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后娘娘念著想見孩子,但孩子尚小,不便抱入宮來,直至百天之後, 沐錦書才抱著孩子前去鳳儀宮探望。

  正巧太子妃亦帶著太孫在鳳儀宮請安, 皇后見著兩個小孫子, 笑得嘴都合不攏,甚為歡喜。

  府中有奶娘嬤嬤的緣故,沐錦書還不必怎麼帶孩子,所以算較為輕鬆的,身旁多了個會哭會笑的小傢伙,倒挺有趣的。

  沐錦書這心裡呀,還惦記著金水寺的事,總想再去看看,奈何幾個月來脫不開身。

  入夏,京中愈發炎熱,因照看兒子,今年便沒有去山莊避暑。

  去年冬日的存在冰窖的冰塊便用上了,屋內盛著冰塊解暑,倒也不顯得悶熱。

  沐錦書時常倚在涼蓆上休息,因怕孩子熱出痱子,便僅僅給他套了件小肚兜,放在一旁的搖籃里。

  午睡間,庭院外下起了暴雨,豆大的雨珠打亂池中荷葉,涼爽舒適。

  聽著雨聲,沐錦書撐起身子時,旁的婢女已給小世子穿上輕薄柔軟的小衣衫。

  雨水下得很大,都濺到亭中來了,沐錦書將兒子抱入懷中,轉而入了房中。

  夏日炎炎,這夏季落雨,總是沒個徵兆的,說下就下,倒是使得這天氣涼爽不少,透著一股清新。

  在雅房中,沐錦書攬著兒子入榻中淺睡,好在雷聲不大,省得讓人心神不寧。

  不知過了多久,雨水漸小。

  身形修長的男人款款入房而來,衣衫沾了些許雨水,束髮微濕。

  見母子二人正在榻上小憩,謝明鄞便將行徑放輕,脫下略潮的外衫,掛在衣架上。

  行到床榻旁,靜靜地看了兩眼妻兒,小心翼翼地從沐錦書懷中把兒子謝晏抱出來,交於奶娘去照看。

  隨之謝明鄞便入了屏榻,自然而然地便攬著沐錦書的細腰,她雖生子不久,但是個不易長胖的身子,如今僅僅只是有些許豐腴罷了。

  雖然謝明鄞的行徑很輕,沐錦書睡得淺,還是有所擾醒,惺忪地看了一眼他,隨後靠著他的肩膀,慵懶道:「宴兒呢。」

  顯然,他這樣趁她不注意,將兒子抱走的行為,已經不是一兩次了。

  謝明鄞從容地回道:「有奶娘帶著。」

  沐錦書小小地打哈欠,經這麼一下,她也沒了睏倦,靠著他的肩膀,不知在細思什麼。

  謝明鄞開口道:「母后命人打制了把長命鎖賜予宴兒,正放在金水寺開光,明兒你隨我一同去取,順便出府走走。」

  沐錦書似乎停頓了一下,聲線蒙蒙的,瓮聲瓮氣道:「金水寺一點都不靈。」

  謝明鄞眉梢微挑,知她是在說此前求子樹的事,淡笑道:「佛緣一事哪有求必應的,長命鎖是對孩子的一份寄願,心誠則靈。」

  沐錦書不再作聲,乖乖地順著他的話點頭,她僅是隨口一提,正好明兒去金水寺問問那僧人。

  ...

  翌日一早,趁著日頭尚在清爽時,馬車便已備在楚王府門前。

  二人帶著孩子一同前往金水寺,為照顧孩子,車廂里候著嬤嬤婢女,出行頗為繁雜。

  楚王本意想將兒子留在府中,奈何兒子像是知曉他們二人要出府似的,哭鬧不止。

  沐錦書心軟,見不得孩子哭鬧,於是便帶著兒子一同去,本以為謝明鄞會因此不悅,但似乎並未說什麼。

  金水寺就在京城內,離得不遠,乘馬車過去也不用多久,隨行還有嬤嬤和婢女照看,倒也無妨。

  如今兒子學會笑了,早晨時他精力頗好,頭一次出門,望著沐錦書咧笑,惹得她笑意連連。

  馬車徐徐,輕輕搖晃。

  謝明鄞坐靠在左側,一襲白青相間的衣衫襯得人氣宇清貴,他面容清雋,細長深邃的眼眸輕瞥一旁的母子倆。

  沐錦書笑顏溫柔,逗著懷中的宴兒,過來三個月,有了不少做母親的意味。

  謝明鄞收回目光,單手放於膝上,一手斟起桌上茶水,神色似乎顯得平靜。

  半刻之後,楚王府的馬車停在金水寺前,寺中見來人,便心領神會地將人領入佛殿。

  皇后娘娘命人打制的長命鎖,出自江南名將之手,用時幾個月才雕制出來,入京後便送來金水寺開開佛光。

  為表誠心,楚王便應了皇后自行去取長命鎖,順道走走金水寺祈福。

  眾人在佛殿內靜待著,僧人入了藏經閣將保管長命鎖的寶盒拿出來,恭敬地交託於楚王。

  這長命鎖是金玉鑲嵌的,做工極為繁瑣,樣式新穎,拿在手裡不重,十分柔潤。

  沐錦書見了愛不釋手,將兒子抱過來試戴,不大不小正好合適。

  僧人雙手立掌,瞧了瞧沐錦書懷中的嬰孩,說道:「小世子容貌周正,往後必成大器,是英才之相。」

  謝明鄞聽此,向僧人行禮,「謝過大師吉言。」

  將長命鎖給兒子佩戴好後,謝明鄞命人上了不少香錢,供拜金佛,願孩子平安成人。

  金水寺乃皇家寺院,不止百姓常來供拜,若遇慶典,住持亦會被召進宮中念佛誦經。

  有皇家的支持,寺院的景色尤為清淨宜人,地界頗廣大可四處走走。

  出了佛殿,沐錦書頻頻張望,拉著謝明鄞一同前往求子院,裡頭正是那偌大的求子樹。

  沐錦書認真道:「書兒便是在這裡掛的牌子,求的女兒。」

  言罷,她行到樹下,枝幹上琳琅滿目的牌子,使人眼花繚亂。

章節目錄