出這個頭。

  不是說昨夜兩人並沒有圓房麼?她當時還想著兩人感情不合,最好是鬧出點什麼事讓上面怪罪宋景一番。

  可如今是怎麼回事?

  祝氏強顏歡笑:「是呢,我這院裡也不興這些,公主隨意便好。」

  一邊陳氏默默看了一眼上頭的祝氏,輕嗤一聲。

  「時間不早,我們先回了。」

  樂妤跟著宋景福身,離開。

  這半日沒有樂妤想像中的難過,沒有人為難她,宋家本家人口比起旁的大族來算是簡單。

  宋景共有兄弟三人,大哥宋域已婚,育有兩兒一女,再加上祝氏所出宋霽宋薇,別的還有小妾所生一女,今日倒是不見。

  從祝氏耳中聽聞,宋家老家江州,是南邊靠海的一座大城。而宋濂清族中還有兄弟兩人,子女無數。

  受宋家庇蔭,在江州也算高門大戶,家中偶有讀書生到京城學習考試,但皆未考取有功名。

  祝氏語氣多有埋怨,想來對這江州宋家多有不滿。

  她細細想著堂上人的反應,祝氏說話時,陳氏雖表面恭敬,但內里小動作良多,好幾次都表現出來了。

  而對著自己呢,扮演起良家嫂嫂的角色來也是滴水不漏。不過昨晚她可聽小七提過一嘴,宋景和大哥宋域關係焦灼是擺到檯面上來的,沒道理陳氏跟自家丈夫對著幹,因此怕也是來者不善。

  再而在這種場合說起樂家,是想套近乎?還是想給新媳婦刺上一刺?

  樂妤搖了搖頭,都是狠角色。

  但總歸今日算是過去了,她跟在宋景身後沒有了來時的拘謹緊張,腳步也變得輕快了些。

  但前面的人不知為何停了下來,低頭思索的樂妤直直撞了上去,「哎喲」一聲捂著額頭,宋景的肩膀硬的跟塊鐵似的。

  宋景轉過頭來,一動不動凝視她:「公主看起來很高興?」

  樂妤不明白他為什麼這麼問,放下額頭上的手,那裡已經暗紅一片。

  「駙馬何意?」她抬起頭來,目光烔烔地回視他。

  宋景盯著她半晌不說話,忽而間淡淡笑了:「你這模樣倒跟五年前差不多,本事挺大。」

  他在那一刻想起了五年前,她還是一個小姑娘,也是用這樣的眼神看著他,放走了賊人還一副自己有理的模樣,不驚不懼。

  沈惴給他的消息很細,細到從小到大,她身邊跟過哪些人,去了哪裡做什麼都一一列舉,他之前只是一掃而過,並未細看,只知道被放逐家廟五年期間,她日子過得甚是逍遙。

  只是沒有想到議和期間張相突然提起了這個人,讓他的計劃不得不提前一步,將她納入自己的棋盤中。

  天意。

  樂妤聽得他說起五年前,也是一驚,但總歸是舊事,他也不能拿她奈何。

  「駙馬才是好本事。」無論是五年前,還是現在,宋景的手段能力都讓她吃驚。

  「日後有事找雲飛即可。」宋景甩下這句話就往前走了,樂妤沒再跟著。

  主僕兩人穿過竹林,即可瞧見扇形拱門上掛了塊門匾,題字「落英軒」,那筆畫蒼勁有力,揮筆間遊刃有餘,比起樂妤賞過的民間雜家們要好上太多。

  而離正門不遠就是前廳所在,但也是要穿過廊坊,才能窺見其中奧妙。樂妤沒往裡走,停在了門口,看著頂上「弦驚堂」暗自吃驚。

  這下筆和門口「落英軒」三字應是出自同一人,《楚辭·離騷》中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援引「初生之花。」意境優美。

  可這「弦驚」則截然不同,出自宋代名作《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其中萬丈豪情不言而喻。

  沈惴恰好出門辦事,見到門外樂妤,停下抱拳行禮:「公主,可要通報?」

  樂妤搖搖頭,指著牌匾問:「這是你家公子所書?」

  沈惴也望過去,點頭應是。

  「無事了,沈副將自去忙吧。」

  兩人便往後院走,而小七終於有了開口的機會:「公主,今日我見宋家人倒也和藹,我尋了空子,在門外和祝夫人跟前的丫鬟閒聊了幾句,她告訴我,這府里婦人極少起爭執,宋相目前就一個正室一個小妾,那小妾被她們夫人管得死死的,折騰不出什麼水花。相府後院看來也是清淨。」

  「還說什麼了?」

  「嗯,沒有了,我哪敢問太多呀。」小七說道。

  樂妤卻停下來,正色道:「小七,無論是這相府還是宮裡,你切記要謹言慎行,當心禍從口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